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甘肃山区是我国马铃薯生产的最佳适宜区之一,因此马铃薯产业被当作区域优势产业来抓,得到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种点扶持,使马铃薯产业得以较快的发展。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种荐面积逐年增加,以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地下害虫为主的马铃薯病虫害也逐年上升。如何科学防治这些病虫害,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甘肃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及其种类、发生条件、危害状况、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方法等,为指导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本章内容突出指导性和实用性。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第一节 马铃薯病害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的病害较多,除病毒病外,常见的有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疮痂病、癌肿病等。晚疫病多在雨水较多时节和植株开花期前后时大量发生,喷洒波尔多液或瑞毒霉等,可收到较好效果。青枯病药剂防治较难,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可采用合理轮作、小整薯做种或从无病、少病地区调种等措施,减轻其危害。疮痂病、环腐病都是种薯带毒,要给种薯消毒或采用小整薯做种,即可减轻发病。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一、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性病害,危害重,损失大。不抗病的品种在流行年一般减产20%~50%。窖藏损失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30%以上。晚疫病不但危害马铃薯,还常对番茄、青椒、茄子等造成危害。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马铃薯大量死亡,减产一半,使100多万人饿死,200万人移居海外。该病在我国马铃薯产地都有发生,西南地区较为严重,东北、华北与西北多雨潮湿的年份为害较重,如1950年“大流行年”,这些地区损失30%~50%。马铃薯晚疫病在我区每年都有发生,尤其在六盘山两侧的阴湿山地发病重,危害损失大。

(一)症状

植株被晚疫病侵袭时,首先在叶片的顶端或边缘发生淡褐色的病斑,病斑外围有黄绿色症状。湿度大的早晨和雨天病斑很快扩大,使叶面呈水浸状青枯,并产生一圈白霉,叶背面白霉更清楚。白霉就是分生孢子,孢子囊呈桃形。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二)侵染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在甘肃,马铃薯晚疫病的初侵染源为发病而不严重的薯块,收藏入窖而越冬,来年和健薯一起播种到地里,随温度转暖而活动,沿着幼苗的茎秆长出地面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晚疫病最适宜的发病条件是在温度为10℃~25℃,田间有较多的露水或降雨。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的主要侵染源。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冷凉(10℃~13℃保持1~2小时)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温暖(24℃~25℃,持续5~8小时)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上,夜间温度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小时的高湿条件,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始见,但7~8月降雨相对较少,气温偏高,不利于晚疫病的前期流行,主要流行时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份,湿山地发病重,危害损失大。

(三)防治方法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保护相结合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马铃薯的最初传播来源是邻近的带病种薯,种植抗病品种是最好的防病办法。根据调查,对晚疫病表现抗病的有:克新1号、2号、10号,虎头,晋薯6号、7号,高原4号、7号,甘薯1号等。这些品种在晚疫病流行年受害较轻,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2.播种前严格淘汰病薯

只要种薯不带病,田间就不会首先出现病株,可减少初侵染源。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对留种薯在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做到严格剔除病薯,减少初侵染源。

3.加强栽培管理

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

4.药剂防治

田间一旦发生晚疫病感染,一般很难控制,因此在没发病前,若气温高或雨水多、湿度大时应及时用药剂防治。目前采用的药剂在防治晚疫病上最好的是瑞毒霉。田间发病时最好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喷施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每10天左右喷1次,2~3次即可控制病害发展;也可用等量波尔多液喷施防治,即500克硫酸铜、500克生石灰、50升水配成波尔多液,在发病时喷施可收到较好效果;也可用50%甲霜铜或0.2%硫酸铜稀释500倍,每亩用药液30千克喷防;还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兑水叶面喷施。如果喷施一次病害未得到控制,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时间间隔7~10天。

5.厚培土

田间晚疫病孢子侵入块茎,主要是通过雨水或灌水把植株上落下的病菌孢子随水带到块茎上造成的。在种植不抗晚疫病的品种时,尤其是块茎不抗病的,要注意加厚培土,使病菌不易进入土壤深处,以减少块茎发病率。

6.割秧防病

在晚疫病开始流行时,对种植密度大、行距小、不能厚培土的地块,要在植株还未严重发病前把薯秧割掉,运出田间。作为留种的地块更应及早割秧,尽量防止病菌孢子侵入块茎,以免后患。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二、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甘肃发生早,田间发病普遍,局地危害重。一般年份造成的损失为5%~10%,重发生田块危害损失30%以上。其危害仅次于马铃薯晚疫病。

(一)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茎、叶柄,块茎也可受侵染。叶片染病,初见褐色小斑点,渐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斑面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黑色霉层。田间常下部叶片先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不规则大斑,导致叶片干枯脱落。叶柄和茎秆上的病斑多为椭圆形,凹陷。块茎受害,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的斑块,病健交界明显。病部深入皮下0.5厘米左右,薯肉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至贮藏期,病斑增大,严重时致薯块干腐皱缩,腐烂的块茎颜色黑暗,干燥似皮革状。

(二)侵染途径及发病条件

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经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植株组织,在田间主要借气流和雨水传播,条件适宜时,仅需2~3天的潜育期,即可显现病斑。以后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多次进行重复侵染,扩展为害。病菌易侵染老叶片,病菌喜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温度26℃~28℃,相对湿度80%以上,病害易发生流行。雨季来临迟或早、雨日和雨量多或少,均影响病害的扩展。土壤瘠薄、氮肥不足、长势衰弱、管理不善等均导致发病较重。病害多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发生。通常早熟品种的叶片较易感病,成熟块茎比较抗病。

(三)防治方法

1.种植抗(耐)病品种

一般晚熟品种较抗早疫病。推行配方施肥,适当选用具抗性和耐病品种,效果较好。

2.加强栽培管理

选用健薯播种;合理灌溉,控制湿度;增施有机肥,推行配方施肥,施足基肥,适时追肥,促使植株健壮,避免后期衰弱,增强抗病能力。

3.减少侵染菌源

初见病株应及时拔除或摘除病叶;收获时避免损伤,减少侵染;收后及时翻地,压埋病菌,减少病源。

4.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发病前和初期及早喷药保护。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恶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微粒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三、马铃薯青枯病

马铃薯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或褐腐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在马铃薯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传播迅速,在长城以南大部分地区都可发生青枯病,黄河以南、长江流域诸省(区)青枯病最严重,也是我省马铃薯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病害。发病重的地块产量损失达80%左右,已成为毁灭性病害。青枯病最难控制,既无免疫抗原,又可经土壤传病,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有收获。

(一)症状

植株发病时出现一个主茎或一个分枝突然萎蔫青枯,其他茎叶暂时照常生长,持续4~5天后就会枯死。病菌沿维管束侵入各个茎内,先侵入的先凋萎,后侵入的后凋萎,最后全株枯死。用手挤压切断的病茎,就有污白色的黏液从断面的变色导管中溢出。块茎染病后,轻的不明显,重的脐部呈灰褐色水浸状,切开薯块,维管束圈变褐,挤压时溢出白色菌脓,但皮肉不从维管束处分离,严重时外皮龟裂,髓部溃烂如泥,别于枯萎病。

(二)侵染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块的病菌在储存窖里越冬,无寄主可在土中腐生14个月至6年。病菌通过灌溉水或雨水传播,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也可透过导管进入相邻的薄壁细胞,致茎部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斑。青枯病是典型维管束病害,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运输导致萎蔫。该菌在温度为10℃~40℃均可发育,最适为30℃~37℃,适应pH值6~8,最适pH值6.6,一般酸性土发病重。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续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时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因目前尚无免疫品种,需要综合防治。

