孫金龍履新環境部黨組書記:曾要求領導幹部爭當“綠化書記”

4月13日,生態環境部官網更新,孫金龍任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日前,生態環境部部長、黨組書記李幹傑已赴山東履新山東省委副書記。

孙金龙履新环境部党组书记:曾要求领导干部争当“绿化书记”

察時局關注到,孫金龍此前從中央空降安徽,其後調任湖南、又赴新疆任職,17年之後再度回到中央部委。

58歲的孫金龍在不滿40歲即成為副部級官員,54歲時官至正部級。他歷任三省副書記,在中國政壇亦不多見。

在2005年-2011年孫金龍主政合肥期間,他掀起拆違風暴,又大搞城市建設,令合肥城市面貌煥新。他還尤其重視生態環境工作,提出建設森林城市,改善合肥水環境。

“鐵腕”“雷厲風行”“工作狂”“視野開闊”“思路超前”等是熟悉他的人士對他的印象。

大拆大建,合肥城市面貌天翻地覆

58歲的孫金龍出生於1962年,16歲時,他進入武漢地質學院學習,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地質相關的工作。

1995年,時任中國地質工程公司總經理、臨時黨委書記的孫金龍前往共青團中央工作,任團中央青工部部長。此後孫金龍在團中央工作了8年。

2003年4月,41歲的孫金龍空降地方,出任安徽省委常委。2年後,擔任合肥市委書記。

履新合肥僅三個月後,孫金龍掀起了一場拆除違章建築的風暴。

“黨和人民給我們權力,就是讓我們幹事的,不幹事就是對人民不負責任。”人民日報“政治”版右邊頭條曾報道了孫金龍在全市查處違法建設動員大會上的發言。他稱,拆除違法建築,問題多,難度大,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孫金龍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在新京報題為《合肥市委書記孫金龍鐵腕拆違建 58棟別墅無人領》的報道中,稱三個多月的時間合肥全市已拆除違建952萬平方米,遠遠超出“年底前拆除300萬平方米”的計劃。7月4日開始集中拆違那天,被合肥本地媒體稱為“載入城建史冊的日子”。

“大拆違”之後,孫金龍在此後幾年把精力放在了“大建設”上,短短几年時間讓合肥這座中部省會城市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據本地媒體新安晚報報道,“大拆違”拆出了1000多萬平方米的城市空間,為“大建設”的上演提供了巨型舞臺。從“大拆違”到“大建設”,一破一立,一個嶄新的“大合肥”橫空出世。

他多次論述為什麼合肥要開展“大建設”,稱合肥要做大城市,要做區域性的中心城市。將合肥打造成現代化濱湖大城市,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工業化、城市化是近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

合肥“大建設”點多面廣,孫金龍稱自己不是事必躬親,而是“事必躬看”。他經常去現場實地走訪。新安晚報報道,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安徽第一路——長江路最窄的地方在哪裡,但孫金龍知道,就在四牌樓的百貨大樓邊,最窄的地方只有27.8米,因為是他親自量過的。

除了“大拆違”和“大建設”,孫金龍還主張“大招商”,在他主政合肥期間引入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他主張“工業立市”,曾稱:“工業強市不是小企業的堆積和羅列,而是龍頭企業的帶動和上下游產業的聯動。”

據悉,2005年,孫金龍剛來到合肥時,當年合肥GDP為853.57億元,僅排名國內城市第75位。2010年,合肥GDP達到2702.5億元,排名上升到國內城市的第38位,位居中部省會第1位。

隨身攜帶小皮尺,跳進樹坑測樹苗

察時局關注到,在主政合肥期間(2005年-2011年),孫金龍尤為重視生態環境工作,曾將生態環境建設作為“立市之本”。

他提出建設森林城市,打造宜居的合肥城。他曾說:“我們的城市基礎建設、城市佈局不比西方差,同西方發達城市比,就是弱在綠化、衛生等環境上。”他主張做好城市“綠”文章,在每個區建幾塊公園,每500米建一塊綠地。

此外,孫金龍同各區縣一把手、林業園林負責人分析後,還決定把市郊的水源保護區和高速公路兩側劃為重點植樹範圍。據江淮晨報報道,為了防止種樹、選苗“偷工減料”,孫金龍現場考察綠化工作時都隨身帶著小皮尺,甚至跳進樹坑裡量一量、測一測。

孫金龍還稱,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縣區主要負責人,要爭當“綠化書記”、“綠化縣區長”。

除了“綠”文章,另一個重點是“水”文章。“最晚到2010年,不讓一滴汙水流入巢湖。”孫金龍曾提出巢湖治理響亮的口號。合肥市還對城市汙水和流經城區的南淝河等主要河流的河道進行清理和整治,大力改善合肥的“水環境”。

孫金龍介紹,除解決好城市汙水排放問題外,合肥市還計劃把環城公園外圍的老護城河一個個死水潭連接起來,使之變成一條碧波盪漾的流動綵帶。

據悉,2007年,合肥市汙水處理完成COD削減量3.25萬噸,城市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0%以上,COD削減量、削減比例均居全省第一位。

孫金龍曾解釋為何下功夫抓生態環境:“是因為合肥要成為區域性特大城市,在發展經濟、做好新興產業的同時,關乎每個合肥市民的城市綠文章和水文章,也要一直堅持做下去。”

視野開闊,思路超前,離任後被合肥人感念

2013年,孫金龍離開安徽省,履任湖南省委副書記。在湖南省的三年中,他主抓“三農”和扶貧。

2016年,孫金龍又北上,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書記,官至正部長級。這一年他54歲。

據悉,從2006年開始,全國各省級黨委都進行了“瘦身減副”,形成“一正二副”格局,兩位副書記一為省長,一為專職副書記。孫金龍在湖南工作期間,是推行該模式後湖南省委首位外調的專職副書記。

只有兩地與眾不同,多配了副書記。新疆就是其中之一,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按例兼任兵團黨委書記。另一地是西藏。長安街知事認為,疆、藏兩地面積廣闊、情況複雜,副書記多配,為處理好當地的政情人事及民族事務、保證自治區的穩定發展充實了領導力量。

一位與孫金龍有過工作接觸的人士告訴察時局,孫金龍走路非常快,這似乎跟他雷厲風行的性格、對效率效能的注重也有一定關係。孫金龍對執行力的要求非常高,合肥當時提出“效能合肥”,幹部們被一個個大項目、時間表驅動著。孫金龍經常帶著幹部和媒體開現場會、進行項目調度,有時遇到問題,就現場辦公,支招解難。他也有黑臉的時候,遇到效率特別低、沒有按期兌現的,他也會發火罵人。當地有的幹部對孫金龍又愛又怕。

據介紹,孫金龍也很“工作狂”,他的辦公室經常晚上10點多還是亮燈的;有一年國慶節前,大家準備放假休息,突然接到通知假期安排全市大項目的現場調度會,孫金龍帶著各部委辦局的幹部3天時間跑完全市所有的在建項目,把進展、堵點全理了一遍。

在不少合肥當地人看來,正因為孫金龍開闊的視野、超前的思路,給合肥這座一度面臨“不東不西、存在感弱”的省會城市帶來巨大變化。他在合肥期間大破大立,通過大拆違、大建設、大招商,打開城市的框架,謀劃城市的產業基礎;同時力推植樹造林、巢湖治理,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味。在他離任合肥時,不少合肥網友還在網上留言,表達對孫書記的感謝和感念。

南都記者 林方舟 發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