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如何科學得坐月子,千萬不要掉入所謂的傳統

民間有產婦“坐月子”的傳統。前不久,山東臨淄一位產婦生產卻因“捂月子”而患熱射病不幸身亡。產婦到底需不需要“坐月子”?

80後如何科學得坐月子,千萬不要掉入所謂的傳統

所謂“坐月子”,一方面是為了促進產婦生理上的恢復,另一方面是為了保障產婦心理上的健康。在生理上,從胎盤產出到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復至正常狀態,一般需要6周。這個時間段被稱為產褥期。產褥期的婦女,身體各系統都有一些特殊表現。產褥期女性生理上變化最大的是生殖系統。分娩以後,子宮的體積逐漸收縮、子宮內膜不斷再生;懷孕期間,子宮內膜上形成的蛻膜,變性、壞死、脫落,從陰道排出。這就是惡露。惡露必須及時清潔,否則可能會引起感染。因此,適當洗澡,保持清潔,對產婦的身體健康更有益。

80後如何科學得坐月子,千萬不要掉入所謂的傳統

產褥期女性的第二個變化是循環系統的變化。循環系統的變化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血液含量的變化。孕婦是“一張嘴養兩個人”。既要保證自身的營養需求,又要給胎兒提供充足養分,因此,懷孕期間,孕婦身體會製造大量的血液,供應子宮。生產以後,隨著子宮的縮小、復原,這些多餘的血液便湧入產婦的體循環。在產後72小時內,產婦的循環血量會增加15%~25%。為了把這些多餘的血液排出去,產婦會分泌大量的汗液,也就是常說的“褥汗”。如果不及時清潔,同樣可能引起感染。因此,洗頭、洗澡都是必要的,適當通風幫助產婦散熱排汗也是必要的。產褥期女性循環系統的另一部分變化是血液狀態的改變。

生孩子雖然是一個生理過程,但是難免伴隨著創傷。在產前和產後早期,產婦的血液處於高凝狀態,特別容易凝結;這樣一來,當胎盤剝離出現創面時,血液在創口處迅速凝結,就會減少產後出血,從而確保產婦的安全。但是,處於高凝狀態的血液也容易形成血栓,所以,對於產後婦女,應鼓勵其運動、避免久臥。適量的、循序漸進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減少血栓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