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開了1%,申報系統自動按3%帶出免稅額,報不報?

3月開了1%,申報系統自動按3%帶出免稅額,報不報?


這個月徵收期是小規模納稅人按季申報的申報期,小規模納稅人2020年第一季度的申報和以前都有所不同,因為按照2020年13號公告規定,3月1日到5月31日,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有新政。


那麼其實就會出現一季度納稅人又開的有3%的發票,又開的有1%的發票。發票開具這個好說,3月開始自行開具1%的發票就行了,但是申報很多朋友就迷惑了,前幾天二哥在公眾號發了一個申報大全,我發現很多人對小微企業的申報存在很大的疑惑。


具體大家可以看看留言,感受一下。


3月開了1%,申報系統自動按3%帶出免稅額,報不報?


這是兩個比較經典的留言,也代表了大部分小規模納稅人。二哥今天就詳細說說小規模納稅人季度銷售未超過30萬,開具了3%的發票,也開具了1%的發票如何做賬和申報。


1.


二哥稅稅念公司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選擇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2020年1月份銷售貨物自行開具3%增值稅普通發票價稅合計10.30萬元,2月份銷售貨物取得未開具發票含稅收入5.15萬元,3月份銷售貨物自行開具1%增值稅普通發票價稅合計10.10萬元。


公司2020年1月取得收入適用3%徵收率,開具相應增值稅普通發票選擇3%徵收率;2月取得未開票收入適用3%徵收率;3月取得收入可減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開具相應增值稅普通發票可選擇1%徵收率。


3月開了1%,申報系統自動按3%帶出免稅額,報不報?


1月公司的銷售額

=103000/1.03=100000


借:應收賬款 103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貨物銷售收入 10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3000


2月公司銷售額

=51500/1.03=50000


借:應收賬款 51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貨物銷售收入 5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1500


3月公司銷售額

=101000/1.01=100000


借:應收賬款 101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貨物銷售收入 10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1000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二哥稅稅念公司第一季度的銷售額為25萬,不超過30萬,是享受小微企業免稅優惠政策的。


3月開了1%,申報系統自動按3%帶出免稅額,報不報?


季末賬務處理,把免徵的增值稅轉入當期損益,財會2016.22號文只說轉入損益,我們知道主營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其他收益都是損益類,具體轉到哪個科目,這個也是各說各有理。


我們就按照目前比較主流的做法來做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5500

貸:營業外收入\\其他收益 5500


申報表填寫時候就出現很多朋友實操遇到的問題,填寫小微免稅銷售額25萬,系統自動按3%帶出免稅額是25萬*3%=7500,並不是賬務的5500。


3月開了1%,申報系統自動按3%帶出免稅額,報不報?


首先賬務處理肯定是沒問題的,不管從發票開具還是銷售額的計算,其實5號公告已經說的很清楚,就是按照1%來換算銷售額。


3月開了1%,申報系統自動按3%帶出免稅額,報不報?


至於申報表,其實最開始我也以為會按照票面的徵收率來算,3%和1%分開來算,包括我之前分享的文章也是這樣來做的。


但是最後系統確實是自動按3%來算的,這就是實操,實操就是這樣,那就這樣申報,至於為什麼?二哥自己覺得這個主要一方面可能是申報系統設置不方便更改,畢竟1%也就是個暫時的優惠政策,也就牽扯兩個申報期,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更多的把這個免稅額看做一個統計口徑,它也並不會涉及票表、表表比對的問題,所以如果是口徑統計,按稅務局不更改它的公式也就說明本身也是一個口徑問題,我們不用過多的去深究了。


財務工作中,你是否遇到焦頭爛額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呢?

