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具被搶,是教孩子謙讓還是“搶”回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幾個孩子聚在一起玩鬧,難免會有搶玩具的情況的發生,這個時候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表現。

有的孩子會開始哭,有的孩子會強勢的搶回來,而有的孩子則會大方的分享。

大部分人多會覺得最後一種情況是最好的,避免了孩子的爭吵,還會顯得自己的孩子很大方善良。於是就逼著自己的孩子謙讓。

其實,父母的這種做法未必就好。

孩子玩具被搶,是教孩子謙讓還是“搶”回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逼著孩子謙讓,是孩子最深的痛

很多時候小朋友們一起玩,大人一般也在旁邊。當發生孩子為了同一個玩具爭奪時,尤其是在熟人面前,大部分家長會礙於面子和人情,勸自己的寶寶讓出玩具給對方。

在你的眼裡,或許這只是個普普通通的玩具,但是對於還孩子來說卻往往有著特殊的意義,在寶寶眼裡,他們的玩具就是他們的夥伴,通過對自己玩具的維護,他們可以獲得一定的安全感和力量感。

而被逼著謙讓,對孩子來說,往往對他內心會造成更大的傷害,逼著他們做出他們不願意的分享,其實就是在阻礙和破壞孩子的物權意識、邊界意識、是非觀念的發展。

孩子玩具被搶,是教孩子謙讓還是“搶”回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聰明的父母會怎樣做?

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孩子可能被搶的一瞬間想到的是哭鬧,或者告訴家長。

這個時候你可以問問孩子的意願,他想不想把玩具要回來,當然不是鼓勵孩子通過暴力把東西搶回來或你去幫孩子要回來,是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懂得拒絕,不想給就要說不。

如果被搶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去把玩具要回來,有的家長甚至告訴自己的孩子,要打架都可以但是絕對不能認慫。

如果孩子對自己被搶的東西並不上心,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理解孩子的意願。

孩子玩具被搶,是教孩子謙讓還是“搶”回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適時地幫助,提供方法和示範

當孩子被搶的時候,有時候對方可能真的比較強壯,或者是比自己大的孩子,寶貝內心也會想要做一個英雄,去堅決保護自己的東西。但是行動上,可能會出現沉默、退縮、無措的表現。

而我們應該給予孩子的幫助,就是適當的提供幫助,告訴孩子方法並示範。

一是教會孩子學會如何運用“這是我的”、“我先玩,等會兒給你玩”“這是我的玩具,你必須還給我”等語言來主張權利,並通過強語氣、高聲調來提升自信。

二是給孩子建立自己的物權意識。告訴他們,因為是屬於他的玩具,那麼他就有權利選擇分享,還是不分享。

孩子玩具被搶,是教孩子謙讓還是“搶”回來?聰明父母這樣做


如果孩子自己想要分享就分享出去,不想要和別的小朋友分享的時候,他可以堅決地說“不!”,這是他的權利。而且爸爸媽媽會支持他的這種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