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簡史----讀書日知錄4

地瓜(白薯)傳入我國有點曲折。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到呂宋(今菲律賓)經商,看到白薯,想把它帶回祖國。但呂宋不準薯種出口,他於是“取藷(薯)藤,絞入汲水繩中,遂得渡海”(《農政全書·甘藷條》)。萬曆二十二年福建遇到大荒年,陳振龍的兒子陳經綸向福建巡撫金學曾推薦白薯的許多好處,於是命各縣如法栽種,大有成效,渡過了災荒。

後來陳經綸的孫子陳以桂將白薯傳入浙江鄞縣。又由陳以桂的兒子陳世元傳入山東膠州。膠州比較冷,不容易種活,還每年從福建補運薯種,並傳授藏種方法。陳世元又叫他的長子陳雲、次子陳燮傳種到河南朱仙鎮和黃河以北的一些縣;三子陳樹傳種到北京朝陽門外、通州一帶。陳世元並著有《金薯傳習錄》(金薯之名系用以紀念金學曾)一書,介紹白薯的栽培方法。

陳氏一門六代,對白薯的推廣作了不懈的努力,後來有人在福建建立“先薯祠”,表彰他們的勞績。

地瓜簡史----讀書日知錄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