小規模納稅人比對規則


1. 小規模納稅人012019002徵稅銷售額(3%)表表比對


比對要點:《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1欄(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第2欄+第3欄(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


2. 小規模納稅人012019003徵稅銷售額(5%)表表比對


比對要點:《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4欄(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第5欄+第6欄(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


3. 小規模納稅人012019004免稅銷售額表表比對


比對要點:《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9欄(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10欄+11欄+12欄(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


4. 小規模納稅人012022001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額比對


比對要點:稅控抄報專用發票含稅金額合計+稅務機關代開專用發票含稅金額合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2行(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1.03+第5行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1.05


5. 小規模納稅人012022002增值稅普通發票銷售額比對


比對要點:稅控抄報增值稅普通發票含稅金額合計+稅控抄報增值稅通用機打發票含稅金額合計+稅務機關代開普通發票含稅金額合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3行(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1.03+第6行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1.05+第8行貨物及勞務列本期數×1.03+第12行(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第14行(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


6. 小規模納稅人012022003差額徵稅納稅人專用發票、普通發票比對


比對要點:"《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附列資料》第6欄或者第14欄不為0的,稅控抄報專用發票含稅金額合計+稅務機關代開專用發票含稅金額合計+稅控抄報增值稅普通發票含稅金額合計+稅控抄報增值稅通用機打發票含稅金額合計+稅務機關代開普通發票含稅金額合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2行(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1.03+第5行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1.05+《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3行(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1.03+第6行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1.05+第8行貨物及勞務列本期數×1.03+第12行(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第14行(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附列資料》第6欄+第14欄"


7. 小規模納稅人012029004應納稅額減徵額比對


比對要點:《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18行本期應納稅額減徵額(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購置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抵減增值稅(各省局可以自行設定參數(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減徵額比對參數))+已使用固定資產減徵增值稅(第8行貨物及勞務列本期數×1%)


8. 小規模納稅人012029005預繳稅額比對


比對要點:《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第23行本期預繳稅額(貨物及勞務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本期數≤稅務機關本期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預繳稅款合計+申報當期(與小規模納稅申報表主表同屬期)《增值稅預繳稅款表》第4列“預徵稅額”合計數。


9. 小規模納稅人012039001小規模納稅人表稅比對


比對要點:《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的第24欄“本期應補(退)稅額”與對應入庫稅款比對。


至於賬和申報表的差異,其實我們再來看看如果超過30萬,也開了1%和3%的發票的情況,我們也會發現賬和申報表存在差異的。


2.


二哥稅稅念公司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提供鑑證諮詢服務,選擇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2020年1月份提供鑑證諮詢服務自行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價稅合計15.45萬元,2月份提供鑑證諮詢服務取得未開具發票含稅收入10.30萬元,3月份提供鑑證諮詢服務自行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價稅合計10.10萬元。


1月公司的銷售額

=154500/1.03=150000


借:應收賬款 154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諮詢服務收入 15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4500


2月公司銷售額

=103000/1.03=100000


借:應收賬款 103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諮詢服務收入 10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3000


3月公司銷售額

=101000/1.01=100000


借:應收賬款 101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諮詢服務收入 10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1000


我們可以看到,二哥稅稅念公司第一季度的銷售額為35萬,超過30萬,是無法享受小微企業免稅優惠政策的。


最後需要申報繳納增值稅85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8500

貸:銀行存款 8500


申報表填寫


3月開了1%,申報系統自動按3%帶出免稅額,報不報?

3月開了1%,申報系統自動按3%帶出免稅額,報不報?

減免稅表略


其實你看這裡,申報表應納稅額15欄也不是直接按照票面和賬務的數據來填寫的,也是直接按照銷售額乘以了3%得出。


350000*3%=10500


然後再通過16欄減徵額來抵減,其實這裡為什麼這樣填寫,為什麼不直接按照票面的稅率計算後填寫應納稅額,其實我們還是可以認為是一個數據統計功能,通過數據統計來看看國家到底這個政策給納稅人減免了多少增值稅。


3.

以上是兩個比較經典的申報,當然納稅人還可能遇到很多不同情況,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北京市國家稅務局發佈的一個申報操作手冊,裡面案例還是非常全面。

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因領取人數太多,不能及時回覆,請大家耐心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