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写作思维最重要

关于这个话题,我下面会分成两个层面来讲:第一,作文和思维的关系;第二,如何在作文中运用思维。

「中考作文」写作思维最重要

什么是思维?

通常意义上讲,思维就是人脑的认知或智力活动。简单地说,思维就是思想、思考,一般要经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基本过程。它包括观察、识记、想象、思辩等能力。

作文和思维是什么关系?

马克思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从作文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就是你所写的作文是你思维的表现。有什么样的思考和认识,你的作文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样貌。

对于不同的人物、事件或景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思考和独特认识,而作文就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这些思考和认识。你思考得越深、越全面,写出来的作文也就越有深度、越有价值。而如果没有思维的支撑、没有好的思维品质,你写出来的东西就缺少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就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通常情况下,我们同学一般都会有这样的困扰: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感觉写的东西没意思。其实,这都是因为在写作时,没有很好地发挥思维的作用,大致又包括下面三种情况:

1.思维封闭,使我们很难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个值得思考的主题。

就拿2011年上海中考作文题《悄悄地提醒》来说,大部分学生的构思就停留在学习、考试时,同学、老师的提醒或者日常生活中家长的提醒。写出来的文章几乎失去了可读性,当然也没什么意思。

2.思维浮浅,使我们不能发现生活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秘密”。

我们写出来的作文只是在罗列生活阅历,只停留在再现经历、简单记录生活的表面,而不能表达出深层次的思想。比如,2008年上海的中考作文题是《我眼中的色彩》。如果你仅仅把“色彩”理解为眼中世界的原色,引出相关的故事,忽略了“色彩”的比喻义,缺少对世界、生活和人生的思考,那写出来的作文就显得浅薄、幼稚了。

3.思维单一,使我们简单地给所写的内容贴上标签或者简单地堆砌辞藻。

比如,2010年的中考作文题是《黑板上的记忆》。乍一看,题目好像很简单,但是如果没有呈现多角度的思维,写出来的作文必然缺少个性化的表达。有的考生跳出了“教室里的黑板”这个单一思维,写了小区门口那块给大家带来信息的小黑板,写了楼道里各家各户轮流题写温馨话语的黑板,就很别致,也很有新意。

所以,作文要想新颖别致,思想与认识的层次就要深入,思维也必须有深度和广度。反过来,思维封闭、浮浅、单一,在作文审题时就一定会出现思路狭窄、逻辑混乱等问题,写出来的作文也会内容空泛、情感虚假、语言华而不实。

「中考作文」写作思维最重要

如何在作文中运用思维?

通常,我们在写作文时,总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想写什么,可以写什么,适合写什么;想怎么写,能怎么写,适合怎么写。也就是说,要经过对题目的分析、对材料的选择、对内容的取舍,以及对内容主次轻重的安排等思维的过程。甚至于,在我们的作文表述过程中,哪怕选用词语也都能够折射出我们潜意识里的价值判断、情感取向。

做法:

1.拷问分析

动笔之前,不要先在脑子里出现平时作文训练的套路,而要认真想一想:我对这个作文命题是怎么看的?为什么这么看?有哪些理由?这些理由站得住脚吗?我要写一件或几件什么事?这件事情或这些事情中的哪些细节对我而言特别重要?我希望传达的信息、情感有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经得起深入地拷问和分析,作文才会有思维含量。

比如《悄悄地提醒》这个题目,能不能把原来的“地”,改成“的”?也许你会说,如果改了意思就不太一样了。的确是这样,用“地”是强调“悄悄”这个动作,而用“的”,重点就是后面的名词“提醒”。既然如此,那这个“地”究竟怎样才能表现出来?这就是你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比如,你需要通过一些动作描写来体现出“悄悄”二字。

2.联结打通

我们的作文之所以会给人虚假的感觉,根本不在于写的人、记的事本身的真假,而是由于写作过程中安排不合理、表达不合理,从而使文章思路不通畅、不合理。积极思维,找到生活和情感之间的联结关系,打通作文表达思想和自己个性之间的关联,就容易表现出自己认识上的变化、展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以2018年的中考作文题《真的不容易》为例,你就要思考怎样才能表现出来“不容易”,而且还是“真的”。那是不是要有对比,要通过一些情感上的变化或者说转折来凸显?

3.开掘意蕴

你要考虑整篇作文要如何表达才会是真实的、有人情味的、有个性的,通过怎么样的描写才能表现内心的情感,怎样安排行文结构才能让写出来的内容呈现比较清晰的、深刻的主题。比如《黑板上的记忆》,在写这篇作文之前或者说之中,你就要积极思考:我要融入哪些能够打动人的情节?要凸显什么样的主题或者说怎么才能更凸显主题?

例子:《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幸福,对我来说,就是在一天辛劳以后,洗好家里晚饭后的碗。

以前的我,在一天学习、饱餐后,将洗碗看成是件累赘的事。后来,看到奶奶洗碗,仿佛将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呈现在眼前,有一种淡淡的幸福感萦绕心间。于是乎,洗碗变成了我表达孝心的方式。一边洗碗,一边聊聊天,有说有笑,根本感觉不到累。偶尔抬头望向窗外,万家灯火,想着也许每盏灯下都有着相同的情景,为在意的人做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这便是百姓人家最简单、最触手可及的幸福了吧?每每此时,我心中都会涌起一丝温馨与浓浓的幸福!

作者最后强调:我认为,给与和付出就是一种幸福,能让我浅斟细酌——那简单却温暖的幸福。

面对“幸福”这样不太容易说清楚的话题,作者通过洗碗这件小事,做出了“原来如此简单”的判断。而且,从这篇文章的好几个地方都可以看到作者确实进行了思考:

首先,文章的角度设置得比较巧妙——从奶奶到“我”,从以前的“我”到后来的“我”,层次就有了变化。这也和上面所说的“联结打通”这个角度相吻合,他写了自己认识上的变化,展现了前后不同的思维过程。

其次,切入的口子比较小——洗碗里面有深情,通过挖掘,洗碗变成了“我”表达孝心的方式。这一点契合了上面所说的“开掘意蕴”这个角度,他通过洗碗这件小事表达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

最后,凸显的主题有了升华——洗碗背后,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是三代人互相理解、鼓励的态度。这一点也跟“开掘意蕴”相吻合,这样写就是为了让主题更清晰、更深刻。

经过上面的层层推进,到结尾时,“简单却温暖的幸福”就显得很自然、贴切。

所以,以后不要再说作文没什么可写之类的话了。积极运用思维,发现生活背后所隐藏的意思和意味,合理地安排情节内容,适切地表现主题,一篇有思维含量的作文就能够出现在你的笔下。


「中考作文」写作思维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