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天子之车

之前一篇文章《 》中聊到苏洵给自己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的取名都和天子之车有关,这期咱们就谈谈古代的天子之车。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特意手绘图一份~~

古代的天子之车

驾车用的车,为一根稍曲的圆木,长一般在2.8—3.2米之间。辀(音zhou,一声)和辕是同义词,其区别是单根称辀,双根叫辕。

辀前端一根用以缚轭驾马的横木。周代车衡为曲衡,长度达2.5米。衡的正中部位装有“U”字形或桥形钮,缚衡的革带穿过钮将衡系结于辀颈之上。衡的两侧还装有四个“U”字形铜环,用以穿马缰绳。

古代的天子之车

驾马的人字形叉木。外表全部或局部包铜饰,轭首系在衡左右两侧,轭脚架于服马颈上。骖马的轭不缚在衡上,而是直接架在马颈上。

又称“舆”,是乘人的部分。车厢平面皆为横置长方形,即左右宽广,进深较浅,车厢四周围立栏杆,名车軡(音qian,二声),而构成车軡的横木叫轵。车厢后部的軡留有缺口,即登车处。车身上拴有一根革绳,供乘者上车时手拉,名绥。贵族男子登车要踏乘石,妇女则踩几。车厢左右的軡因可凭倚,故又称輢(音yi,三声)。在立乘时,为了避免车颠人倾,在两边的輢上各安一横把手,名较,形如曲钩。车厢前端置一扶手横木,叫轼。这种横木,有的车三面皆有,形如半框。行车途中对人表示敬意即可扶轼俯首,这种致敬动作也叫作“式”。车厢底部的四周木框叫轸,轸间的木梁称桄,桄上铺垫木板,构成舆底,名阴板。阴板上再铺一块席子,名车茵。早期茵席为苇草编织,晚期则用锦类丝织物编织而成,豪华的车则以兽皮辅垫。讲究些的车,舆上还立有车盖,形似雨伞,因此又称伞盖,用以遮阳避雨。

古代的天子之车

用以安轮的圆木杠,横置在舆下,固定方法是在舆两侧的轸与轴交接部位,各安一块方垫木,因为其形状像伏着的兔子,所以又叫伏兔。用革带缚结,以防舆、轴脱离。轴外为车毂,毂外的车轴末端套有铜车軎(音wei,四声)来固轴阻毂。軎呈圆筒状,上有穿孔,用以纳辖。辖俗称“销钉”,铜制,上端铸以兽首或人像,约三四寸长。车轮贯在轴端上,为防其外脱,就要用辖插入軎孔里。辖是古代车上关键的零部件之一,没有辖,车就不能行驶,故为保险起见,辖端还有键孔,以穿革带,缚牢防其脱落。

多用坚木制成,轮径多在1.4米上下。由毂、辐、辋等部件组成。毂是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中心孔名壶中,用以置轴。为了美观,毂上刻画有各种纹饰,称篆。由于毂是车轮上最吃力的部件,所以在其上加装金属饰件,用以固毂,套在毂两外端的铜帽名輨。车轮的外圆框,是用两条直木经火烤后揉为弧形拼接而成。两者的接合处凿成齿状,以求坚固,所以辋又叫牙。牙边还装有铜牙,其上有孔,以细皮条穿绑,遂使牙木互相接牢而成一圆轮。毂与牙构成两个同心圆,其上均有榫眼,名凿,用以安辐。辐是接连毂和牙的木条,近牙一端较细,称骹,接毂一端较粗,名股。插入牙凿的辐榫叫蚤,装入毂凿的辐榫名菑(音zi,四声)。

古代的天子之车

关于古代天子之车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讲述,例如最近大火的电视剧《清平乐》中有关于驾牛车还是马车的问题等等,此外以上的内容感谢《中国古代交通史》一书作为参考,其中生僻字较多,不认识的已标注拼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