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定打還是不打之後要考慮什麼?
孫子在第一篇始計中討論瞭如何精密的計算、分析和評估雙方的國力因素(詳見筆者《孫子兵法》之運籌帷幄),那麼在對分析結果加以判斷的情況下,能不能發動戰爭的問題可以得出結論了。
《孫子兵法》中的第二篇是作戰,是假定已經決定發動戰爭之後,第二個步驟就是要考慮如何製造戰爭,篇名和現代意義上作戰不同,這裡的“作”是“造”、“作為”的意思,指的是備戰,換言之,必須採取某些措施,然後才能完成戰爭的準備。
孫子可能是最早注意到戰爭和經濟之間有著緊密關係的思想家,“作戰”篇的主要內容就是討論此種關係,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經濟因素還不像現代社會對於國防安全那麼重要,但孫子敏銳的發現了兩者的關係,並把其作為全書的第二篇來討論,進而引出持久的戰爭對於一個國家的危害,提出“兵貴速,不貴久”。所以打不打(國力評估)之後,孫子考慮的是經濟的問題,即在孫子的戰略計劃中,國力評估之後,優先考慮的是經濟因素。
二、戰略思考要先害後利
在“作戰”篇首,孫子用一串數據說明了戰爭對於國家財富和資源的巨大消耗,得出了“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這個數字對於現代戰爭當然沒有參考意義,但是仍能看出孫子的嚴謹。
戰爭的耗費如此之大,孫子才會說“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這句話的意思是曠日持久的戰爭雖然勝利了,但因為損失較大,導致國內財政出現赤字(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假使戰鬥力已經大幅減弱(鈍兵挫銳),人力、物力又過度消耗(屈力殫貨),就給了其他國家可乘之機,痛打落水狗,那麼“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接下來孫子提出了“作戰”篇中的那三句廣為人知的警語:
1. 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2. 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3. 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這三句話也是本文的主題,孫子在“作戰”篇體現了一種先害後利的思維方式。一個國家之所以發動戰爭,是為了利益,但有利亦必有害,而人又往往由於急功近利的一面,只看到了有利的一面,而忽視了有害的一面,導致最後的敗亡。
戰爭不打最好,打起來必須速戰速決,即使結果不太理想,也不能因為追求較多的利益而故意拖延不決。戰爭結束的越快,損失的就越小,反而言之,曠日持久的戰爭即使最後獲勝,也必然會對國家造成巨大的傷害。
總結下來,速決是因為持久戰的傷害,反過來正因為曠日持久的戰爭對於國家資源和財富的消耗,才要速決,所以孫子才提出警告,戰略思考要先害後利,如果在利害的權衡上有得不償失的可能,一定不能輕舉妄動。
閱讀更多 為止雜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