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 easy! 建立高質量職場關係


So easy!  建立高質量職場關係


說到職場關係,很多人可能腦海中馬上就浮現出一些場景來,比如為了和同事套近乎,得寒暄尬聊;為了升職加薪,得討好奉承;為了客戶業績,得揣摩算計,想想就覺得心累。


不過,芝加哥大學的簡·達頓(Jane Dutton)教授發現,建立好的職場關係,並沒有那麼多繁瑣複雜的“套路”,也不需要讓自己那麼疲憊。她在經過多年的職場關係研究後,提出了一個核心概念,那就是,高質量連接。


她認為,在職場關係中,只要專注於建立高質量連接就夠了。你不用考慮跟某個同事有多少個人友誼,也不需要苦心琢磨怎麼做到對領導投其所好,更不用擔心不這麼做的話,會在關係互動中逐漸邊緣化。

你只需要注重提高每一個當下的互動質量,做好每一次短暫、簡單的互動,比如一個電話、一封郵件、一次會議討論。這樣做的效果,比你花更多額外的時間去維持一個龐大但是低質量的關係網,更加有效。


那麼今天我就來和你聊聊,如何用建立高質量連接,這樣更加本質的方式,來應對令人頭疼的職場關係問題。


So easy!  建立高質量職場關係


高質量連接的定義與好處

所謂高質量連接,英文叫做High-Quality Connections,簡稱為HQC。它是指一種能讓人感到尊重、信任,和有支持性互動的關係。哪怕這個關係很短暫,你也會覺得這個短暫的時刻是有生命力的。


從剛才高質量連接的定義裡,你大概也聽出有三個最核心的關鍵詞:尊重、信任和支持性互動。


尊重,是對方能感到你瞭解他、關心他,知道他的價值是被你認可的;信任,就是傳遞你對他在人品、能力等方面的信任感;而支持性互動,就是你既表達了自我,也考慮了他的立場,雙方都體驗到參與感,達到互相支持、互相激發的效果。

Dutton教授指出,保持高質量的連接關係,能夠給我們帶來三個更實際的好處。

第一,它能讓你的工作效率更高,業績更好。因為跟同事的高質量連接會讓你感覺安全,你可以放鬆、完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必被人際關係牽扯精力。相反,一個低質量的互動,就可能毀掉一你一整天的工作效率。


第二,它能讓你的能力和能力感都得到提升。因為人在被愛、被重視的放鬆狀態下,可以達到最佳的認知能力,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願意探索困難的思路;我們會因為覺得受到鼓舞,儘可能做到最好;我們更願意分享信息,對別人的錯誤更寬容,也因此可以學習得更快,不僅為團隊做了貢獻,自己也獲得了成長。


第三,它的好處還會延伸到工作之外,促進你的心理幸福和身體健康。因為工作關係的質量提升,相當於緩解了一個重大的壓力來源,而建立高質量連接,能降低大腦的壓力激素,增強人的免疫力,使人心情更愉快,身體更健康。


So easy!  建立高質量職場關係


如何建立高質量連接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迴歸關係的當下,在每一次簡單的互動中提升連接的質量呢?還是從高質量連接的三個核心要素:尊重、信任、支持性互動入手。


首先,是尊重。尊重和被關心,能讓一個人感到自己被正面看待。在職場互動中,尊重就意味著尊重對方的感受,尊重對方的時間。


我們先來聽一下這兩句話:


第一句是:“請主動一點,不要讓我來確認你工作的進展。”


第二句是:“我們每週一和週五,討論一次工作進展,你覺得怎麼樣?”


