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愛了很久的朋友,就真的只能是朋友了

劉若英的一首《後來》傳遍大街小巷,而她執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

想必大家也很熟悉。

《後來的我們》:愛了很久的朋友,就真的只能是朋友了

該片於去年上映,講述了一個有關錯過的故事,但同時也證明一事:那些愛了很久的朋友,就真的只能是朋友了。

兩個北漂青年

方小曉和林見清都是北漂青年,前者從小就來了北京,而後者則是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打拼事業。

《後來的我們》:愛了很久的朋友,就真的只能是朋友了

兩個人都來自於同鄉,小曉目的很明確,就是想要在北京紮根,並且找一個能給她穩定生活的男友。嫁個有錢人,住進大房子,許多初來北京的女孩都這麼想。

而見清似乎還只是一個小男生,喜歡打遊戲,能保證自己溫飽就行。

出租屋承載不了愛情

小曉應該是見清的初戀,否則也不會因為她被欺負,而跑去打她男友。可以肯定的是,見清內心深處是愛著小曉的,屬於單純的那種愛。從此,幼稚的男孩有了目標,那就是讓女孩過上幸福的生活。

《後來的我們》:愛了很久的朋友,就真的只能是朋友了

然而,小曉和見清待在一起後,把那些曾經期待的物質生活拋之腦後。心甘情願住著房中房,寧可挨凍也不多花錢打車。女孩喜歡一個人也很簡單,只要和他在一起就好。

《後來的我們》:愛了很久的朋友,就真的只能是朋友了

但現實往往很殘酷,想要在北京生活下來,光靠愛是遠遠不夠的,出租屋也承載不了愛情。

錯過就是一輩子

小曉離開了,見清也自知挽留無用,於是開始變得更加努力。見清有錢了之後,給小曉安排生活,但小曉寧願過窮日子,也不和見清住進大房子。

《後來的我們》:愛了很久的朋友,就真的只能是朋友了

小曉可以和見清過窮日子,但不願意跟他住大房子,只是兩人之間的感情變了。

或許有些人,錯過就是一輩子。

《後來的我們》:愛了很久的朋友,就真的只能是朋友了

見清以為小曉喜歡大房子喜歡錢,但這些只不過是她為了在北京紮根的救命稻草罷了,和見清在一起的日子,小曉不在乎所謂的物質生活,畢竟見清就是她的安全感來源。

《後來的我們》:愛了很久的朋友,就真的只能是朋友了

年輕時的戀愛大多都是這樣,少年以為女孩想要的是麵包,所以拼了命去掙錢。雖然北京很大,但女孩的幸福很簡單,要求也很小,小到一轉身就能看到。

如果沒如果

分開後的兩人都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見清娶妻生子,而小曉似乎也過得不錯。再見面時,兩人眼泛淚光,

明明曾經深愛彼此,但就是沒能走到一起。

《後來的我們》:愛了很久的朋友,就真的只能是朋友了

見清問小曉:“如果當時你沒走會怎樣?”接著問了許多個如果後,小曉說:“如果沒有如果。”

如果沒走,如果往前追了,會不會變得不一樣?但我們都知道,如果變成什麼樣,都回不去了。

《後來的我們》:愛了很久的朋友,就真的只能是朋友了

故事的最後,見清和小曉好好說了再見,兩個人擁抱著彼此,就像老朋友那樣。他們也明白,這次的再見,或許真的是再也不見。

《後來的我們》:愛了很久的朋友,就真的只能是朋友了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