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就讀一個學期的總結和體會


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就讀一個學期的總結和體會

學姐簡介:2019級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中加合作專業。參加過美賽,正在準備雅思考試。


一.上外貿概況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是為適應新中國對外貿易事業快速發展需要而建立的高等院校,是原對外經濟貿易部(商務部前身)所屬的4所高校之一。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100多個國家和境外夥伴締結合作交流協議,建立中外合作辦學、聯合培養和交換生項目,在校有各類留學生1500餘人。學校與世界80餘所大學建立學分互認、學生互換合作關係,並輸送學生到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杜克大學、弗吉尼亞大學等海外名校開展學習之旅項目。2018年,學校派出海外交流學習學生356人。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和上海市政府獎學金生接收院校。學校在中東歐國家設立3所孔子學院和4個孔子課堂,與盧布爾雅那大學合作建設的孔子學院曾獲得“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稱號。

二.金融管理學院&金加專業介紹

早在1998年起,學院金融學和財務管理兩個本科專業與加拿大道格拉斯學院(Douglas College)合作辦學, 2001年該合作項目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和加拿大聯邦政府傑出國際教育獎,2014年獲得世界職教聯盟2014年國際合作項目銀獎。

經過多年努力和探索,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獲得顯著成效,所培養的學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在上海高校中名列前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畢業生赴Columbia University、Brandeis University、Durham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Case Western ReserveUniversity等國內外名校就讀研究生。

學院裡主要有以下專業:投資學,金融學,財務管理,金融工程,保險學和資產評估。

這些專業其實都是在會計金融領域的細分。

舉個例子:

①投資學和保險學的區別。投資學以後更偏向於進入投行,而保險學則會更偏向於學習保險方面的相關知識。

②金融學和金融工程的區別。金融工程更具有指向性一些,金工主要是向金融分析那塊靠近,也就是所謂的金融分析師(CFA)。

誤區解釋:

1.保險學畢業後是直接出去賣保險的嗎?

當然不全是。保險公司在向外界發佈一項保險時,前期工作準備就是預估和分析後續的安全係數以及未來可行性。與保險推銷是完全不同的。

2.金融學出來之後大部分都是去銀行坐櫃檯嗎?

不是。金融的範圍領域很廣。不僅僅侷限於銀行,還有會計師事務所,外企等等。在大學學金融學,就要有個大致的規劃,譬如自己想往金融的哪方面發展,投行or四大。

金融學(中加合作):

1. 專業介紹

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就讀一個學期的總結和體會

2. 實際就讀體驗

· 大一上的時候是統一不開設專業課程,大一下開設微觀經濟學(外)。是採用全英文式教學,引用美方教材和PPT進行教學,期末成績也是按照加拿大的計分方式進行折算。

·到大二專業課會大幅度增多,同時會請外教進行授課(外教授課的情況下就會有隨堂測試quiz增多)。

·在大一會開設計算機課程,學習基礎的數據庫,spss以及python。同時大一會有mysql和matlab的選修課進行學習,大二會有c++等更為專業的計算機選修課,可以滿足喜愛計算機同學的學習需求。到了大三會繼續學習stata以及matlab時間序列等課程,可以進行數學建模的進一步學習( 有助於向量化金融分析師發展)

·學校特別注重英語教學。對於四六級的成績有一定的要求。然後教學方面,會在一開始設置讀寫課和視聽說(外教教學,主要為了練習聽力和口語)。之後會逐步難度加深,上學術英語——學習論文寫作,專業詞彙以及口語練習(同樣也是外教授課)。

·數學方面,金融專業也非常重視。在大一整年開設微積分,到大一下會增開概率論。到大二大三也會增加數理統計等方面的課程。

關於出國交流

·想要出國留學交換的,也有很多非常好的名校學習機會。

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就讀一個學期的總結和體會

總而言之,金融中加專業有向量化金融和金融工程方面的學習,也有金融基礎專業知識的拓展學習。最大的不同就是利用外方教材(既可以增進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又可以感受英美金融的教學方式(有助於以後瞭解外國企業的記賬方式等)

三.大學新生生活感悟

剛開始開學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社團和組織招新,有體育的,藝術的也有創新創業方面的等等。比如說舉個例子,學生創業中心就是負責創新創業板塊的,像冰壺社之類的就是體育之類的。眼花繚亂是肯定的,但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想要發展的方向進行抉擇)不要盲目加太多,不然會非常疲憊。加了太多社團組織的後果就是平時會有很多任務,學習時間就會被大大壓縮。當然不是說不提倡加社團組織,但是要有針對性,選擇性的加入。

在大學裡,感觸很大的就是要有tip小本本或者app。因為平時不管是老師還是輔導員都會有很多長期的任務佈置下來需要完成,也就是有很多所謂的deadline。用筆記一下不僅能不遺漏任務,而且能夠以高效率。其實也就是所說的小步驟的計劃。

要學會享受在圖書館的獨處。步入大學,都會覺得社交圈非常重要,的確是如此。但是要留有一些給自己的時間去思考,整理和學習。學習在大學的比重不像高中佔據著百分之接近一百的重要性,但是也絕對不會少。最終你的成績都會反應在GPA。

學會規劃自己的生活。離開父母給自己創造的舒適圈,要懂得如何獨立。無論是日常還是心理。要學會解決困難,接受機遇與挑戰。大學裡的很多機會都是要爭取的。

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就讀一個學期的總結和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