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https://www.toutiao.com/a6696813143303127556/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近代史上最有影響,而且才華橫溢的十位女性作家,她們是——

名動上海灘,不染紅塵焦火氣的傳奇作家張愛玲。

萬水千山走遍,情遺撒哈拉的流浪者三毛。

自比狡兔三窟的孟嘗君,靈魂卻無處安放的廬隱。

學林人瑞蘇雪林。

蕭風淒雨中苦苦掙扎,最終無奈早凋的蕭紅。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近代第一才女林徽因。

一雙眼睛也在說話,眼光裡漾起心泉秘密的陸小曼。

與波瀾壯闊的20世紀同行,與愛心同行的冰心。

紅色政權裡最亮的一顆星辰丁玲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目錄:

1 張愛玲

2 三毛

3 蕭紅

4 廬隱

5 石評梅

6 蘇雪林

7 林徽因

8 陸小曼

9 冰心

10 丁玲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張愛玲

有一種人把自己的生命當作一部小說來寫,高潮迭起,異彩紛呈。而張愛玲,這個迷一般的作家,她的一生則是一部傳奇,是她告訴歷史,20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永存。而隨著這部傳奇的悄然落幕,40年代的舊上海也沉入了歷史,這是一個人的死亡是一個城市的隕落,也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張愛玲 (中國女作家)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中國現代女作家。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文學作品

小說

作品名稱出版社或雜誌刊號出版或發行時間

《不幸的她》上海聖瑪利女校年刊《鳳藻》總第十二期1932年,為作者處女作(華東師範大學陳子善考證)

《牛》上海聖瑪利亞女校《國光》創刊號1936年

《霸王別姬》《國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爐香》上海《紫羅蘭》雜誌1943年5月,收入《傳奇》

《沉香屑·第二爐香》《紫羅蘭》1943年6月,收入《傳奇》

《茉莉香片》上海《雜誌》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傳奇》

《心經》上海《萬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傳奇》

《傾城之戀》《雜誌》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傳奇》

《琉璃瓦》《萬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金鎖記》《雜誌》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傳奇》

《封鎖》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傳奇》

《連環套》《萬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張看》

《年青的時候》《雜誌》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傳奇》

《花凋》《雜誌》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傳奇》

《紅玫瑰與白玫瑰》《雜誌》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傳奇》

《殷寶灩送花樓會》《雜誌》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記》

《等》《雜誌》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傳奇》

《留情》雜誌》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傳奇》

《創世紀》《雜誌》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張看》

《鴻鸞禧》上海《新東方》第9卷第6期1944年6月

《華麗緣》 1947年4月

《鬱金香》上海《小日報》1947年5月16日到31日

《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記》

《惘然記》臺灣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小艾》上海《亦報》,1950年連載,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7月

《十八春》上海《亦報》連載1951年出單行本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戀》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遺事》臺北《文學》雜誌1957年,收入《惘然記》

《怨女》香港《星島晚報》連載,1966年,臺北皇冠出版社出版1966年

《半生緣》

先在臺灣《皇冠》雜誌刊出,後改名為《惘然記》,收入《惘然記》。

《相見歡》,收入《惘然記》。

1968年

《色,戒》臺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記》

《浮花浪蕊》 1983年,收入《惘然記》

《小團圓》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出版發行1975年

《同學少年都不賤》臺灣皇冠出版社作於1973至1978年之間,2004年2月推出繁體字單行本

《雷峰塔》《易經》繁體版臺灣出版2010年9月

《異鄉記》 2010年12月1日

《雷峰塔》《易經》簡體版大陸發行2011年4月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三毛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

為了尋找故鄉,尋找夢中的橄欖樹,三毛找遍了全世界。

短暫的一生中,三毛向來不覺得自己是芸芸眾生裡的一分子,她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將心固定下來的地方,她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的軌道,做出解釋不出原因的事情來。

不過三毛有這樣一句話:“人生苦短,不喜平淡。”

