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板面積差距不大,為何山東艦搭載能力不及美國一半呢?三點原因

長度僅短了30米,為何遼寧艦艦載機搭載能力還不到美國的一半呢?

航空母艦是當今世界上研製難度、最複雜、造價最為昂貴和威懾力最強的常規作戰力量,它就是一個移動的海上機場,依靠攜帶的艦載機發揮著強大的作戰能力。二戰中,航空母艦改變了海戰的規則,從傳統的海上對抗,變成了海上對抗加空中對抗的演變,加速了二戰結束的進程。

甲板面積差距不大,為何山東艦搭載能力不及美國一半呢?三點原因

二戰後,大國之間為爭奪海洋霸權,大力發展航空母艦,以提高海洋作戰能力和遠洋支援能力,以達到全球威懾的目的。

特別是美國海軍,二戰結束後,一直致力於航空母艦的研究,同時在近代的局部戰爭中,美國航空母艦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航空母艦作為依託,戰鬥機就不需要從陸上機場起飛,只要航母到達的地方,美國的戰鬥機就能戰鬥到哪個地方。

在越南戰爭、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當中,航空母艦是支撐美軍跨洲際作戰的核心力量。可以說如果美國沒有強大的航母艦隊,美軍就無法進行遠洋作戰。

甲板面積差距不大,為何山東艦搭載能力不及美國一半呢?三點原因

為此,看到航空母艦發揮著巨大威懾力的各國,均有研製大噸位和極其先進航空母艦的夢想。但介於航空母艦的研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更是對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考驗。

以至於很多國家對航空母艦的渴望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上,哪怕是蘇聯時期,蘇聯也未能研製出一款可以和美國相匹敵的巨型航母。幾十年研製出來的烏里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最終也不得不因蘇聯解體而終止,不管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沒有續建的能力。

甲板面積差距不大,為何山東艦搭載能力不及美國一半呢?三點原因

而我國,早在百年前就已經有建造航空母艦的想法,但介於過去中國的綜合國力,擁有航母的想法只能成為夢想。直到山東艦的出現,我國的百年航母夢才終於得以實現。但山東艦相較於美國的核動力航母還有著巨大的差距。

其設計上參考了遼寧艦,採用常規動力和滑躍甲板的方式起飛,不管作噸位、戰能力,還是作戰效率,對比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都沒有優勢,作戰能力大約只有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40%左右,艦載機數量上也相差甚遠。

甲板面積差距不大,為何山東艦搭載能力不及美國一半呢?三點原因

其中山東艦,普遍猜測認為,不算其他作戰飛機,最多隻能攜帶36架殲-15艦載機,而尼米茲級核動力最多能夠攜帶70架左右F/A-18“超級大黃蜂”艦載機,約為山東艦的2倍,遼寧艦更少。

如果算上其它艦載機,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大約能夠攜帶80-100架各式艦載機,山東艦則大約能夠攜帶40-50架各式艦載機,差距非常明顯,作戰效率上的差距將會更大,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有4條彈射器,平均每45秒就能彈射一架艦載機,5分鐘彈射使12架艦載機升空。

甲板面積差距不大,為何山東艦搭載能力不及美國一半呢?三點原因

而滑躍起飛的山東艦,起飛效率可能僅有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五分之一左右。另外,彈射起飛的艦載機可以滿載起飛,攜帶的彈藥和油量更充足,而滑躍起飛無法做到。

實際上,從甲板尺寸上來看,山東艦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實際差距並不大,山東艦的甲板參照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其長度大約為305米,寬70米。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長為332.8米,寬度76米,實際上差距並不大,噸位相當於尼米茲級航母的65%左右。那為何會造成艦載機數量差距如此之大呢?

甲板面積差距不大,為何山東艦搭載能力不及美國一半呢?三點原因

山東艦、尼米茲級航母和伊麗莎白女王號

這其中和機庫面積、甲板實際可停戰機面積有關,山東艦即使優化後,機庫面積和甲板可停戰機都遠不及尼米茲級航母,機庫面積大約為尼米茲級航母的50%。甲板面積因為採用的是滑躍甲板,艦首無法停靠艦載機,而尼米茲級可以,艦島上山東艦也更大,以至於甲板停靠的戰機更少,機庫容量更小。

甲板面積差距不大,為何山東艦搭載能力不及美國一半呢?三點原因

另外,艦載機的尺寸上,殲-15的尺寸也更大,殲-15的長度22.28米,翼展15米,F/A-18的長度則為18.5米,翼展13.68米。所以,這些都成為了山東艦艦載機數量更少的原因。不過我們相信,在下一艘航母出現後,這樣的差距能夠進一步縮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