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面食,“貓耳朵”與“圪朵朵”的區別?

導語:官名叫“貓耳朵”的麵食,山西的土話叫“圪朵朵”、“圪朵兒”。

山西面食,“貓耳朵”與“圪朵朵”的區別?

山西方言土語中的“兒”化音很多,即以麵食來說,餃子叫“角兒”,月餅叫“餅兒”,擦尖叫“擦尖兒”,花捲叫“花捲兒”等等。一般“兒”化,是前一個字的聲母,與“兒”的韻母拼在一起,發出的音顯得親切、軟和,表現了對這種事物的喜愛之情。按山西人的吃食習慣,圪朵兒以蕎麵為主,人們常說,今兒晌午吃蕎麵圪朵兒吧。不過,蕎麵吃起來不夠軟和,人們常常雜以白麵,再攪兌少許莜麵。加白麵是為助其勁道,兌莜麵是讓其軟和。勁道和軟和,從字面上看似乎矛盾,但做出面來,口感軟和而又勁道,有嚼頭,就不矛盾了。面要和得軟硬適當,和好後餳(醒)十分鐘左右。先將一坨面揉成圓柱型面際,用擀麵杖擀成筷子厚的長條狀面片,用菜刀切成筷子寬的條,再切成骰子般正方體的小面丁,土話形象地把它叫做“骰兒顆顆”。撒乾麵撲避免小面丁粘連,待用。

做圪朵兒,山西人全是用手搓,通常叫“搓圪朵兒”。不象山東人,是用筷子頭在“骰顆顆”上戳眼兒。“搓圪朵兒”,一般是將一撮小面丁放在左手的手心裡,右手揀一枚小面丁置於左手手際處,隨即用拇指外沿用勁一搓,一個圪卷卷“圪朵兒”便順勢滾到墊拍拍上了。如此一揀一搓,不住地、連續不斷地、一個接一個地搓了下去,直到夠全家人食用。大人們搓圪朵兒,小孩兒們不免也來湊熱鬧,也學著搓。大人們搓起來得法,用的勁兒適中,搓出的圪朵兒薄釐釐的、圪卷卷的,一個一個,利卜煞煞,像是張嘴微笑。小孩們初搓,用力不當,搓不成個樣子,不是用勁兒大了,搓成薄片片;便是用勁兒不足,搓成凹圪墶。父親管這種凹圪墶叫“懶圪朵兒”、“發奸圪朵兒”。我們家吃圪朵兒往往是各人搓各人的,自己搓下的自己煮著吃。我搓下的“懶圪朵兒”,疙疙瘩瘩的,吃起來遠不如父親搓下的軟和好吃。不過,搓得多了,也漸漸入了門道,後來竟可以和父親的媲美了。

過去,因了平川地區小雜糧蕎麵稀少,一般人家很少能吃得上蕎麵圪朵兒,只有吃食講究的富裕人家,或買賣人家,才能調劑幾頓。那時,還沒有蔬菜大棚,平時很少有新鮮蔬菜搭配,只有等到初夏時令蔬菜上市後,才能炒西紅柿,油炸青辣椒,煮波菜,細細緻致做一頓蕎麵圪朵兒品嚐。當時,母親炒菜,做臊子,父親和我等搓圪朵兒,那肉菜油炒的香味兒,早就誘引得滿口生津。待到調妥一碗圪朵兒,那碎肉炸醬、油炒西紅柿青辣椒,以及各種調料,直往圪朵兒的圪凹凹裡鑽,筷子撥拉吃到嘴裡,真也綿軟美味可口,一碗頃刻下肚;不再來一碗,是過不了癮的。

感謝收看@老生喊你吃飯,本人是一名美食原創作者,堅持每天分享不一樣的美食做法及製作小技巧,如果您每日為吃什麼而糾結,來老生家瞧一瞧吧,一定能讓您吃得舒心又健康!歡迎關注哦!喜歡我的文章和觀點,就請您多多點贊、收藏、轉發,您的支持是對老生最大的鼓勵!

【注】

*呼嚕打氣;土話,形容吃飯快而有滋打味的樣子。

*跌一碗:土話,吃一碗的意思,但比“吃一碗”更有想吃的意味兒。

*薄離離:土話,形容薄的意思。

*墊拍拍:土語,用細高粱杆編制的一種放置食品的用具。

*圪凹凹:土話,凹陷的形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