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中被稱為“四相”之一?淺談歷史背後不一樣的董允!

作為納入中學教材的千古名篇《出師表》,可謂家喻戶曉。它是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決定北上伐魏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文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覆勸勉劉禪,並推薦了幾位自己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朝中大臣安排建議。

諸葛亮這樣說道:“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此處出現了董允這人,他在史書上的記載,其實並不多。但董允去世後,蜀地的人們,卻稱諸葛亮、蔣琬、費禕和董允為“四相”。那董允有何特點,能與諸葛亮等人並列為“四相”呢?諸葛亮在一眾的蜀國大臣中,為何選擇了董允?別急,讓我們一一道來。

《出師表》中被稱為“四相”之一?淺談歷史背後不一樣的董允!

首先第一點,是董允的身份

董允一開始就被劉備選中,後來,董允又成為太子洗馬。所以從一開始,董允就是站到了劉禪這邊,和劉禪走的較近,由董允去輔佐劉禪,那就再合適不過了。

第二點,則是董允的正直

董允和那些熟讀聖賢書的文人很像,心中有一條規則,無論對己還是對他人,都從不輕易逾越。當時,劉禪貪玩好色,心中毫無國家大事,選董允這樣一根筋的文人,去管理劉禪,可以約束劉禪的行為,將劉禪引往正道上,不至於劉禪變成昏君、暴君。

比如:董允在職時,劉禪想要充實自己的後宮,於是從民間挑選民女。董允出面阻攔,對劉禪說道:今日後主想要充實後宮,但古代天子嬪妃不過十二人,我認為,現在後主宮中嬪妃已經都有了,也就不應該在有所增加了。劉禪聽後,只得作罷。董允的固執,讓劉禪吃盡了苦頭,在《三國志》中稱:“後主益嚴憚之”。

《出師表》中被稱為“四相”之一?淺談歷史背後不一樣的董允!

第三點,就是董允老實

正如上面所說,像董允這種人,心中有一條規則,他們輕易不會逾越。這條規則裡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忠君愛國。無論劉禪如何昏庸,董允始終不會取而代之,就如同諸葛亮一樣。諸葛亮將董允與自己歸為了同類人,認為董允一定會盡忠職守。

諸葛亮也確實沒有看走眼,董允為人恪盡職責。當時的宦官黃皓,靠著與劉禪的關係,幾次想要去接觸政事,都被董允出面阻攔,直言勸諫劉禪,遠離黃皓,並且對黃皓進行打壓。所以董允在位時,黃皓始終不過是一個黃門丞。董允如此行事,只因心中恪守著聖人門徒的覺悟,但也正是因為這種覺悟,始終督促著劉禪不出大亂子。

《出師表》中被稱為“四相”之一?淺談歷史背後不一樣的董允!

而董允之所以受到蜀地人民的熱愛、高度評價,還是因為董允為人非常的謙和有禮,總是平等的對待身邊的人,讓人感到很容易接近。

比如:有一年的春天,董允非常想念家鄉,又因為長期不能回家,所以思鄉之情更加的濃烈。於是,就約了一些好朋友,一起回家遊玩,順便看看家鄉的秀麗美景。

就在他們把所有事情準備好,準備駕車出發的時候,來了一個年輕人名叫董恢,他是仰慕董允的才能,千里迢迢的趕來的,董允立即熱情的招待他。

能夠見到董允,董恢非常高興;能夠受到董允如此的款待,董恢非常的感動。但是看到董允正要出門,而自己似乎耽誤了他們的行程,非常的不安和愧疚,於是他便向董允辭行,藉口說自己下次再來。

《出師表》中被稱為“四相”之一?淺談歷史背後不一樣的董允!

董允見狀不讓他走,堅持讓他留下來,並說道:“我和朋友們出行,是為了見面聊聊,先生不遠千里來到我的府上,正是我們可以說話交流的好時機,我怎麼能錯過這麼一個好的機會呢?”於是,董允放棄了這次難得的回鄉機會,那天晚上,董允和董恢足足聊了一整夜,讓董恢感到不虛此行。

董允一生,為朝廷盡忠職守,即使他在官場上經歷各種風浪,卻始終遵守清正廉潔的政治操守,為蜀漢、為人民著想。因而,受到蜀漢人民的尊重和喜愛,即使在他後來去世,蜀漢的人民也一樣的沒有忘記他。當今時代,我們更應該向董允學習,學習他的正直、敢言、謙遜。

關注我們,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趣聞,記得點個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