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第一章

解读《道德经》第一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名 天 地 之 始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解读《道德经》第一章

此乃《道德经》的第一章,也可以说是整部经书的总结和起篇。数千年来已有无数先贤为《道德经》进行注解,如今网络上更是有众多译文,一般都是对章节进行一字一句的解读。

今日小道并不想用这种传统的方式解读,为什么呢?

上章解读德经时,我发出了德字字型变化的图片( )大家可以看出数千年,汉字的字形、语意一直在变化变化,因此古文必然与现代人的理解习惯存在偏差,强行翻译或会弄巧成拙。

这里小道只讲自己的理解。当然想看逐字逐句翻译的朋友,可以百度相关文献。

解读《道德经》第一章

道是什么呢?

可言而不可言。道,不可以用言语所描述,你若是用言语解释什么是“道”或“道”代表什么,那反而说不清道不明,失去了原本的含义。因为“道”它特别玄妙,让人捉摸不透,非圣人难以言道。

解读《道德经》第一章

那说不出来的道,怎么去理解呢?

道祖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一”便是宇宙还没有分裂之时,混沌一体的状态,古人称为:“太一”。然后这“太一”阴阳分化,再生出其他的万事万物……盘古开天地便源自于此,从这也就可以说:“道是天地的开始。”

解读《道德经》第一章

天地开辟,万事万物自然在“道”的规则下运转。如人的生老病死就是“自然之道”,统治国的理念就是“帝王之道”,怎么长命百岁那就是“养生之道”……万事万物,修身,齐家,治国,偷鸡摸狗,投机倒把,都是道。

道是天地的开始,也是万物之根本。无名,有名,无情,有情,皆是道。没有正邪之分,没有框架定义……

所以,道祖说:“道,本无名,强名为道”了。

解读《道德经》第一章

话说回来,天地之始,万物之本这种超然大道对于普通人过于虚无缥缈。对于修道,咱们都应该先着眼于生活中的小道。

比如说:不熬夜,修养好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自己的家里人。在家孝顺父母,跟伴侣和睦,在外与人为善,无害人之心等等。当今十四亿人,几人可以名留青史,死后百里缟素?

做为一个普通人,倘若在临终前回顾自己的一生不愧于亲人、朋友和自己的良心,那他这一辈子也算修道有成了。


解读《道德经》第一章

有的人或许会说了:“道长,你这好俗啊,《道德经》里面讲的道,明明不是这些。”

其实不然,“道”是不能脱离根本实际的。道,它并不是飘在天上,不切实际,它虽然玄之又玄,但它本身就融在我们的生活。

道就在我们平时为人处世,吃饭睡觉,看书写字等等之中。我相信道祖写《道德经》也并不是让后世一定严格按照里面写的去做,而是给了我们一个蓝本,让我们自己参考,自己去领悟,并在短暂的一生中找出自己的道。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此话赠与诸位,与君共勉。

若你看完此文,觉对自己有帮助,可做随喜功德,对本文赞赏、转发、点赞、留言。如此也能让更多人看到此文,也是广结善缘,广施善心。

福生无量天尊

慈悲


解读《道德经》第一章

回顾往期可进入首页查看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作者权益,请联系我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