的確,三毛是過得極不平淡,甚至可以說是驚世駭俗。她逃學、苦戀、遠走高飛、遁入沙漠。。。。。。以及最後自斷生命,她大喜大悲、有淚有笑,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三毛 (臺灣著名女作家、旅行家)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女,原名陳懋(mào)平(後改名為陳平),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區)人。[1-2] 1943年出生於重慶黃角椏 [3] 。中國現代作家。

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後去德國、美國等。1973年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結婚。1981年回臺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為重心。

1991年1月4日,三毛在醫院去世,年僅四十八歲。

作品一覽

作品集

《傾城》《溫柔的夜》《夢裡花落知多少》《我的寶貝》《我的快樂天堂》

《背影》《哭泣的駱駝》《撒哈拉的故事》《鬧學記》《高原的百合花》

《談心》《雨季不再來》《萬水千山走遍》《親愛的三毛》《你是我不及的夢》

《月河》《秋戀》《安東尼·我的安東尼》——

劇本

《三毛全集:滾滾紅塵》《三毛說書》《閱讀大地》《流星雨》

譯作

《娃娃看天下》(共兩本)《清泉故事》《剎那時光》《蘭嶼之歌》

《朋友》《歲月》——————

歌曲填詞

《回聲》《不要告別》《說給自己聽》《說時依舊》《一條日光的大道》

《迷》《橄欖樹》《遠方》《那人》《對話》

《軌外》《曉夢蝴蝶》《孀》《雅各天梯》《假如還有來生》

《飛》《沙漠》《夢田》《做一個百分之百的女人》《風》

《今生》《今世》《夢裡風景》《生活,是一種夏日流水般的前進》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蕭紅

她的一生是反封建的勇士的一生,但在個人生活卻是一個弱者。“我是一個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

蕭紅去了,她的一生留下了無數閃光的文字,也留下了無數個謎,正是“何人繪得蕭紅影,望斷青天一縷霞。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蕭紅 (民國時期女作家)

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張廼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2年,結識蕭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創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病逝於香港,年僅31歲。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廬隱

李大釗說:“她那頑強的反抗精神是可貴的,如果用於革命多好啊!”

在“五*四”女作家中,廬隱是創作小說最多的一位。而且她的創作速度非常快,從不打底稿。所以在她短暫的創作生涯中,她以旺盛的熱情筆耕不輟,留下了大量小品文、遊記和雜文等等。

雖然廬隱主觀上是要求前進的,但她對現實的認識是模糊的,因此她找不到希望,最終帶著對人世間的失望而魂歸天國,去尋找她理想中的廬山隱。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廬隱(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人。筆名廬隱,有隱去廬山真面目的意思。五四時期著名的作家,與冰心、林徽因齊名並被稱為“福州三大才女”。2003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的《女作家在現代中國》(Writing Women in Modern China)之中,與蕭紅、蘇雪林和石評梅等人並列為18個重要的現代中國女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

1920年第一篇短篇小說《一個著作家》第一次以廬隱的筆名撰寫

1922年短篇小說《或人的悲哀》等,中篇小說《海濱故人》《海濱故人》是廬隱的代表作

1925年

第一部小說集《海濱故人》出版其中《或人的悲哀》被譯成德文連載

1927年

結集出版《靈海潮汐》和《曼麗》兩書

1929年

中篇小說《歸雁》,散文《夜的奇蹟》等 [8] 發表在廬隱與北京大學於賡虞教授合編的《華嚴半月刊》上

1930年11篇《東京小品》及長篇小說《象牙戒指》

1931年中篇小說《女人的心》,《地上的樂園》

1932-1934年創作長篇小說《火焰》,之後以雜文為武器,,創作了《監守自盜》,《代三百萬災民請命》,《花瓶時代》,《男人和女人》,《今後婦女的出路》等進步文章《火焰》謳歌了與日本侵略軍浴血奮戰的十九路軍,批評國民黨政府堅持內戰,對外妥協的政策。

1934年之後

去世後,出版的著作有《廬隱自傳》,《火焰》,《東京小品》及後人編纂的各類選集及其翻譯的《格列佛遊記》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石評梅