第一,实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消灭田间杂草,浅松土,除草尽量不伤及根部,减少根系传病机会等。

第二,选用抗病品种。对青枯病无免疫抗原材料,选育的抗病品种只是相对的病害较轻,比易感病品损失较小,所以仍有利用价值。主要抗病品种有阿奎拉、怀薯6号和鄂芋783-1号等。

第三,利用无病种薯。在南方疫区所有的品种都或多或少感病,若不用无病种薯更替,病害会逐年增加,后患无穷。所以应在山区无病害的地点,建立种薯基地,利用脱毒的试管苗生产无毒种薯,供应各地生产用种。这是一项最有效的措施。

第四,清除病株后,撒生石灰消毒。

第五,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可改变微生物群落。还可每亩施石灰100~150千克,调节土壤pH值。

第六,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悬浮乳液500~600倍液,或70%甲霜铝铜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等灌根防治,每株灌药液0.3~0.5升,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四、马铃薯环腐病

马铃薯环腐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俗称“转圈烂”“黄眼圈”,是我国北方马铃薯种植区的主要病害,也是宁夏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田块一般损失5%~10%,严重田块损失30%~60%。该病在自然情况下仅为害马铃薯,造成死苗、死株,而且贮藏时还造成烂窖,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一)症状

生育中后期发生,病菌主要在植株和块茎的维管束中发展,使组织腐烂。病株一般生长缓慢,开花期前后病症明显,常出现部分分枝叶萎蔫,下部叶从叶缘变黄并向内卷曲,枝叶枯死慢,这是与青枯病的不同之处。底部叶片主脉之间出现淡黄色,叶缘向上卷曲,并随机死亡。块茎发病是病菌沿维管束通过匍匐茎进入维管束环,一旦挤压有细菌性脓液流出,严重时薯肉一圈腐烂,呈棕红色,用手指挤压后,薯肉和皮层分离。环腐病芽眼并不首先受害,这也是与青枯病的不同之处。

(二)侵染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原细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薯播下后,一部分芽眼腐烂不发芽,一部分出土的病芽,病菌沿维管束上升至茎中部或沿茎进入新结薯块而致病。适合此菌生长的温度为20℃~23℃,最高31℃~33℃,最低l℃~2℃。在马铃薯生育期间干热缺雨,会促使病情扩展和显现症状。环腐病是一种主要靠种薯传播的病,存活在一些自生的马铃薯植株中,细菌不能在土壤中存活,但能被携带在工具、机械、包装袋上,传播途径主要是在切薯块时,病菌通过切刀带菌传染,成为环腐病传播蔓延的重要途径。

(三)防治方法

第一,建立无病留种田,尽可能采用整薯播种。有条件的话最好与选育新品种结合起来,利用脱毒种苗,繁育无病种薯。

第二,根据当地实际选用、种植抗病品种,采用实生苗繁殖无病品种。

第三,播前种薯处理。一是汰除病薯,在种薯出窖后先进行晾晒,不断剔除烂薯,可使田间环腐病大为减少。二是进行整薯播种,如需切块,切刀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可用0.2%升汞水、0.1%高锰酸钾液消毒,做到切一块消一次毒。三是药剂处理种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种薯两小时,然后晾干播种;也可用50毫克/千克硫酸铜溶液浸泡种薯10分钟;或用种薯重量的0.1%~0.2%的敌克松加草木灰拌种,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第四,结合中耕培土,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五、马铃薯黑胫病

马铃薯黑胫病又称黑脚病,是侵染维管束组织的细菌性病害,可侵染马铃薯的茎和块茎。以茎基部变黑的症状而命名。马铃薯黑胫病从种薯发芽到生长后期均可发病,以苗期最盛。此病在北方和西北地区较为普遍。马铃薯黑胫病不但造成缺苗断垄,而且引起贮藏期的烂窖。

(一)症状

主要侵染茎或薯块,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种薯染病腐烂成黏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染病后一般株高15~18厘米出现症状,植株矮小,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褪绿黄化或胫部变黑(地下茎皮层和髓部变黑),表皮破裂,呈水渍状腐烂,萎蔫而死。横切茎可见3条主要维管束变为褐色。发病轻的,植株常表现坚硬直立,叶色灰绿,叶缘向上反卷,顶部叶片带有金属光泽,后期仍会死亡。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呈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有别于青枯病。

(二)侵染途径及发病条件

种薯带菌,土壤一般不带菌。病菌先通过切薯块扩大传染,引起更多种薯发病,再经维管束或髓部进入植株,引起地上部发病。田间病菌还可通过灌溉水、雨水或昆虫传播,经伤口侵入致病,后期病株上的病菌又从地上茎通过匍匐茎传到新长出的块茎上。贮藏期病菌通过病、健薯接触经伤口或皮孔侵入使健薯染病。温湿度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温暖潮湿使病害蔓延迅速,冷湿地块薯块伤口木栓化速度慢易发病,田间积水烂薯严重。窖内通风不好或湿度大、温度高,利于病情扩展。带菌率高或多雨、低洼地块发病重。

植株的茎、叶和叶柄还可以通过叶痕、雹害或风害、虫害、农业操作造成的机械伤口被侵染。侵染可沿着茎或叶柄向上或向下扩展,然后在未受感染的植株上产生典型的黑胫病症状。在潮湿多雨天气,可很快使整株发病,并导致死亡。

(三)防治方法

因地制宜地利用和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用无病种薯,建立无病留种田,生产健康种薯。

切块,用草木灰拌种后立即播种。

适时早播,促使早出苗。

加强栽培管理。播种、耕地、除草和收获期都要避免损伤种薯,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害扩大传播。清除病株残体,避免昆虫从侵染源传播欧氏杆菌。注意农具和容器的清洁,必要时用次氯酸钠和漂白粉或福尔马林消毒处理,防止传染。

药剂防治。用0.01%~0.05%的溴硝丙二醇溶液浸种15~20分钟,或用0.05%~0.10%春雷霉素溶液浸种20~30分钟,而后取出晾干播种。

收获、运输、装卸过程中防止薯皮擦伤。贮藏前使块茎表皮干燥,贮藏期注意贮藏窖通风,防止薯块表面出现水湿。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六、马铃薯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是世界性病害,全国各产地几乎均有发生,尤其在连作较重的地区、偏碱地和温室的马铃薯生产中发病较重,主要危害薯块,致使外貌和品质不好,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商品价值。

(一)症状

疮痂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开始在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大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呈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有别于粉痂病。

(二)侵染途径及发病条件

疮痂病主要由土壤中的放线菌入侵造成。放线菌在含石灰质土壤中特别多,而且能在土壤pH值5.2~8.6的范围内生存。在高温干旱条件下于这类土壤中种植不抗疮痂病的品种,往往发病更为严重。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块茎生长的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从皮孔或伤口侵入后染病,当块茎表面木栓化后,侵入则比较困难。病薯长出的植株极易发病,健薯播入带菌土壤中也能发病。适合该病发生的温度为25℃~30℃,中性或微碱性沙壤土发病重,pH5.2以下很少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

(三)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薯,一定不要从病区调种。播前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4分钟。

多施有机肥或绿肥,可抑制发病。

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进行5年以上轮作。

选择保水好的菜地种植,结薯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七、马铃薯粉痂病

粉痂病是真菌性病害,在南方一些地区常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患粉痂病的植株长势差,产量急剧下降。它是典型的土传病害,主要危害块茎和根部。它主要发生在我国云南、贵州等高温多雨的地区,甘肃目前还没有发病。

