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有很多朋友看到参数栏里有“皮革”二字大脑里就会和假皮划上等号!只有”真皮“才能代表他们想要的。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其实大家所认同的”真皮“,它的标准商品名就是叫皮革的。“皮”是指从动物身上剥下来的外皮,而“革”是对皮进行处理使之脱毛变性后的产物。就是兽皮从皮转化为革的过程。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浸泡清洗

动物经宰杀后剥取表皮,放在大缸中进行浸泡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污物并洗掉原皮中所含的盐分。(为了防止原皮在运输过程中腐烂变质,通常采用对生皮进行盐渍的方式进行处理)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鞣制

可以通过各种鞣制剂来完成,最常用的有铬粉、植鞣。鞣制后皮革带一些蓝色,这就是为什么鞣制后的生皮叫蓝湿皮(植鞣不会变蓝)。鞣制的目的是让皮革能长时间保存而不会变质。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后处理

根据皮革最终使用目的的不同,会进行不同种类的后处理:削薄、分层(以获得要求厚度)、上色上油、对皮革表面进行打磨、热压、再上色等。经过这一步骤后,就是我们看到的皮革了。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皮革等级

不同的皮它们有着等级上的差别的。好的皮革做出来的东西历久弥新,越用越有味道,而差的皮革可能用几年就需要扔掉了。在选购皮具的时候,可要好好地辨别。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全粒面革:在国内通常被叫做“头层皮”。皮革在鞣制后没有对皮面进行任何的处理,仅允许进行上色或上油制成。这种皮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最高,同时也因为它没有对皮面的原始结构进行任何的破坏,所以皮革的耐久性也最好。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植鞣革:因其采用植物提取的鞣酸进行鞣制而得名。植鞣革的特点是皮质较厚较硬,延展性和透气性好,沾水后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塑形,也可进行雕刻;可以利用水性染料方便地上色;植鞣皮用久了颜色会变深,这也是大家喜爱的原因。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绒面革:准确的说是二层皮,是头层皮下层肉层经打磨染色制成的。国内也叫”反绒皮“。也有一种绒面革被称为Nubuck,是小牛皮直接把外表面打毛制成。相对头层革更薄,强度低且基本不具备耐水、耐油性能。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真皮:实际上是二层皮。市场上稍有良心点的皮具就是用的这种!虽然名为真皮但却不是纯天然材质了。这种皮通过人工的方式在其表面上模仿头层粒面皮制作了一层皮膜,很能迷惑人,其强度、透气性却不能同日而语。(你手里认为骄傲的皮包有可能就是这个皮)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再生皮:他的做法是把制皮过程中的边角料打碎,然后与化纤材料粘合压制制成。这类材料因为表面不是皮,所以能做成各种皮革表面纹路。如果标注”真皮“,却是合法的!最不要脸的就是某些商家还以些充当高端皮具售卖。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我们消费皮包无非最想要的就是皮包的“质量和质感”。所以请大家一定要“主观消费”!

纯手工皮包制作日记——皮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