你看,這兩句話中,雖然第一句也用了“請”字,但很明顯,第二句更能讓人感受到被尊重。這關鍵,就在於交流時你是發出請求,而不是發出命令,給對方留出一定的迴轉空間。因為命令是對方必須做的,你的語氣裡隱含的信息是,對方需要承擔不做的風險。而請求是對方有選擇的,他可以表達不同的反饋或者意見,更願意積極地參與到互動中。


除了尊重對方的感受,還要學會尊重對方的時間。很多人經常在微信上找同事時發一句“在嗎”,然後就沒了。這就是不尊重對方時間的典型表現,一句“在嗎”背後的留白,其實會讓對方被迫浪費很多時間去腦補。在職場上,時間可以說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資產之一,沒有人喜歡被當做隨叫隨到的資源,所以發起一次互動需求之前,你最好先預約一下,並且說好大概會佔用對方多少時間。


高質量連接的第二個重點,是在職場互動中充分地給予對方信任。


這是要求我們向他人傳遞一種信息,就是我信任你的行為是正直、可靠和善意的。

比如你要開始負責一個項目,需要向項目裡其他同事發起協作,怎樣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呢?


首先是在合作過程中,隨時分享有價值的信息。比如說,找別人幫忙的時候,把前因後果都說清楚,比如“我們現在啟動的這個項目,是為了適應現在這個遠程辦公模式,其中還缺一個文案,你能寫一下嗎?”或者“你能不能幫我做這個excel表?我會把它放在我們的某某報告裡面,全公司都會看到。”盡力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對方自然會對你多幾分信任。


其次,在工作互動中,你要給予對方充分的自主權。一項工作達成了共識,談好了標準,交代了底線,就應該給對方充分的自主權。你不能發起一項協作,卻又不放心,三天兩頭地追問進展和細節。既要讓人做事,又整天跟在背後監管,這是非常破壞信任感的舉動。


另外,增加信任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能寬容別人的錯誤。與人協作時同樣要具備成長型思維,信任他在犯錯後的成長潛力。更重要的是,有時候對方可能並不是犯錯,只是他工作風格、思維方式跟你不一樣而已。你可以跟他約好回頭檢驗工作的時間,然後為他提供充分的信息和資源支持,但這個工作的具體執行,由他自己做主就好了,你不應該干涉其中的過程。


最後,只要有協作,就會遇到挫折與障礙。這是最考驗信任感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不能指責對方的動機。對方做得不對的地方,你可以指出,可以批評,可以提出改進意見,但是不可以推測對方的動機。


比如“他就是故意跟我搗亂!”“不要強調這些客觀因素,你這是在推卸責任!”或者“什麼工作多、來不及?他就是想偷懶!”我們人類確實喜歡推測別人的動機,但這也是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最需要警惕的地方,無論你猜的是對的還是錯的,都會破壞你們之間的信任。


說完了信任,我們再來講講高質量連接的第三個要點,就是如何增加職場關係裡的支持性互動。


支持性互動,是指在表達自我的同時,也考慮對方的立場,給對方留出參與的空間。這是一系列比較靈活的舉動,關鍵不在於技巧,而是在一些力所能及的範圍裡,表達你的善意,從而讓你們之間的互動更有活力和能量。


下面我會簡單舉一些例子作為參考,激發你表達善意和支持的靈感。


比如壓力分擔。當同事處在比較困難的處境,在你力所能及的範圍裡,主動調整自己的工作,拿出一部分時間精力去支援他,緩解燃眉之急。


比如新手指引。來了一個新同事,他還不太熟悉環境和業務,你可以主動介紹幾樣你熟悉的工作事務,幫助他更快了解、更快融入。


再比如觀察同事們的工作風格,做個分類記錄。習慣獨來獨往的同事,你尊重他的個人空間,避免尬聊;習慣井井有條,對時間特別在意的同事,注意溝通的時候給他時間線,讓他更有安全感;習慣鬆散,有點天馬行空的同事,注意給他留有餘地,談好工作邊界,不至於在他拖延後,造成你的工作計劃崩盤。


好,這就是打造高質量職場關係的三個關鍵,給予尊重、信任和支持性互動。方法很多,但本質上都是引導我們在明確的職場協作體系之下,基於人性中的公正和善意去發起連接,這是作為一個職場人可以做,也能夠做好的事情。


感受合作的樂趣,這本來就是工作的重要價值之一。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是脆弱和有限的,我們總是需要他人的支持和認可。願你能成為工作場合裡,成熟的創造者!


【幸福AI鄧丹】

#職場進化論#

#職場頭條#

#幸福公益心理援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