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果先生的《譯道探微》入手,撥開英語翻譯的層層迷霧

跟英語打交道的朋友繞不開的一個問題——翻譯

多年以前我也做過一點翻譯,無奈水平太低最終放棄了,免得害人。我非常佩服那些真正的翻譯高手,但也不主張過分強調翻譯的重要性,除非你的工作性質和翻譯有關。無論對錯,有幾點個人看法需要表明:

  1. 翻譯是遺憾的藝術,再好的翻譯也無法做到完美;
  2. 無論是英譯漢還是漢譯英,都要建立在對原文的深刻理解之上,需要譯者具有過硬的文化、詞彙和語法功底,尤其是語法功底,可以說如果一個人語法不好,是不可能做好翻譯的;
  3. 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如果教學任務中沒有硬性翻譯要求(比如考試有翻譯題),理論上沒有必要把翻譯作為一個必選項,因為翻譯畢竟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4. 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如果能騰出一點時間來做一定量的翻譯實踐,不但是對常規學習的有效補充,也能加深對輸入輸出語言及背後兩種文化的理解,值得鼓勵;
  5. 翻譯沒有定論,可以討論對錯,也可以評判優劣,但沒有所謂“最權威”的標準;多學習前人經驗,多收集典型例子,多總結規律,才可能讓自己在謙虛務實的狀態下進步。

我不專業,也沒有時間系統梳理,所以還是和往常一樣,把自己平時閱讀過、收集到的例子分享給大家,有老有新,旨在拋磚引玉,為大家的自學提供一點參考思路。


今天我們先從思果先生的《譯道探微》裡的幾個例子開始

我特別喜歡第一章的標題:“功夫在詩外”,而副標題是“論僅學翻譯還不夠”。這一章主要以理念闡述為主,核心觀點就在標題中了。

從思果先生的《譯道探微》入手,撥開英語翻譯的層層迷霧

第二章的標題是“假使原作者是中國人”,副標題是:“僅譯成中文還不夠”。這一章中的見解和例子就很有啟發性,我摘一段給大家品讀:

【很多譯文雖然是用中國字寫出來的,卻不是中文…… 英漢字典裡也時常出現不是中國式的中文。就如 rim 的意思是“邊”,the rim of a bowl 一般人(連有的字典)都譯為“碗邊”,也不能算錯。不過我們不說“碗邊”,我們說“碗口”。

Absent from work 我們不說“工作時不在場”,我們說“缺勤”。Abundent growth of weeds 我們不說“長了大量野草”,我們說“野草滋生(或’蔓生’)”。Commercial dealings 不說“商業活動”,說“生意”……】

思果先生接著說:“不過人總是人,凡是在人情、人事範圍之內的,大家總可以互通。” 然後又舉了幾個例子,比如:

to buy on credit —— 不是“憑信用買”,誰都知道是“賒”。

His dog doesn’t attack. —— 不是“他的狗不攻擊”,是“他的狗不咬人。”

mental effort —— 我們不說“精神的努力”,我們說“費神”。

以上翻譯也只代表思果先生的個人看法,相信大家能想到更好的翻譯,如果你認為根本沒必要計較翻譯細節也沒問題。


在“可惡的名詞”一章中有幾個例子,提到了一些老師平時在教學中喜歡向學生灌輸的原則和理念

其中有一個例子:

【我們討厭名詞,說話的方法是陳述行動,描寫情景,意思也可以傳達。簡單如 Hot weather disagrees with her 一句,這個句子的主語是名詞,所以譯成:“熱天氣使她不舒服”(又是“使”!),我們不喜歡。我們不用名詞,就說情形:“天熱,她不舒服。”當然也可以說“她不喜歡熱天。”】

另外,他還引了 Canninghame Graham 一篇文章裡的一句話:

Culture to him, as to the Orientals, with whom he lived so much and sympathized so deeply, was an affair of the spirit and of mind not to be measured by material progress, or, even by the arts.

這一句的主語是抽象名詞 culture,照現代受了翻譯影響的中文寫法,也可以譯成:

【文化對他,和對東方人(他跟他們共同生活了很多年,也同情他們)一樣,是一件和人的氣概和心靈有關的事,不能用物質的發展甚至人文學來衡量。】

但是思果接著說:“無論如何,這種中文讀起來總比較吃力,都怪抽象名詞做主詞不好。如果換人做主詞,看看怎樣?”

【他心中的所謂文化,和人的氣概、心靈有關,不能用物質的發展,甚至人文學科來衡量。他跟東方人過往很久,也同情東方人:在東方人心目中,文化也是如此。】


在“看看到底是誰行”一章中,作者從一個好玩的例子開始(以 challenge 為關鍵詞的一句話:I accept your challenge.

譯成“我接受你的挑戰”也許不夠到位,還可以翻譯成“我奉陪”或者“放馬過來!”等),談到了中文措辭的細節問題。我就不做分析了,把這幾段話全文照搬如下:

【比方說,有人要我們把一家虧本公司的業務振興起來,而目前商業蕭條,許多公司都做不到生意。這可是個 great(或者 tremendous)challenge。“諾達的挑戰” 我們一查英漢字典,這個字的解釋裡明明有一個“艱鉅的任務”,正好拿來用一下。就怕譯者不去查字典,查了也不用,因為現成有“挑戰”。不過我們應該注意,中文的“艱鉅”意思已經包括了“事務”在內了,不必再加“事務”兩個字。用“艱鉅”才是中文。

再舉個極簡單的例子。He is a member of the family. 不就是“他是那個家庭的一個成員”嗎?是的,可是有哪個中國人說這句話的?也許不太費力我們就可以找到中國人有這個意思的說法。“他是這個人家的人。” 什麼成員不成員,這全是垃圾!

