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基地篇

民以食為天”,農產品質量安全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榮成市農安中心致力於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那麼檢查生產基地主要針對哪些問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基地篇


  1、種植地內外環境。每次基地檢查的時候,工作人員都會走進田間地頭,仔細查看大棚內外環境及地面包裝廢棄物情況,並和技術人員進行交流,瞭解作物近期田間操作細節,關注是否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規定,強調要保持良好的生產環境,包裝廢棄物要及時清理,避免產地汙染,杜絕一切違禁農藥。

  2、農產品生產記錄。指在生產過程中如實記錄農業投入品使用、植物病蟲草害發生防治及收穫情況等信息,具體來說就是從農事基本操作、收穫、儲藏、銷售、檢測到投入品臺賬等,且要保存兩年。檢查過程中要求每個項目都需要認真填寫,不能遺漏,包括自制肥料來源及使用情況等,這是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的基礎。

  3、農業化學投入品庫。對於投入品庫,很多基地可能不大重視,其實庫存的農藥、化肥等不但要分類擺放整齊,做好標籤標識,其種類、數量還要與購買使用臺賬一一對應起來,這就要求出入庫記錄必須清晰真實,如實記錄使用時間、數量,建議每批次保存樣品,及時整理庫存,科學合理使用化學投入品,嚴禁儲存使用違規農藥。

  4、廢棄物回收情況。鼓勵生產基地設立專門的農業廢棄物回收點,統一對包裝廢棄物等進行回收,並大力推廣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減少農業面源汙染,保持農田環境清潔,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尤其針對蘋果基地反光膜、果袋等廢棄物,組織專門人員進行檢查,確保清除乾淨。

  5、追溯系統使用。目前推廣“二維碼+合格證”食用農產品合格證管理模式,通過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平臺,填好農產品種植包括施肥、打藥、加工、檢測等全過程信息,生成相對應的二維碼貼在外包裝上,消費者通過手機掃描即可查詢到以上內容,實現產品可追溯,這也是農產品走向高端市場的必然趨勢。


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基地篇


  每一次的檢查,工作人員都會仔細地填寫巡查記錄,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相關規定,涵蓋基地管理、生產記錄、制度上牆及投入品管理等各個層面,保存好圖片資料、檢查記錄等痕跡,以備後期複查,並針對問題提出整改措施,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