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你經常說的話,可能成為你生命的預言或命運。

各位晚上好,

歡迎來到君成各。

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命運可控”的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你經常說的話,可能成為你生命的預言或命運。


從潛意識心理學角度看,口頭禪是一個人潛意識延伸的結果。

一個人的口頭禪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的行為和思想,甚至為成為一個人的人生預言,其本質是言語和思想相互影響的結果。

請回憶一下,你身邊的親人、朋友最愛說的話是什麼?

有沒有發現,同一類人平時經常說的話也是極為相似的。

比如,那些常說“我不知道、隨便吧、你看著辦”的人往往更容易輕信、依賴於他人,缺乏自信和責任心,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擔憂;

而經常說“你認為呢?我表達的想法你理解了嗎?”的人更善於接納不同的意見,也更懂得為他人考慮;

那些常說“你行嗎?可不可以?”的人普遍性格比較直接,不太懂人情世故。

美國心理學家:你經常說的話,可能成為你生命的預言或命運。


人生道路中,我們會把一些話語掛在嘴邊,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話語會成為我們根深蒂固的信念。

這些“信念”與“社會期望”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並最終指導我們形成具有個人色彩的行為模式和認知風格。

這裡的潛移默化其實就是受到了潛意識的影響。

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分為前意識和無意識這兩個部分。

通俗地講,潛伏在大腦內但是能夠成為意識的就是“前意識”,被壓抑但不能成為意識的潛意識,則是“無意識”。

我們經常說的話,無形當中反映了我們的潛意識,而潛意識是一種對大腦產生強烈影響的思維模式,它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現實生活,改變我們的行為。

比如,正面的潛意識會帶給我們好運,但消極的潛意識則會帶給我們痛苦。

美國心理學家:你經常說的話,可能成為你生命的預言或命運。


長期輸入積極的自我暗示,你所有的思維和行動都會為了配合這種觀念,向著你的目標持續前進,一直到目標完成為止。

對於一個追求成功的人來說,他們通常會不斷學習新的東西。

因此,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經常會對自己說“我一定可以的”,這會使得他們的行動更有效率。

正如臨近高考前夕,老師會一遍又一遍地讓學生高喊口號。

這種正面的話語,長時間下來會形成潛意識,讓大部分人相信自己會成功,這個過程中,人類命運腳本便發生改變。

我們再來說說信念感。

信念感,也被稱為“自證預言”,在心理學上和自我實現預言息息相關,我們常常說出口的話,最終會成為社會期待促使我們朝之前進。

消極的預言轉變成積極的預言最好的方式就是體驗,你想要積極的預言,那麼就需要不斷地將自己帶入到成功的感覺中去,並且這樣的感覺越深刻越好。

美國心理學家:你經常說的話,可能成為你生命的預言或命運。


在生活中,當你面對困難時,你可以適當的回憶自己以前是怎樣走過困境的,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而跨過了這個坎,你又是怎樣的心情。

你若仔細去體會當初的感受,你便能擁有新的力量,去克服其他難處。

“羅森塔爾效應”就是典型的自證預言。

心理學家試圖研究管理方式和工人的工作效率的關係,

觀察中,工人在被得知自己正在被觀察,他們的工作效率便有了明顯提高,對自我行為的管理也有了期望,會表現出期望之中的那個樣子。

世界上,沒有天生好運的人,只有那些不甘命運、敢於改變的勇士們,你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其實正是你的信念感在不斷的提醒你。

美國心理學家:你經常說的話,可能成為你生命的預言或命運。


另一方面,我們隨口而出的話,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對於生活的刺激反應。

比如,我們的信念會受到行為上的影響,我們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也會受到這樣的心理暗示,並逐步變成一種自身處事風格,這些環境,也關聯著我們的命運。

生活中,那些常常喜歡抱怨的人,經常把“為什麼是我?”掛在嘴邊。

無論是與好友聚餐、還是出門談業務,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就會覺得承受不住;

漸漸的,這句話會變成你的自動化思維模式,不利於我們的情緒狀態。

人的心境不是對某種特定的體驗,而是在不同環境下所產生的不同態度,也會變成我們的自我心理暗示,並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做事上。

只有不斷的利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在潛意識裡給自己積極的信息,才能獲得創造性靈感。

我們可以將自己的夢想,投入在這些指示當中去,讓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們的命運才是積極、可控的。

謝謝你讀到這裡

讀完別忘了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