As a teacher, he has shown dedication to the youth and a love of learning. 很容易譯成(也是時下標準的譯法):“作為一個教師,他已經顯示出對青年的獻身和對學問的熱愛。” 你說中國人的話不是這麼說的,好,你說該怎麼譯呢?

我們不說“作為”這個,“作為”那個。我們說“身為”,“身為教師”、“身為人父”等等。也不用說“一個”,難倒還有兩個、三個嗎?Dedication to 也不一定要譯“獻身”。說“矢志”也可以了。你也許嫌它太文。這裡或者可以說“立志教育青年”。“對學問的熱愛”改成“好學(不倦)”也可以了。這一句我們改成“大家看得出來,他身為人師(或者就說‘他做了老師’),立志教育青年,自己也好學不倦。”(說他”顯示出“有語病;他並不會存心炫耀,自己顯示什麼:只是所行所為,在別人眼睛裡有這個印象而已。所以 shown 不能照字而譯。這是另一個問題,要另外談。)】


在“譯詩怎能像散文?”這個短章節中,作者討論了譯詩要不要照原文押韻這個爭議問題

他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我個人認為,原詩如果押韻,譯詩也該押韻,有什麼困難再說——我相信沒有爬不過來的山。我的理由是:如果原詩念起來音韻和諧動聽,譯詩怎麼能像散文?正像原文華麗如錦,譯文不能平鋪直敘一樣。】

接著,他談到了 John Turner 翻譯的中國詩詞全押了韻,所以念起來好聽,不輸原文。Turner 譯李清照《聲聲慢》, 用了頭韻(alliterations)來傳達原詞的疊字: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Pine, peak, linger, languish, wander, wonder.

最後,他總結道——

【詩的一部分(幾乎是主要部分)美妙在語言的聲音,這種美妙換了另一種語言就沒有了。不但譯成外文如此,就連古詩譯成本國的現代口語,也一樣。大抵譯詩原文音調的美要換成譯入文的、譯者另創的美,叫不懂原文的人也能體會到一點原文聲音的妙處。這件工作萬難,不過譯者不能怕難。】


在“都怪字不好”一章中,作者舉了幾個非常有啟發性的例子,提醒讀者不要被英文“牽了鼻子走”

我們來欣賞一下:

【Credit to himself for…把……的功勞歸於自己。

也不錯,也可以念,不過再一想,不就是我們說的“他自居…的功”嗎?

Original painting,“原畫”?我們沒有這句話,我們說“真跡”。

To do something beyond one’s ability. “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一點也不錯,不過這樣說,吃力一些,我們好像說,“做太勉強了的事”。

Sow discord among the enemy. “在敵人中製造不和”也可以,不過不是中國說法。我們說起來沒有這麼吃力。“離間敵人”就夠了。

Great crises often call for gifted leaders. 我們容易把它譯成“大危機時常產生有才能的領袖”。不過我想稍微做過一點翻譯工作的人多想一下會想到“時勢造英雄”。

翻譯有時候要當心看起來平常而有引人誤解的字。last spring 不一定是“去年的”春天!這個詞如果在本年夏季到冬季用,是指本年的春天。只有春季說,才是去年的。】

還是在“都怪字不好”一章中,作者談到有些看起來很小的“字”給翻譯帶來的難度,以及涉及到增減和修改的問題

部分摘錄如下:

【英文有很多及物動詞,中文有時候沒有相等的,想不出就用“使”字。

His new car made him the envy of every boy in the neighborhood. 我們把她譯成:“他的新車使他成為四鄰之中每個男孩嫉羨的對象。”這像話嗎?其實可以不理那個及物動詞 made,就說:“他有了新車,成了四鄰所有男孩嫉羨的對象。”中文不一定說出為什麼,中國人就明白因果了。

Centuries 意思是“幾百年”,“一千、二千……年”,妥當些譯為“若干世紀”,雖然我們沒有這個說法。要看上下文或者可以找出一點頭緒。反過來,中文如果是“千百年來”,正不妨譯為 centuries。

英文裡有些字真難譯。brother 分不出是兄是弟,要看全文別處有沒有說明。當然可以用“手足”,不過這個詞不能用在口語裡。同樣,uncle, aunt 都難譯,他們有時候也要加字,如 maternal uncle 舅父,paternal uncle 伯、叔。

英文常用字尤其害人不淺,要當大敵人對待,處處防它害人。如 accept 不一定全譯為“接受”,雖然用“接受”有時候意思不一定錯,不過中文裡往往另外有字詞。如 I accept your idea. 譯成“我接受你的意見”沒有什麼不可以,不過我們不這樣說,任何中國人都知道用“贊成”。

不死照字譯,自己加以解釋,很重要也很危險。如果理解英文和運用中文的能力不夠,這樣譯也會出大亂子。功力還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