(一)症状

病症主要发生于块茎、匍匐茎和根上,有时茎也可染病。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出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毫米不等的“疱斑”,其表皮尚未破裂,为粉痂的“封闭疱”阶段。后随病情的发展,“疱斑”表皮破裂、反卷,皮下组织出现橘红色,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孢子囊球), “疱斑”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为粉痂的“开放疱”阶段。根部染病,于根的一侧长出豆粒大小单生或聚生的瘤状物。

(二)侵染途径及发病条件

感病的块茎和带菌的土壤、农具、厩肥等均可传病。病菌以休眠孢子囊球在种薯内或随病残物遗落在土壤中越冬,病薯和病土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靠种薯的调运,田间近距离传播则靠病土、病肥、灌溉水等。休眠孢子囊在土中可存活4~5年,当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静止后成为变形体,从根毛、皮孔或伤口侵入寄主;变形体在寄主细胞内发育,分裂为多核的原生质团;到生长后期,原生质团又分化为单核的休眠孢子囊,并集结为海绵状的休眠孢子囊球,充满寄主细胞内。病组织崩解后,休眠孢子囊球又落入土中越冬或越夏。土壤湿度90%左右,土温18℃~20℃,土壤pH值4.7~5.4,适于病菌发育,促使发病也重。一般雨量多、夏季较凉爽的年份易发病。本病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及初侵染病原菌的数量,田间再侵染即使发生也不重要。

(三)防治方法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病区种薯严加封锁,禁止外调。

病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

选留无病种薯,把好收获、贮藏、播种关,剔除病薯,必要时可用2%盐酸溶液或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5分钟,或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将种薯浸湿,再用塑料布盖严,闷两小时,晒干播种、晾干播种。

增施基肥或磷钾肥,多施石灰或草木灰,改变土壤pH值。加强田间管理,提倡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病菌传播蔓延。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八、马铃薯软腐病

马铃薯软腐病是马铃薯细菌性病害中最严重的一种,遍布全世界马铃薯产区,每年均不同程度地发生。甘肃个别多雨年份有发病,发病较轻。

(一)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及块茎。叶染病时近地面老叶先发病,病部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茎部染病多始于伤口,再向茎干蔓延,后茎内髓组织腐烂,有恶臭味,病茎上部枝叶萎蔫下垂,叶变黄;块茎染病多由皮层伤口引起,初呈水浸状,后薯块组织崩解,发出恶臭。

(二)侵染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原菌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经伤口或自然裂口侵入,借雨水飞溅或昆虫传播蔓延。高温高湿地区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田间湿度。

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减少田间初侵染和再侵染源。

避免大水漫灌。

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悬浮乳液500~600倍液,或70%甲霜铝铜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九、马铃薯早死病

马铃薯早死病又称马铃薯黄萎病或早熟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一)症状

发病初期由叶尖沿叶缘变黄,从叶脉向内黄化,后由黄变褐干枯,但不卷曲,直到全部复叶枯死,不脱落。根茎染病初症状不明显,当叶片黄化后,剖开根茎处维管束已褐变,而后地上茎的维管束也变成褐色。块茎染病始于脐部,维管束变浅褐色至褐色,纵切病薯可见“八”字半圆形变色环。

(二)侵染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是典型土传维管束萎蔫病害。病菌以微菌核在土壤中、病残秸秆及薯块上越冬,翌年种植带菌的马铃薯即引起发病。病菌在马铃薯植株内蔓延,在维管束内繁殖,并扩展到枝叶,该病在当年不再进行重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19℃~24℃,最高30℃,最低5℃,菌丝、菌核在60℃经10分钟致死。一般气温低,种薯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由伤口侵入。从播种到开花,日均温低于15℃持续时间长,发病早且重;此间气候温暖,雨水调和,病害明显减轻。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不当及连作地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非茄科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播种前种薯用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剂拌种或浸种1小时晾干播种。

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每亩用50%多菌灵2千克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此外可用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防治,每株灌药液0.5升,或用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浇灌100毫升。一般隔10天1次,灌1~2次。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十、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是马铃薯常见病害,分布广泛,在全国各种植区普遍发生,宁夏马铃薯种植区发病较轻。

(一)症状

幼芽染病:有的出土前腐烂形成腐芽,造成缺苗。出土后染病:植株下部叶片发黄,茎基形成褐色凹陷斑,大小1~6厘米。病斑上或茎基部常覆盖有紫色菌丝层,有时茎基部及块茎生出大小不等(1~5毫米)、形状各异的块状或片状、散生或聚生的小菌核,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可形成立枯、顶部萎蔫或叶片卷曲。

(二)侵染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薯上或留在土壤中的菌核越冬。带病种薯是翌年初侵染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的发生与春寒及潮湿条件有关,播种早或播种后土温较低时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建立无病留种田,采用无病薯播种。

发病重的地区,尤其是高海拔冷凉山区,要特别注意适期播种,避免早播。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0分钟。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第二节 马铃薯虫害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常见的虫害有蛴螬、蝼蛄、地蚕、二十八星瓢虫、蚜虫等,一般采用药剂防治。

一、二十八星瓢虫

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为红褐色,是带28个黑点的甲虫。每年可繁殖2~3代。以成虫在草丛、石缝、土块下越冬,每年3~4月天气转暖时即飞出活动。6~7月份马铃薯生长旺季在植株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即严重为害马铃薯,对茄子、青椒、豆类、瓜类等蔬菜以及龙葵、曼陀罗等杂草也有为害。寄主达7个科20余种作物和杂草,尤为喜食马铃薯。它是宁夏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毫米,半球形,赤褐色,披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前缘凹陷而前缘角突出,中央有一较大的剑状斑纹,两侧各有两个黑色小斑(有时合成一个)。两鞘翅上各有14个黑斑,鞘翅基部3个黑斑后方的4个黑斑不在一条直线上,两鞘翅合缝处有1~2对黑斑相连。本虫与茄子二十八星瓢虫为同属不同种,其大小颜色亦相近,不同之处在于:本虫两鞘翅合缝处有1~2对的黑斑相连,茄子二十八星瓢虫则没有。

卵,长1.4毫米,纵立,鲜黄色,有纵纹。

幼虫,体长约9毫米,淡黄褐色,长椭圆状,背面隆起,各节具黑色枝刺。

蛹,长约6毫米,椭圆形,淡黄色,背面有稀疏细毛及黑色斑纹。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

(二)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甘肃一年发生两代,以成虫群集越冬。一般于5月下旬开始活动,为害马铃薯或苗床中的茄子、番茄、青椒苗。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7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期,7月下旬为化蛹盛期,8月上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8月中旬为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8月下旬开始化蛹,羽化的成虫自9月中旬开始寻求越冬场所,10月上旬开始越冬。越冬代每雌可产卵400粒左右,第1代每雌产卵240粒左右。卵期第1代约6天,第2代约5天。幼虫夜间孵化,共4龄,2龄后分散为害。幼虫发育历期第1代约23天,第2代约15天。

成虫以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最为活跃,午前多在叶背取食,下午4时后转向叶面取食。成虫、幼虫都有残食同种卵的习性。成虫假死性强,并可分泌黄色黏液。越冬成虫多产卵于马铃薯苗基部叶背,20~30粒靠近在一起。幼虫成熟后多在植株基部茎上或叶背化蛹,蛹期第1代约5天,第2代约7天。幼虫食料中如无马铃薯则发育不正常。温湿度对本虫的繁殖发育影响极大,成虫在5℃~16℃不能产卵,22℃~28℃时适于产卵,30℃时即使产卵亦不孵化,35℃以上时产卵不正常并陆续死亡。

(三)防治方法

防治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应采取人工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