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抔淨土掩風流。

石評梅是“五四”時期活躍於北京文壇的現代著名女作家,在現代文學史上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她的詩歌和散文尤其為人稱道。她26年的短暫一生中,不僅留下了獨特的文學作品,也留下了深沉的愛情樂章。

“石評梅的一生,是一部催人淚下的悽豔的長詩,是一部慟人魂魄的哀怨的悲劇,是坎坷悲豔的一生。”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石評梅(1902-1928),中國近現代女作家、革命活動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 原名汝壁,因愛慕梅花之俏麗堅貞,自取筆名石評梅。曾用筆名評梅女士、波微、漱雪、冰華、心珠、夢黛、林娜等。1902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縣,1919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就讀時即熱心於文學創作,1923年9月在《晨報副刊》連載長篇遊記《模糊的餘影》,1924年與摯友陸晶清編輯《京報副刊.婦女週刊》,1926年,繼續與陸晶清合編《世界日報副刊.薔藏週刊》,1928年9月30日因病逝世。

石評梅一生中,創作了大量詩歌、散文、遊記、小說,尤以詩歌見長,有“北京著名女詩人”之譽。作品大多以追求愛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為主題。小說創作以《紅鬃馬》、《匹馬嘶風錄》為代表。

在她去世後,其作品曾由廬隱、陸晶清等友人編輯成《濤語》、《偶然草》兩個集子。

著作書目

《偶然草》(小說、散文集)1929,北平華嚴書店

《濤語》(散文集)1929,神州

《石評梅選集》(詩歌、散文、小說等合集)1983,山西人民

《石評梅作品集》(散文集)1984,書目文獻出版社

《石評梅作品集》(詩歌、小說集)1984,書目文獻出版社

《石評梅作品集》(戲劇、遊記、書信集)1985,書目文獻出版社

研究資料書目

《石評梅紀念冊》(薔薇社編)1928,世界日報社

《石評梅大全集》2012年10月,新世界出版社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蘇雪林

“我是隻蝴蝶,戀愛應該是我全部的生命,偏偏我在這個上僅餘一頁空白。”蘇雪林漫長的一生,曾因為婚姻的不幸而痛苦過;也曾因為研究的的成果而欣喜過。

她做學問的的四大原則:

1. 要承認世界文化同出一源;

2. 要用一貫之的方法,將古今中外許多文化單位貫通起來。

3. 要經史子集打成一片;

4. 要民間文化、官方文化並重。

因為堅持了自己獨到的治學方法,蘇雪林才有了善於“發現”的眼光,才能揭開一個個文學史上的千古之謎,從而被稱為“學術界的福爾摩斯。”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蘇雪林(1897年3月26 日 —1999年4月21日,享年102歲),原名蘇小梅,乳名瑞奴、小妹,學名小梅,字雪林,筆名瑞奴、瑞廬、小妹、綠漪、靈芬、老梅等。後因升入北京高等女子師範,將“小”字省去,改為蘇梅。由法回國後,又以字為名,即蘇雪林。籍貫安徽太平縣嶺下村 ,出生於浙江省瑞安縣縣丞衙門裡,她一生從事教育,先後在滬江大學、國立安徽大學、武漢大學任教。後到臺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任教。她筆耕不輟,被喻為文壇的常青樹。

個人作品

三幕話劇《鳩那羅的眼睛》

《蠹魚集》(1938年,長沙商務印書館)

《青鳥集》(1938年,長沙商務印書館)

《屠龍集》(1941年,上海商務印書館)

《蟬蛻集》(1945年,重慶商務印書館)由幾個短篇歷史小說合集而成,其中多數故事取材於作家的《南明忠烈傳》,成書於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之時,作家以歷史故事,借古寓今,對抗戰中種種醜惡現象,進行無情鞭撻,態度鮮明,筆鋒銳利。

《試看紅樓夢的真面目》(1967年,文星書店)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林徽因

林徽因,被譽為近代第一才女。

林徽因既是詩人、作家、又是教授、建築學家,不但風華迷倒眾人,學究深厚也令欽佩不已,她的很多思想深入到了文學、藝術、建築乃至於哲學思考中,自30年代以來,她在詩壇和建築界便雙負盛名。

