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不负众望,超长系列连续剧《獐子岛的扇贝跑路了》近期迎来了它的第三季,继前两季的“冷水团失踪”和“离奇瘦死”之后,今年的扇贝干脆一了百了,纷纷搞起了“突然死亡”,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再一次展现了獐子岛扇贝们独一无二的“纪律性”。

扇贝频繁“跑路”,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只是热爱扇贝的广大吃货坐不住了:都是一起变胖的扇贝,凭啥你连饭桌都没上就要躺尸?毕竟,豉汁、蒜蓉、油煎、奶油焗……才是你最该有样子啊!


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 “跑路”的扇贝究竟是个什么贝?~


这个三天两头因“跑路”而霸占热搜榜的主角就是虾夷扇贝,它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地区,直径可达20cm,是扇贝中个头最大的一种。它的两壳中间包裹了一块又大又圆的闭壳肌,也就是那块圆柱状的肉,雪白肥厚、弹嫩有嚼劲,非常好吃。


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因为一直生活在寒冷海域,虾夷扇贝的成长速度较慢,一般2-4年才成熟,但这也让它们积累了丰富的海洋风味物质,口感更加清新鲜甜。

也许是看到了它的美味潜力,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就引入了虾夷扇贝,并将它们养殖在山东辽宁等北方沿海地区,獐子岛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 “一逃成名”的獐子岛扇贝 ~


按说动物是不允许成精的,但獐子岛的扇贝却是个例外,它们一次又一次突破“贝生”极限,挑战不可能,还“一逃成名”,为大家贡献了丰富的表情包。

不过先别看不起扇贝,它们是真的会跑哦!硕大的闭壳肌通过开壳吸水、闭壳喷水的方式为它们提供动力,每秒就可前进50厘米。


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虽然灵活,但扇贝的身子实在是娇弱,至多走个五六米就会精疲力尽,歇几个小时才能恢复体力。而且,根据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结论,獐子岛海域虾夷扇贝一生移动范围不超过25米,这样它们还能跑得成群结队、声势浩大,真乃养不熟的贝!


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 怎么做都好吃的百搭美食 ~


其实,扇贝跑到哪儿都不重要,餐桌才是它的主场,世界人民对它都充满了想象力,研究出来的吃法丰富多样。

中国人视蒜蓉和粉丝为扇贝的灵魂搭档,粉丝能够吸收扇贝流出的鲜汁,蒜蓉可以去腥提鲜,无论是清蒸还是烧烤,这个组合一上桌保准儿是最靓的仔。


《蒜蓉粉丝蒸扇贝》


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而在欧美,煎和焗才是扇贝最好的归宿,法式芝士焗扇贝、白煎扇贝、黄油煎扇贝……光听名字,就透露着一丝高级感,禁不住让人想开一瓶红酒来和它搭配,吃的就是一个情调。

《法式白煎扇贝》


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在日本扇贝就没那么多“幺蛾子”了,直接刺身就算了事,配上一些生鱼片和寿司,尝的就是生猛的海水味儿,直白又纯粹。不过小编并不建议大家刺身,贝类海鲜有寄生虫和病菌的危险,熟制后吃起来才最安全。


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 好扇贝正当时 ~


虽然扇贝大多是养殖的,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但这个季节海水凉爽,扇贝的肉质更加紧致,口感也更为爽口。吃扇贝一定要选择鲜活饱满的,遵循下面两条挑选原则,保你挑到好扇贝!

1.轻轻敲一下张口的扇贝,如果它会缓慢闭上就说明扇贝的活度较高。

2.两手各拿一个差不多大小的扇贝,沉一些的扇贝说明肉质更为饱满。

如果你不想去湿漉漉的海鲜市场和商家斗智斗勇,不如直接在手机下个单坐等扇贝送货上门。大个儿的大连扇贝、弹嫩的小红扇贝、省事方便的《豆豉蒸扇贝》料理包以及现成的帮你去了壳的扇贝肉,你想吃的扇贝我们都有,还不来尝一尝?


大连扇贝


精选成年扇贝,肉质饱满

大块贝肉能嚼着吃,过瘾爽口


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红扇贝



诱人红壳,肉质脆嫩

自然鲜甜,扇贝中的小零食


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豆豉蒸扇贝

方便简单的扇贝菜肴料理包

5分钟成就一道好菜

小白也能轻松操作


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扇贝肉

手工剥扇贝肉 无泡发

肉肥黄厚 原汁原味


如果獐子岛扇贝没跑路,那它一定是蒜蓉、烧烤、豉汁……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