1.人工捕杀

利用成幼虫假死性,于害虫大发生时早晚拍打植株,然后用盘盛接堕落的虫子再消灭之。查寻田边、地头,消灭成虫越冬地点。

2.摘除卵块

于成虫产卵期结合管理摘除卵块,可减轻为害。

3.喷药杀虫

在成虫发生至幼虫孵化盛期施药,把幼虫消灭在分散为害之前。药剂可选用菊酯类杀虫剂如20%氰戊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喷施1~2次。注意喷药时喷嘴向上喷雾,从下部叶背到上部都要喷药,以便把孵化的幼虫全部杀死。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二、蚜虫

在马铃薯生长期蚜虫常群集在嫩叶的背面吸取液汁,造成叶片变形、皱缩,使顶部幼芽和分枝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蚜虫能孤雌生殖,繁殖速度快,从转移到第二寄主马铃薯等植株后,每年可发生10~20代。幼嫩的叶片和花蕾都是蚜虫密集为害的部位。而且桃蚜还是传播病毒的主要虫害,在植株间移动传播病毒,对种薯生产常造成威胁。据报道,该虫可传播植物病毒病多达100种以上。

(一)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毫米,头部黑色,额瘤显著,并向内倾斜,复眼赤褐色。胸部黑色,腹部绿色、黄绿色或赤褐色,背面有淡黑色斑纹。腹管长圆筒形,端部色深,中、后部膨大,末端有明显的缢缩。尾片圆锥形,近端部缢缩,有侧毛3对。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毫米,全体绿色或樱红色,额瘤、腹管及尾片同有翅胎生雌蚜。卵呈椭圆形,长0.5~0.7毫米,初为橙黄色,后变成漆黑色而有光泽。

(二)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其生活史属全周期迁移式,即该虫可进行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交替的繁殖方式,并具有季节性的寄主转换习性,可在冬寄主与夏寄主上往返迁移危害。但在温室内该虫终年孤雌生殖,且无明显的越冬滞育现象。

甘肃有翅蚜一般在5~6月份向马铃薯飞迁,温度25℃左右时发育最快,温度高于30℃或低于6℃时,蚜虫数量都会减少。一般在秋末时,有翅蚜又飞回第一寄主桃树上产卵,并以卵越冬。春季卵孵化后再以有翅蚜飞迁至第二寄主为害。有翅蚜能随风迁移较远的距离异地传播病毒。

(三)防治方法

铲除田间、地边杂草,有助于切断蚜虫中间寄主和栖息场所,消灭部分蚜虫。

加强测报,抓住田间蚜虫点片发生阶段及时施药,用乙酰甲胺磷2000倍液喷雾灭蚜;用4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喷雾;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喷雾;吡虫啉每亩20克兑水30千克喷雾;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黄板诱杀有翅蚜。在有翅蚜向薯田迁飞时,田间插上涂有黏胶的黄板诱杀有翅蚜,或在田间插竿拉挂银灰色反光膜条驱避蚜虫。

生产种薯选取高海拔冷凉地区作基地,或选择风大,蚜虫不易降落的地点种植马铃薯,以防蚜虫传毒。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三、马铃薯块茎蛾

为害马铃薯的是块茎蛾的幼虫。在长江以南的省份早有发现,这种病害以西南地区发生最重,尤以云南、贵州、四川等种植马铃薯和烟草的地区,块茎蛾为害严重。后来在湖南、湖北、安徽、宁夏、陕西等省也出现了块茎蛾。北方地区近几年才发现该虫害。其幼虫为潜叶虫,为害叶子,大多从叶脉附近蛀入,因虫体很小,进入叶中专食叶肉,仅留下叶片的上下表皮,食损的叶片呈半透明状。幼虫为害块茎时,从块茎芽眼附近钻入肉内,粪便排在洞外。在块茎贮藏期间为害最重,不注意检查看不到块茎受害症状,幼虫在进入块茎后咬食成隧道,严重影响食用品质,甚至造成烂薯和产量损失。而且对多种茄科作物都能为害。受害轻的产量损失10%~20%,重的可达70%左右。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毫米,翅展13~15毫米,灰褐色。前翅狭长,中央有4~5个褐斑,缘毛较长;后翅烟灰色,缘毛甚长。卵约0.5毫米,椭圆形,黄白色至黑褐色,带紫色光泽。末龄幼虫体长11~15毫米,灰白色,成熟时背面呈粉红色或棕黄色。蛹长5~7毫米,初期淡绿色,末期黑褐色。第10腹节腹面中央凹入,背面中央有一角刺,末端向上弯曲。

(二)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在西南各省每年发生6~9代,北方地区每年可发生4~6代。以幼虫或蛹在枯叶上或贮藏的块茎内越冬。田间马铃薯以5月及11月受害较严重,室内贮存块茎在7~9月受害严重。成虫夜出,有趋光性。白天隐蔽在草丛或植株下面,晚上出来活动,并在植株茎上、叶背和块茎上产卵,每个雌蛾可产卵80粒。卵产于叶脉处和茎基部,薯块上卵多产在芽眼、破皮、裂缝等处。幼虫孵化后四处爬散,吐丝下垂,随风飘落在邻近植株叶片上潜入叶内为害,在块茎上则从芽眼蛀入。

(三)防治方法

块茎在收获后马上运回,不使块茎在田间过夜,防止成虫在块茎上产卵。

集中焚烧田间植株和地边杂草。

清理贮藏窖、库,并用敌敌畏等熏蒸灭虫。禁止从病区调运种薯,防止扩大传播。

药剂防治。用二硫化碳按27克/立方米库容密闭熏蒸马铃薯贮藏库4小时。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四、地老虎

地老虎也称夜盗蛾,是几种夜蛾的幼虫,能咬断幼小植株的茎,靠近地表的块茎也会被侵害。地老虎有许多种,为害马铃薯的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以小地老虎为主。小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切根夜蛾亚科。小地老虎在国内分布最广,为害最重,是一种典型的多食性害虫。它的寄主非常广泛,除为害马铃薯幼苗外,还为害茄科、豆科、十字花科、百合科、葫芦科及菠菜、莴苣、茴香等多种蔬菜及玉米、胡麻等作物的幼苗。

地老虎可在一年内发生数代。小地老虎每头雌蛾可产卵800~1000粒,黄地老虎可产卵300~400粒。产卵后7~13天孵化为幼虫,幼虫6个龄期,共30天至40天。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45毫米,体翅暗褐色,前翅前缘及外横线至中横线呈黑褐色,其中有肾形斑、环形斑及剑形斑,各斑均环以黑边。在肾形斑外,内横线里有1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缘线内侧有两个尖端向内的黑斑,3个楔形黑斑尖端相对,易于识别。后翅灰白色,腹部灰色。

卵,扁圆形,长0.38~0.5毫米,宽0.58~0.61毫米,表面有纵横隆脊线。初产时为乳白色,渐变为蛋黄色,孵化前呈褐色。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37~50毫米,头宽3~3.5毫米。体色较深,由黄褐色至暗褐色不等,体背面有暗褐色纵带,表面粗糙,布满大小不等的小颗粒。头部黄褐色至暗褐色。腹部1~8节,背面各节均有4个毛片,呈梯形排列,后两个比前两个大3倍左右,气门后方的毛片也较大,至少比气门大1倍多。臀板黄褐色,有两条较明显的暗褐色纵带。

