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流浪地球》,國產科幻片真的已經媲美好萊塢了嘛?

大家最近看電影了嗎?是否還翻著片庫,不知道看啥電影嘛?嘻嘻,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從多角度客觀分析電影的小熊。

看《流浪地球》,國產科幻片真的已經媲美好萊塢了嘛?

今天給大家一部春節時期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這部也可以說是那段時期的黑馬,在很多人意料之外的創造了超高的票房。導演也是憑藉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了屬於中國獨有的科幻魅力。而我從幾點來和大家分析這部電影細節的獨到之處。

1、剛子用性命救了韓子昂,我以為按照好萊塢套路,韓子昂會為了不辜負剛子的犧牲,重新燃燒年輕時的熱血,一路披荊斬棘,最終與主角團隊在某個關鍵節點匯合,併發揮關鍵作用,最後哪怕是死也了無遺憾壯烈一生。結果韓子昂也沒多活幾分鐘,直接當場去世。

2、重啟杭州推進器的過程中提到杭州地下城開始岩漿倒灌,我以為這時候要開始玩主角天神下凡,危急時刻拯救杭州城,順便讓救援團隊刮目相看,也同時展現自己邁向成熟的過程。結果2分鐘以後直接告知杭州GG了,人一個沒跑全死了,主角甚至還沒來得及出現。

3、重啟蘇拉威西轉向口是全片中期第一目標,我想想這總輪到主角團發威了吧。按好萊塢套路,這妥妥得主角團隊當仁不讓千難萬險之後完成任務啊。結果這車還沒開到呢,轉向口就重啟了,只留下王磊一句“飽和式救援”。

4、但是不要緊,主角團隊還是很有主角團隊的自覺的,你看他們,又是男主角冒死點火,又是女主角和男主他爹煽情對話,又是甘草配角壯烈犧牲,最後連全球大團結都出來了,我就問你是不是熱血的一逼!然而好不容易成功點火,橙色光柱發射的一剎那……咦,怎麼旁邊還有兩束橙色光束?所以說其實還有人也在做著一樣的事而且比主角做的更快更好?

5、實際上包括看上去最個人英雄主義的劉培強奪控制室,電影也直接交代了,有其他倉的宇航員同樣在反抗moss,也就是如果沒有馬卡洛夫捨命相助,其實也照樣會有其他人突進到控制室……所以其實全片看下來,到處都有著這種“不協調感”,到最後就有一種“那要主角團隊有啥意義,沒他們也能行啊”的感覺。

看《流浪地球》,國產科幻片真的已經媲美好萊塢了嘛?

這很反好萊塢,反傳統災難片。然而這正是這部片子我認為最大意義所在——好萊塢告訴大家政府不可信,拯救靠自己,靠某個英雄團隊甚至英雄個人。但我們現在告訴別人,不是的,我們經歷過的那些艱難困苦告訴我們,拯救所有人的最佳方式,永遠是所有人都參與拯救自己,進行“飽和式救援”——10萬、20萬甚至150萬犧牲了,但只要35億人能夠活下來,就代表著希望。

我們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價值觀,我們不應該總是被動的接受別人的文化和價值觀輸出,輿論陣地,我們應該去爭取。就好像這部片,傳統好萊塢科幻片災難片,強調的是個人英雄主義,強調的是英雄史觀,強調的是沒有主角團隊就沒有人類和地球的明天。

看《流浪地球》,國產科幻片真的已經媲美好萊塢了嘛?

所以我們必須要要有我們的電影,我們的電影工業,然後製作出越來越多的和《流浪地球》一樣的借鑑好萊塢甚至以後超越好萊塢,但講述著我們自己的觀念和故事的影片。只有越來越多的《流浪地球》出現,中國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