她所學並非文學,卻對語言藝術有著天然的敏感,使其詩文皆能感人所未感,另闢一番新意。徐志摩視她為“唯一靈魂伴侶。”著名的哲學家金嶽霖形容她宛如“人間四月天”,可見其才貌出眾,人間罕有。

林徽因在三十年代初,與夫婿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她的文學著作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僅51歲。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裡有三個男人,一個是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斗、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嶽霖。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林徽因 (中國建築師、詩人、作家、教師)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漢族,祖籍福建閩縣(福州),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男作家“林徽音”,故改名為“徽因”。

中國近現代傑出的建築師、詩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建築學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論文著作

林徽因協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國建築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寫的《中國建築史圖錄》稿,初步實現了他們在學生時代就懷有的心願。應解放軍的請求,編寫《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還與梁思成合作寫了《城市規劃大綱》、《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階段》等學術論文。為《新觀察》等刊物撰寫了10幾篇介紹中國古建築的通俗讀物。

她發表有關建築的論文主要有《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與梁思成合著)、《清式營造則例》第一章緒論、《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寧寺談到建築年代的鑑別問題》(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國建築史》(遼、宋部分)、《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階段》(與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文學

在當時,知識分子是社會少數、精神貴族,像林徽因這樣受過良好教育才貌出眾的女子,更是鳳毛麟角。她承認自己是受雙文化教育長大的,英語對於她是一種內在思維和表達方式、一種靈感、一個完整的文化世界。中西文化融合造就了一個“文化林徽因”。她是詩人,一生寫過幾十首詩,在詩歌創作上受徐志摩影響很明顯,但又有自己的特點。

在文學方面,林徽因著述甚多,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代表作有《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詩集》(1985年)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雙清別墅附近平房養病。先後發表詩《那一晚》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個夏夜》《笑》《深夜裡聽到樂聲》《情願》及短篇小說《窘》,《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說《窘》。另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陸小曼

徐志摩曾描述她:

一雙眼睛在說話

晴光裡漾起

心泉的秘密

劉海粟全面而準確地評價說:“她的古文基礎很好,寫舊詩的絕句,清新俏麗,頗有明清的特色;寫文章,韻籍婉轉,很美,又無雕鑿之氣。她的工筆花卉和淡墨山水,頗見宋人院本的傳統。而她寫的新體小說,則詼諧直率。。。。。。”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陸小曼 (中國近代文化名人)

陸小曼 (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別名小眉、小龍,江蘇常州人,近代女畫家 。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陸小曼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作五幕話劇《卞昆岡》。她還諳崑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紮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因與徐志摩的婚戀而成為著名近代人物。1965年4月3日於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62歲。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冰心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如果說有誰在漫長的一生中始終擁有一顆如冰雪般晶瑩剔透、不染絲毫雜質的心,那麼這個人就非冰心莫屬了。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途點綴得香花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哀。”這就是冰心一生的哲學——她終身在身體力行的哲學。冰心之所以用愛來回饋社會,是因為她生活在愛的世界裡。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冰心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丁玲

我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文藝戰士、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革命文學家。1951年其著名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榮獲斯大林文藝獎。

丁玲曾說:“人生道路是曲折的,像在長江上行船,從四川到上海,中間要碰多少礁石險灘。。。。。。我的一生是坎坷的。”

丁玲的一生坎坷的一生,但總有許多人關心丁玲的遭遇,對丁玲的逝世,許多國外知名人士都極為關注。法國作家蘇珊娜*貝爾娜的唁函是:“她永遠在那裡!”

是的,丁玲不會死,她永遠在人民的心裡。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丁玲 (中國現代女作家)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蔣偉,字冰之,又名蔣煒、蔣瑋、丁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畢業於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共黨員,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1936年11月,丁玲到達陝北保安,是第一個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來,給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藝運動增添了新鮮的血液。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作出過無法取代的貢獻。

代表著作有處女作《夢珂》,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記》,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等。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享年82歲。

蘇先生讀詩| 中國近代十大才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