蛹,体长18~24毫米,红褐色至暗褐色,尾端黑色,有尾刺1对。

(二)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小地老虎在甘肃不能越冬,虫源来自南方,一年发生1~2代。成虫昼伏夜出,在高温、无风、湿度较大的夜晚,活动尤盛。成虫对黑光灯及糖醋等带酸甜味的汁液有特别喜好,成虫需取食花蜜补充营养。卵散产或成堆产在幼苗叶背和嫩茎或低矮的杂草上,也有的产在田间枯枝上。每头雌虫平均产卵800~1200粒。幼虫共6龄,1~2龄幼虫大多集中在嫩叶上,咬成小米粒大小的孔洞,留下表皮,如窗纸;进入3龄,白天藏在表土下,夜间外出活动,将叶片吃成缺刻或黄豆大的孔洞;4龄幼虫可咬断幼苗基部嫩茎,并可将断苗拖入穴中;5~6龄为暴食期,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95%。3龄后的幼虫有假死和互相残杀的习性,老熟幼虫潜土筑土室化蛹。小地老虎喜温暖潮湿,在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杂草丛生等地为害重,早春温暖少雨,有利小地老虎的发生为害。

(三)防治方法

清除田间杂草,消灭卵与幼虫,减轻为害。

诱杀成虫,用黑光灯、糖醋液(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农药适量调制而成)诱杀成虫。也可于移栽定植前,以小地老虎喜食的鲜菜叶拌药于傍晚撒入田间进行诱杀,或用鲜菜叶等堆集成堆诱捕,于次日清晨检查捕杀。

在小地老虎幼龄期,可用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30%敌百虫乳油500倍液喷雾或灌根防治。也可每亩用3%甲基毒死蜱颗粒剂3~5千克沟施或撒施防治。

在虫龄较大、为害严重的田块,可用8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50%二嗪农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

用灯光或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也很好。3龄以上的幼虫或成虫可在黄昏时用糠、糖、水和杀虫剂配制的毒饵放在植株的基部进行诱杀。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五、蛴螬

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别名白地蚕、白土蚕等。金龟子种类较多,各地均有发生,其幼虫在地下为害马铃薯的根和块茎,可把马铃薯的根部咬食成乱麻状,把幼嫩块茎吃掉大半,在老块茎上咬食成孔洞,严重时造成田间死苗。蛴螬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植食性种类中以鳃金龟科和丽金龟科的一些种类,如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等,发生普遍,为害最重。

(一)形态特征

金龟子种类不同,虫体也大小不等,幼虫体白,但蛴螬均为圆筒形,体肥大弯曲近字母C形,体大多呈白色,有的呈黄白色。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或红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常为分种的特征。胸足3对,一般后足较长。腹部10节,第10节称为臀节,其上生有刺毛,其数目和排列也是分种的重要特征。

(二)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在甘肃,蛴螬年发生代数因种而异。这是一类生活史较长的昆虫,一般1年1代,或2~3年1代。蛴螬共3龄。1~2龄期较短,第3龄期最长。蛴螬终生栖息土中,其活动主要与土壤的理化特性和温湿度等有关。冬季潜入深层土中越冬,在10厘米深的土壤温度达5℃左右时,上升活动。土温在13℃~18℃时为蛴螬活动高峰期。夏季当土温高达23℃时即向土层深处转移,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低于5℃时转入土下越冬。因此,蛴螬对果园苗圃、幼苗及其他作物的为害主要是春秋两季最重。

(三)防治方法

秋末深翻菜地,可将成虫、幼虫翻到地表,使其冻死、机械杀伤、风干、机械杀伤或被天敌捕食等,消灭部分越冬的幼虫和成虫;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用塑料薄膜覆盖、堆闷,高温杀死肥料中的害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以避免成虫产卵和减少将幼虫带入菜田。

人工捕杀,在施肥前筛捡出有机肥中的蛴螬;在成虫盛发期,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和趋光性,进行人工捕捉,震落捕杀,或用黑光灯引诱。

药剂防治。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50克,加水3千克加细沙土或炉渣25千克,或2.5%敌百虫粉剂2~2.5千克,加细土30~50千克,充分拌匀成药土,播种时穴施或撒施土中;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800倍液喷洒或浇灌,每株用药200~250毫升。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六、蝼蛄

蝼蛄是各地普遍存在的地下害虫。河北、山东、河南、陕西、辽宁、苏北、皖北等地区的盐碱地和沙漠地为害最重。常在3、4月份开始活动,昼伏夜出,于表土下潜行咬食马铃薯的根或把嫩茎咬断,造成幼苗枯死或缺苗断垄。蝼蛄食性极杂,为害茄科、豆科、十字花科、瓜类等多种作物。甘肃农田常见的是华北蝼蛄。

(一)形态特征

成虫,身体比较肥大,雌虫体长45~66毫米,头宽9毫米,雄虫体长39~45毫米,头宽5.5毫米。体黄褐色,全身密布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中央有1个凹陷不明显的暗红色心脏形斑;前翅黄褐色,长14~16毫米,覆盖腹部不到一半,后翅长30~35毫米,纵卷成筒形附于前翅之下;腹部圆筒形,背面黑褐色,有7条褐色横线;足黄褐色,前足发达,中后足细小。卵,椭圆形,初产时黄白色,较小,长1.6~1.8毫米,宽1.3~1.4毫米,孵化前膨大为长2.4~3.0毫米,宽1.5~1.7毫米,颜色变为黄褐色,孵化前呈暗灰色。若虫,共13个龄期,初龄若虫头小,腹部肥大,行动迟缓,全身乳白色,渐变为土黄色,以后每蜕1次皮,颜色随之加深,5龄以后,与成虫体色、体形相似。初孵若虫体长3.56毫米,末龄若虫体长41.2毫米,体长增加10余倍。

(二)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华北蝼蛄需3年左右完成1代,以成虫和8龄以上若虫越冬。翌春4月下旬、5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6月开始产卵,6月中下旬孵化为若虫,10~11月以8~9龄若虫越冬。来年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为害,秋季以大龄若虫越冬。第三年春季,大龄若虫越冬后开始活动为害,8月上中旬若虫老熟,羽化为成虫。经过补充营养成虫进入越冬期。在河南郑州,华北蝼蛄完成1代需1131天(约3.1年)。卵期11~23天,若虫共12龄,历期692~817天,成虫期278~451天。华北蝼蛄前足特化为开掘足,适宜在土中活动,越冬深度可达100~150厘米。当20厘米土温达8℃时开始活动。产卵时在土中15~30厘米处做土室,卵产在土室内。产卵期长达1个月,产卵3~9次,每雌产卵200~300粒,最多可产500~1000粒。从4月至11月为蝼蛄的活动为害期,以春秋两季为害最严重。

蝼蛄有趋旋光性,对半熟的谷子、炒香的豆饼、麦麸及马粪等有机物质有强烈趋性。蝼蛄喜沙壤或疏松壤土,黏重土壤不适于蝼蛄栖息活动,发生数量较少。

(三)防治方法

深翻土壤、精耕细作造成不利蝼蛄生存的环境,减轻为害;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不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在蝼蛄为害期,追施碳酸氢铵等化肥,散出的氨气对蝼蛄有一定驱避作用;秋收后,进行大水灌地,使向深层迁移的蝼蛄被迫向上迁移,在结冻前深翻,把翻上地表的害虫冻死;实行合理轮作,水旱轮作,可消灭大量蝼蛄、减轻为害。

灯光诱杀。蝼蛄发生为害期,在田边或村庄利用黑光灯、白炽灯诱杀成虫,以减少田间虫口密度。

人工捕杀。结合田间操作,对新拱起的蝼蛄隧道,采用人工挖洞捕杀虫、卵。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0.1%~0.2%拌种,堆闷12~24小时后播种。

