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無知才是有知

’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論語·子罕》記錄了夫子的坦誠。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在那個全球思想界天花亂墜的璀璨歲月,蘇格拉底也通達地坦誠道:我比別人多知道的那一點,就是知道自己是無知的。

這倆賢者都洞悉了認識論的真相,而非謙遜: 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是力量,不需要的,更像是反作用力,白白消耗掉生命。

而孔子弟子子夏的觀點’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契合現在沉淪於刷屏表態的即視感,檔次就差多了。

更為難得莊子的先知先覺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養生主》

願意la bise一下?

知道無知才是有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