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倡議各社會組織參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廣東倡議各社會組織參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通訊員 葉金鑫 凌志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社會組織是連接政府、企業和群眾不可或缺的橋樑和紐帶,是脫貧攻堅工作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之一。

據統計,2019年廣東各級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對口扶貧和省內扶貧工作,投入項目資金1.5億元,受益貧困人口約265萬人,為脫貧攻堅工作作出積極貢獻。

決戰脫貧攻堅已進入衝刺期、倒計時。近日,廣東省社會組織管理局發出《廣東社會組織參與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倡議書》,向全省各社會組織鄭重倡議:

踐行初心使命,廣發動員令。廣泛動員單位和個人會員積極參與,壯大脫貧攻堅的參與範圍,營造人人參與扶貧的社會氛圍。充分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實現社會組織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互促共進。倡議每個社會組織至少面向貧困地區開展一次扶貧活動,針對貧困地區所缺所需所盼,凝聚脫貧攻堅廣泛力量。

主動擔當作為,爭當排頭兵。充分發揮社會組織自身專長和優勢,主導實施“廣東社會組織支援‘三區三州’建設”“社會組織扶百村”及百家社會組織走進留守和困境兒童“牽手行動”等專項行動,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的項目對接和重點領域脫貧攻堅工作。

同時,主動將主辦承辦的博覽會、展銷會等活動,與社會組織扶貧“新疆行”“四川行”“雲南行”“粵東行”“粵西行”“粵北行”等考察調研活動相結合,通過捐贈一次、幫扶一次、消費一次、電商購物平臺合作等方式,紮實推進貧困地區旅遊消費、特色產品推銷、經濟發展、招商引資、扶貧開發等活動。

規範監督管理,提高透明度。進一步建立健全扶貧項目運作規範管理制度,確保脫貧攻堅工作依法依規、依章程按規定進行。以扶貧為主要業務的社會組織募集的資金、取得的收益應用於扶貧並公告公示。公益性社會組織要按照國家有關稅收政策規定,把好支出關。主動對接政府扶貧工作計劃和扶貧工作部署,及時報送工作進展情況。

強化典型引領,擴大影響力。全省社會組織應拓寬宣傳渠道,通過主流媒體、民政媒體、自媒體等多種途徑,大力宣傳脫貧攻堅的重要意義,宣傳善舉濟世的慈善文化,積極宣傳社會組織的先進典型,助力脫貧攻堅在全社會深入人心。

“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已經步入第10年,已成為全省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有效平臺。

今年活動以“決勝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希望全省社會組織積極響應號召,廣泛開展愛心捐贈活動,鼓勵有實力、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會員主動參與,多作貢獻,積極推出一系列廣東社會組織扶貧品牌,以實實在在的幫扶行動踐行社會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