毒饵诱杀。常用的是敌百虫毒饵,先将麦麸、豆饼、秕谷、棉籽饼或玉米碎粒等炒香,再将90%晶体敌百虫用少量温水溶解,按饵料重量0.5%~1%的比例制成毒饵。根据饵料干湿程度加适量水,拌至用手一攥稍出水即成。每667平方米施毒饵1.5~2.5千克,于傍晚时撒在已出苗的菜地或苗床的表土上,或随播种、移栽定植时撒于播种沟或定植穴内。注意制成的毒饵限当日撒施。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七、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甲的幼虫。别名叩头虫、叩头甲、土蚰蜒、芨芨虫、钢丝虫。在国内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多发生于旱地平原。宁夏主要有沟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其食性杂,寄主范围广,是宁夏农田主要的地下害虫,为害植株根系。

(一)形态特征

沟金针虫:雌成虫体长16~17毫米,体扁平,深褐色,头部扁形,头顶呈三角形凹陷,触角11节,深褐色,前胸发达,前窄后宽;雄成虫长14~18毫米,体细长;卵近椭圆形,乳白色;幼虫金黄色,口器暗褐色,胸部到第10腹节背面沿背线有一细纵沟;尾节背面有近圆形之凹陷,两侧缘隆起,具3对锯齿状突起,尾端分叉;蛹呈纺锤形,深绿色。

细胸金针虫:成虫体长8~9毫米,宽约2.5毫米,体形细长扁平,背黄色细毛。头、胸部黑褐色,鞘翅、触角和足呈红褐色,光亮。触角细短,第1节粗长,第2节稍长于第3节,基端略等粗,自第4节起略呈锯齿状,各节基细端宽,彼此约等长,末节呈圆锥形。前胸背极长稍大于宽,后角尖锐,顶端稍上翘;鞘翅狭长,末端趋尖,每翅具9行深的封点沟。卵乳白色,近圆形。幼虫淡黄色,光亮。老熟幼虫体长约32毫米,宽约1.5毫米,头扁平,口器深褐色,第1胸节较第2、3节稍短,1~8腹节略等长,尾圆锥形,近基部两侧各有1个褐色圆斑和4条褐色纵纹,顶端具1个圆形突起。蛹体长8~9毫米,浅黄色。

(二)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沟金针虫:2~3年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于2月下旬开始出蛰,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为活动盛期,白天潜伏于表土内,夜间出土交配产卵。雌虫无飞翔能力,每雌产卵32~166粒,平均产卵94粒;雄成虫善飞,有趋光性。5月上旬幼虫孵化,在食料充足的条件下,当年体长可达15毫米以上,到第3年8月下旬,幼虫老熟,于16~20厘米深的土层内做土室化蛹,9月中旬开始羽化,当年在原蛹室内越冬。在北京,3月中旬10厘米深土温平均为6.7℃时,幼虫开始活动;3月下旬土温达9.2℃时,开始为害,4月上中旬土温15.1℃~16.6℃时为害最烈;5月上旬土温19.1℃~23.3℃时,幼虫则渐趋13~17厘米深土层栖息;6月份10厘米土温达28℃以上时,沟金针虫下潜至深土层越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土温下降到18℃左右时,幼虫又上升到表土层活动;10月下旬随土温下降幼虫开始下潜,至11月下旬10厘米土温平均1.5℃时,沟金针虫潜于27~33厘米深的土层越冬。成虫白天躲藏于寄主作物田间表土中,或田边杂草、土块下,夜晚在地面活动、交尾。土壤湿润对沟金针虫活动有利。

细胸金针虫:约3年1代。6月下旬成虫羽化,活动能力强,对刚腐烂的禾本科草类有趋性。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产于表土内。幼虫喜潮湿及微偏酸性的土壤,一般在5月份10厘米土温7℃~13℃时为害严重,7月上中旬土温升至17℃时即逐渐停止为害。

(三)防治方法

种植前要深耕多耙,收获后及时深翻,以利于天敌取食及机械杀死幼虫和蛹;夏季翻耕暴晒,冬季耕后冷冻,能消灭部分虫蛹。

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250~300毫升拌细土30千克,播种时顺垄条施或穴施;也可每亩用50%辛硫磷200~250毫升,加水100千克浇灌根部。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八、茶黄螨

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食性杂,为害作物多,除为害马铃薯外,还为害辣椒、茄子、西红柿、瓜类、豆类等多种蔬菜。为害马铃薯时使植株中上部叶片大部受害,顶部嫩叶受害最重,严重影响植株生长。

(一)形态特征

茶黄螨虫体很小,肉眼看不见。被害的叶背面有一层黄褐色发亮的物质,并使叶片向叶背卷曲,叶片变成扭曲、狭窄的畸形状态,症状严重时叶片干枯。成螨体形似蜘蛛。雌成螨长约0.21毫米,椭圆形,淡绿色,半透明,足4对,第4对足纤细,跗节末端有1条很长的鞭状刚毛。雄成螨长约0.19毫米,体较狭长近菱形,乳白色至淡黄色,足4对,第4对足较粗壮。第4对足跗节的末端有1条几乎与足等长的端毛是其最显著的外形特征。卵微细,椭圆形,无色透明,卵面有纵向排列的白色小瘤。幼螨椭圆形,3对足,乳白色,腹末端尖,有1对刚毛。若螨体梭形,半透明,被幼螨的表皮所包围,是静止的生长发育阶段。

(二)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茶黄螨在温室栽培条件下终年都可发生为害。以两性生殖为主,也可孤雌生殖。雌螨卵散产于嫩叶背面,经2~3天孵化。该螨喜温好湿,卵和幼螨对湿度要求高,最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是25℃~30℃,相对湿度80%~90%,只有在相对湿度80%以上才能发育,在适温、高湿、日照弱的天气条件下,其种群增长快,为害重。茶黄螨成螨活泼,具明显的趋嫩性,其为害部位主要为植株顶部嫩叶背面,当嫩叶变老时,雄螨携带若螨向幼嫩部位迁移,因此又被称为嫩叶螨。它也喜在嫩茎、花及幼果上取食。远距离可通过风力扩散,近距离传播靠人为携带及螨体爬行。

(三)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受害的残株、落叶,以减少虫口基数;收获后彻底清除残株败叶,消除寄生植物,杜绝虫源。

2.加强田间管理

增强光照,及时放风,适量灌水,调节温度,降低湿度,营造不利茶黄螨生活的环境条件。

3.药剂防治

茶黄螨生活周期较短,繁殖力极强,应特别注意早期防治。可选用73%炔螨特乳油1000倍液,或10%浏阳霉素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20%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或2.5%联苯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2000~30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喷药时应着重喷嫩叶背面、嫩茎、花器等部位。注意药剂交替施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九、马铃薯甲虫

