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的雙龍橋:或因傳說命名

摘要: 雙龍橋是我市較早設計的一座跨河公路橋,也是阜陽人頗為熟知的一座橋。該橋位於阜城人民西路,鼓樓廣場以西,是連接市區和西二環的重要通道。那麼為什麼要修兩座橋?雙龍橋又因何得名呢?相守21載的南、北龍橋  雙 ...

阜陽的雙龍橋:或因傳說命名

雙龍橋是我市較早設計的一座跨河公路橋,也是阜陽人頗為熟知的一座橋。該橋位於阜城人民西路,鼓樓廣場以西,是連接市區和西二環的重要通道。那麼為什麼要修兩座橋?雙龍橋又因何得名呢?


相守21載的南、北龍橋

  雙龍橋由南龍橋和北龍橋兩座橋構成,兩座橋均長40米,寬17米,於1994年竣工。

  南龍橋和北龍橋相守21載,由於修建得早,在南、北龍橋上,看不到過多的修飾,被漆成白色的橋欄杆設計較新修的大橋略顯普通。站在橋上幾分鐘,車流聲、人流聲不絕於耳。

  兩座橋樑之間的公園,因優美的環境得到周圍居民的青睞。“早上來這溜彎,挺不錯的。”家住舒樂小區的胡大爺說,太空漫步機、雙槓、肋木架……公園裡的各種健身器材一應俱全,他每天早上都會到公園裡鍛鍊一會,而雙龍橋則是來回的必經之路。

  原市地方誌辦劉奕雲介紹,原本雙龍橋的位置是沒有城門的,人們出城都得從西關城門出城。鼓樓廣場往西,人民路便被一分為二,成為兩條單行道。而南、北龍橋的修建,也正是因為道路的原因。


起名或與黑、白龍潭有關

  那麼雙龍橋又因何得名呢?據傳說,從鼓樓廣場往西,為了修建城牆取土時,挖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水塘。而阜陽人家喻戶曉的,是黑龍潭和白龍潭。

  南宋紹興十年,在宋金戰爭中,宋軍曾在順昌(今阜陽)的一場戰鬥中,以少勝多,大敗金兀朮,這就是著名的“順昌大捷”。在這次戰役中,宋軍將領劉錡為了迷惑金軍,下令把二百多匹戰馬分別牽到黑龍潭和白龍潭,在戰馬身上塗抹一種黑色的染料,稱黑馬團,在城頭進行巡防。巡防後的戰馬又回到黑龍潭和白龍潭,在潭中把黑色洗去,再染上紅色在城內巡防。就這樣反覆用幾種顏色塗抹和巡城,使金兵誤以為城內守兵馬隊多,而且有序,不敢貿然攻城。黑龍潭與白龍潭就這樣為成為了宋兵的洗馬池,也為“順昌大捷”立了一功。

  就這樣,黑、白龍潭成為歷代阜陽人津津樂道的地方。劉奕雲說,後來雙龍橋的起名,可能就有其中的因素。

週報記者 汪文婕/文 李昭翰/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