马铃薯甲虫是世界性害虫,也是马铃薯及茄科作物上的毁灭性检疫害虫。它最喜取食马铃薯,其次为茄子和西红柿,也可取食烟草及颠茄属、茄属、曼陀罗属和菲沃斯属的多种植物。幼虫和成虫常常把马铃薯的叶片吃光,一般减产30%~50%,有时高达90%以上,甚至绝收。目前已分布于美洲、欧洲和亚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3年传入我国新疆,并以每年100公里的速度向内地扩散。它传播速度快、途径多,为害极其严重。该虫抗逆性强,时代重叠,繁殖力强,每头雌虫可产卵400~700粒,多的可达2400粒,防治难度大。一旦传入将对甘肃马铃薯产业构成严重威胁。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1.5毫米,宽6.1~7.6毫米,短卵圆形,体背显著隆起,呈淡黄色至红褐色,具多数黑色条纹和斑,头顶的黑斑多三角形,复眼后方有一黑斑,但通常被前胸背板遮盖。口器淡黄色至黄色,上颚端部黑色,下颚须末端色暗。触角11节,第1节粗而长,第2节短,第5、6节约等长,触角基部6节黄色,端部5节膨大而色暗。上唇显著横宽,中央缺刻浅,前缘着生刚毛,上颚有齿4个,其中3个明显。下颚的轴节和茎节发达。前胸背板隆起,长1.7~2.6毫米,宽4.7~5.7毫米;基缘呈弧形,后侧角稍钝,前侧角突出;顶部中央有一“U”形斑纹或两条黑色纵纹,每侧又有5个黑斑;中区的刻点细小,近侧缘的刻点粗而密。鞘翅卵圆形,每一鞘翅有5个黑色纵条纹,全部由翅基部延伸到翅端,翅合缝黑色,条纹1与翅合缝的翅端几乎相接,条纹2、3在翅端相接,条纹4与3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条纹4与5距离,条纹5与鞘翅侧缘接近。足短,转节呈三角形,腿节稍粗而侧扁,胫节端部方向放宽。腹部第1~5节腹板两侧黑斑,第1~4腹板的中央两侧另有长椭圆形黑斑。雌雄两性外形差别不大,雌虫个体一般稍大,雄虫最末腹板较隆起,上面有一纵凹线,雌虫无凹线。

卵,长卵圆形,长1.5~1.8毫米,宽0.7~0.8毫米,淡黄色至深枯黄色。

幼虫,1、2龄幼虫暗褐色,3龄开始逐渐变鲜黄色、粉红色或橘黄色。头部黑色发亮,前胸背板骨片以及胸部和腹部的气门片暗褐色或黑色,幼虫背显著隆起。头为下口式,触角短,有3节,上唇基及额之间由缝分开。头壳上仅着生初生刚毛,每侧顶部着生刚毛5根,额区呈三角形。前缘着生刚毛8根,上方着生刚毛两根。唇基横宽,着生刚毛6根,排成1排。上唇横宽,明显窄于唇,前缘略直,中部凹缘狭而深;上唇前缘着生刚毛10根,中区着生刚毛6根和毛孔6个。上颚三角形,有端齿5个,其中上部的1个齿小。1龄幼虫前胸背板骨片全为黑色,随着虫龄的增加前胸背板颜色变淡,仅后部仍为黑色。

蛹,离蛹,椭圆形,体长9~12毫米,宽6~8毫米,橘黄色或淡红色。

(二)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以成虫在土壤内越冬,当越冬处的土温回升到14℃~15℃时成虫开始出土,通过爬行和飞行扩散以寻觅寄主。经过1~2周后,成虫开始交尾、产卵。有的个体交尾发生于前1年的秋天,即在冬季滞育到来之前,这样的雌虫到第2年春不需要再行交尾,经过几天的取食后就可以产卵,在这种情况下,1头雌虫就可以独自形成一个新的疫源地。卵以卵块状产于叶背面,卵粒与叶面多呈垂直卵块及幼虫孵化状态。在欧洲和美洲,马铃薯甲虫1年可发生1~3代。个别年份个别地区多达4代。同一卵块的卵几乎同时孵化,幼虫孵化后开始取食。幼虫4龄,卵期随温度条件而异,5~17天,幼虫期15~34天。4龄幼虫末期停止进食,大量幼虫在离被害株10~20厘米半径的范围内入土化蛹。马铃薯甲虫发育1代需要30~70天。

主要通过马铃薯贸易及风、气流和水流进行传播。来自疫区的薯块、水果、蔬菜、原木及包装材料、运载工具均有可能携带此虫。风对该虫的传播起很大的作用,该虫扩展的方向与发生季节优势风的方向一致,成虫可被大风吹到150~350公里之外。

(三)防治方法

加强植物检疫,对来自疫区的薯块、水果、蔬菜、包装材料及运载工具都应仔细检查,发现该虫要及时上报农业技术部门,并做销毁处理,严防其传入和扩散蔓延。

实行轮作倒茬,可使刚出土的越冬成虫觅食困难而死亡。特别是对于前一年发生马铃薯甲虫较重的田块要实行轮作倒茬,推迟越冬成虫迁入寄主田,避开或推迟进入为害高峰期,从而减轻为害程度。清除田边杂草,早春5月下旬至6月上旬,集中铲除或割除田边、地埂或农田附近的天仙子、牛蒡、曼陀罗等马铃薯甲虫喜食的植物。马铃薯收获后,及时秋翻冬灌,恶化成虫越冬条件,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推迟播期。适当晚播可使越冬成虫难觅食料而增加死亡率。

人工捕捉成虫和杀灭卵块,5月上旬至6月上旬露地成虫出土产卵时,或保护地成虫出土、产卵时,结合马铃薯、茄子田的农事操作,人工捕捉成虫、杀灭卵块,可有效地防治越冬成虫,降低第1代虫口发生量,同时可减少因施药引起越冬成虫大面积扩散的概率。

药剂防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如BT乳油或0.2%苦参碱水剂,或5%氟虫腈乳油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7~10天防治1次,视害虫发生情况防治2~3次。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十、种蝇

种蝇,别名地蛆。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宁夏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各县,可为害蔬菜、果树、林木及多种农作物。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6毫米,雄蝇稍小,体色暗黄或暗褐色,两复眼几乎相连,触角黑色,胸部背面具黑纵纹3条,前翅基背鬃长度不及盾间沟后的背中鬃之半,后足胫节内下方具1列稠密、末端弯曲的短毛;腹部背面中央具黑纵纹1条,各腹节间有1黑色横纹。雌蝇灰色至黄色,两复眼间距为头宽度的l/3;前翅基背鬃同雄虫,后足胫节无雄蝇的特征,中足胫节外上方具刚毛1根;腹背中央纵纹不明显。卵长约1毫米,长椭圆形稍弯,乳白色,表面具网纹。幼虫蛆形,体长7~8毫米,乳白而稍带浅黄色;尾节具肉质突起7对,1~2对等高,5~6对等长。蛹长4~5毫米,红褐或黄褐色,椭圆形;腹末7对突起可辨。

(二)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2~5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在25℃以上条件下完成1代需时19天,春季均温17℃需时42天,秋季均温12℃~13℃则需时51.6天。35℃以上70%卵不能孵化,幼虫、蛹死亡,故夏季种蝇少见。种蝇喜白天活动,幼虫多在表土下或幼茎内活动。

(三)防治方法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成虫产卵。

成虫产卵高峰及地蛆孵化盛期及时防治,在成虫发生期,可喷洒36%克螨蝇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10%溴马乳油2000倍液防治,5~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当种蝇已钻入幼苗根部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防治,兼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马铃薯种植技术,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

第三节 马铃薯病毒病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病毒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均十分严重,一般使马铃薯减产20%~50%,严重的达80%以上。在宁夏病毒病也是主要病害之一。感染病毒的马铃薯通过块茎无性繁殖进行世代积累和传递,致使块茎种性变劣,产量不断下降,甚至失去利用价值,不能留种再生产。

一、症状

不同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在不同品种上可引起不同症状。

(一)普通花叶病

植株感病后,生长正常,叶片平展,但叶脉间表现为叶肉色泽深浅不一,叶片易见黄绿相间的花叶状。在某些品种上,高温和低温下都可隐症,受害的块茎不表现症状,但随着马铃薯品种、环境条件及病毒株系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毒性强的株系也可引起皱缩、条纹、坏死等。

(二)重花叶病

发病初期,顶部叶片产生斑驳花叶或枯斑,之后叶片两面都可形成明显的黑色坏死斑,并可由叶脉坏死蔓延到叶柄、主茎,形成褐色条斑,使叶片坏死干枯,整个植株萎蔫。不同品种反应不同,如植株矮小,节间缩短,叶片呈普通花叶状,叶、茎变脆。带毒种薯长出的植株可严重矮化、皱缩或出现条纹花叶状,也可隐症,病株薯块变小。

(三)皱缩花叶病

病株矮化,叶片小而严重皱缩,花叶症严重,叶尖向下弯曲,叶脉和叶柄及茎上有黑褐色坏死斑,病组织变脆。为害严重时,叶片严重皱缩,自下而上枯死,顶部叶片可见斑驳。病株的薯块较小,亦可有坏死斑。

(四)卷叶病

典型的症状是叶缘向上弯曲,病重时成圆筒状。初期表现在植株顶部的幼嫩叶片上,先是褪绿,继而沿中脉向上卷曲,扩展到老叶。叶片小,厚而脆,叶脉硬,叶色淡,叶背面可呈红色或紫红色。病株不同程度地矮化,因韧皮部被破坏,在茎的横切面可见黑点,茎基部和节部更为明显。块茎组织表现导管区的网状坏死斑纹。

(五)纺锤块茎病

受害植株分枝少而直立,叶片上举,小而脆,常卷曲。靠近茎部,节间缩短,现蕾时明显看出植株生长迟缓,叶色浅,有时发黄,重病株矮化。块茎变小、变长,两端渐尖呈纺锤形。芽眼数增多而突出,周围呈褐色,表皮光滑。

二、病原

马铃薯病毒病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国际上已报道20多种病毒能侵染马铃薯。国内主要流行病毒经鉴定与国际上一致,在主要栽培品种上均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并普遍存在着病毒复合侵染现象。在我国,马铃薯病毒病的毒源种类有以下几种: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潜隐花叶病毒(PVS)、马铃薯皱缩花叶病毒(PVM)、马铃薯纺锤块茎病毒(PSTV)、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古巴花叶病毒(PAMV)等。马铃薯黄矮病毒(PYDV)为我国对外检疫对象。

三、发病途径及条件

(一)普通花叶病

马铃薯普通花叶病(PVX)属马铃薯X病毒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毒种薯,其次是田间自生苗和其他寄主植物;种子带毒和传病的很少。在田间主要通过病株、带毒农具、人手、衣服等与健株接触摩擦及蝗虫取食等扩大再侵染。马铃薯生长季节,尤其当结薯期遇上高温时容易发病。高温、干燥有利于传毒介体昆虫的大量繁殖,发病加重。

(二)重花叶病

马铃薯重花叶病(PVY)属马铃薯Y病毒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毒种薯,其次是其他寄主植物。可借汁液摩擦传染,在自然界主要是由桃蚜等多种蚜虫传染。当年感染的植株块茎30%~70%带毒,其后代的块茎则100%带毒。干旱温暖年份,蚜虫发生量大,有利于病害发生;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多雾、高湿、风大,不利于蚜虫繁殖,病害发生轻。

(三)皱缩花叶病

皱缩花叶病(PVM)由PVX和PVY复合侵染。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毒种薯,其次是其他寄主植物。种薯一般都带PVX,调运到长城以南各地种植区后,若再感染上PVY,则当年此病发病率会高达30%~50%。若在生长后期才感染上PVY,病株不一定表现症状,其所结薯块只能感染PVX;若在其生育前期感染上PVY,病株表现此症状,所结薯块多数同时带有两种病毒,如果该薯块翌年做种薯,就会100%表现症状。高海拔、低温、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对病毒的繁殖有抑制作用。

(四)卷叶病

马铃薯卷叶病(PLRV)属黄矮病毒组。由种薯传带作为初侵染来源。蚜虫传染,汁液接触不能传染,传毒介体有桃蚜、棉蚜、马铃薯蚜,但后两者侵染率不高。蚜虫取毒饲育两小时、接毒饲育15分钟即可侵染,但期间有数小时的潜育期,带毒蚜虫可持久传毒,甚至可以终生传毒,但不能传给下一代。蚜虫传毒的范围不远,一般是在病株附近3~4行内的马铃薯最易感染。除蚜虫外,二十八星瓢虫及田蝽象也可传毒。天气干旱、高温有利于蚜虫生长繁殖,发病则重。在气温低或温度高而多雨的地区,对于蚜虫的繁殖不利,发病就轻。在海拔高的山区,由于夜间温度低、湿度大,不利于蚜虫生长繁殖,发病就轻。

(五)纺锤块茎病

马铃薯纺锤块茎病(PSTV)属类病毒。主要是通过机械传播,可经切刀和嫁接传染;咀嚼式口器昆虫如马铃薯甲虫也可传毒,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还未被证实。

四、种薯带毒的检测方法

种薯是否带毒可采用下列3种方法检查。一是色检查法,取茎基与块茎相连处做切片,在缓冲性的、pH值为4.5的1∶20000的品红溶液内染色1~2分钟,再在pH值为4.5的磷酸缓冲液中冲洗5~6分钟,如坏死的筛管组织染成红色即说明薯块带毒。二是紫外线检查法,把薯块切开,将剖面在紫外光下照射,如病薯内含有莨菪素则发出荧光,说明含有病毒。三是血清检查法,植物病毒的血清学鉴定发展很快,几乎所有的马铃薯病毒都可以制成抗血清,并用来检测。乳胶凝集、酶联免疫吸附法也属血清学方法,不但可以定性,而且可以定量,还可以在肉眼看不到症状及含病毒很低的植株和种子中检测出来。马铃薯纺锤块茎病(PSTV)目前广泛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吸附电镜诊断。

五、防治方法

马铃薯病毒病防治应以采用无毒种薯为主,结合选用抗病品种及治虫防病等综合防治措施。

(一)建立种薯生产基地,生产无毒种薯

一般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株系选择和实生苗留种等方法选取及培育无病毒种薯。因为马铃薯种子不带病毒,近年来利用抗病的杂交组合种子播种的实生苗所结的块茎作为第二年的种薯,有较好的防病效果。但田间应注意防蚜,避免植株当年感染病毒。近年来,利用茎尖组织培养法的生物技术获得健康种薯,已成为一个重要手段。鉴于马铃薯生长点尖端1毫米以内没有或有很少量的病毒,可利用此生长点进行组织培养,以清除薯块内的病毒,培养出无病毒植株,结出无病毒薯块。专门选择一块远离生长田的留种田栽培,以繁殖无病种薯供生产使用。首先利用茎尖组织培养出脱毒核心材料(试管苗),作为原始种源;其次脱毒试管苗扩繁,采用单节茎切段培养基扦插法,得到的块茎即为脱毒原原种;再用脱毒原原种在隔离条件下,田间继续繁殖为一代脱毒种薯,即一级脱毒原种,以后逐级繁育至三级脱毒原种和一、二级良种大面积生产应用。

(二)选用抗病良种

马铃薯病毒病种类很多,且一种病毒往往有几个株系,各株系在马铃薯各品种上反应不同,因而抗病毒育种十分复杂,很难得到兼抗多种病毒的品种,因此要针对当地主要病毒选育品种。目前种植广泛的抗病毒品种包括:内薯7号、大西洋、中薯2号等。

(三)化学防治

在留种地及时防蚜对减轻病毒病有显著效果,尤其对卷叶病毒效果明显。也可选用病毒钝化剂,如20%病毒A等。

(四)加强栽培管理

因地制宜适时播种,高畦栽培,合理施肥,拔除病株,勤中耕培土,注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五)热处理

国外有资料表明,种薯经35℃处理56天或36℃处理39天,可除卷叶病毒。芽眼切块后变温处理(每天40℃4小时,16℃~20℃20小时,共处理56天)也可以除去卷叶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