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蛇(尖吻蝮)简单养殖和常见健康问题

五步蛇学名尖吻蝮。别称:蕲蛇,白花蛇,懒蛇,棋盘蛇,五步倒,岩头斑等。分布: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越南北部小部分山区。几乎为我国特有。

益害:为蝮科毒腺大,毒液量大的管牙管类剧毒蛇。蛇胆,蛇毒,蛇干为昂贵药材,蛇肉为营养美食,行销国内外。

五步蛇(尖吻蝮)简单养殖和常见健康问题

主要特征,习性

1,形态特征

头大呈明显三角形,颈部稍细,吻端突出,向上翘起,张口宽大,有颊窝,腹部面为黄白色,间布黑色延续,体背深褐,或棕褐色,正中有一行方形大斑块,两侧八字暗褐色大斑纹在背中线相接,左右两侧大八字斑交错排例。背鳞片粗糙,眼后到颈侧有黑色带状条纹,尾短扁,体色与环境落叶,石块相似。体全长可达1.5米以上。

2,生活习性

1,五步蛇是冷血变温动物,体温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它对所处环境温度要求较严格,适宜气温在18-30度之间活动,10度以下很少活动,春季15度以上数日便能从冬眠中醒来出蛰活动,是蛇类中出蛰较早者,气温17-20度开始活动并觅食。夏初,秋未气温25-32度是活动摄食的旺盛期,也是一年中两生长旺盛期。气温在35度以上时,五步蛇身体上受不了,需要在水中游泳降温,野外此时常集中水边活动。

2,五步蛇是肉食性动物,食性相比较杂,以鸟类,鼠类,蛙类,蜥蜴,蛇类。在人工养殖中也吃鱼类(黄鳝,泥鳅),甚至吃食蚯蚓,蛴螬等动物活体。五步蛇捕食方式以探测到活体,慢慢靠近,突然袭击捕食,摄食完毕,到隐蔽外盘卧休息。一般5一10天捕食一次。

3,五步蛇多生活的环境,发现分布在海拔100-1300米山区或丘陵地带。以海拔300-800米山溪附近有岩石地方居多,也有路边,稻田,茶园处出现。春季以冬眠洞穴附近活动,夏季以山溪阴凉栖息,秋季未多为阳坡出现,多以夜间活动为主,阴雨天白天也活动,爬行速度慢,不好动,夜间有扑火现象。养殖中勿用大功率电灯查房。

人工养殖关键技术

蛇场建造

一般其他蛇的养殖可以用闲置房改造,但五步蛇因毒蛇类和其长期养殖中会出现许多问题,最好还是专业养殖,另在远离人居住又适宜五步蛇生活环境建造养殖场。

五步蛇(尖吻蝮)简单养殖和常见健康问题

蛇场选址主要要求,远离村庄,人活动频繁的地势较高,干燥,坐北朝南,避风这几个条件,其他可人工建造改进。

蛇场内包括室外活动区,室内活动区。五步蛇因有毒和会蛇吃蛇,所要建造的房室较多,要将幼蛇,中蛇,大蛇分别分开,每个进入区首先要建人员进入准备防护器具室和急救药品室。根据自己养殖规模定好场地大小建造。

饲料选择与投喂

五步蛇因有毒,象填喂这些操作复杂又伤蛇身,训化也没过多进行,暂时只通用活体饲料。适合的活体饲料也比较多,幼蛇时可蚯蚓,昆虫,蝌蚪,幼蛙,乳鼠等,中蛇,成蛇就可青蛙,蟾蜍,家鼠,田鼠,小白鼠,鸡,鹌鹑,泥鳅,黄鳝等动物,也可自养殖场中养殖,投入园内供随意捕食,投喂的活体饲料要定时傍晚,足量投入饲料池内,可每次多样化,任由选择。每月投喂3次,5一6月,9一10月可每月5次,供应干净饮水和流动活水可让五步蛇嬉水降温。

温度,湿度的管理是五步蛇养殖重点

温度决定着五步蛇的生长发育快慢,在适宜温度(18-30度)下日期越长,只要足够食物来源,五步蛇生长越快,过高过低都影响很大,甚至死亡。在野外,长江以北或珠江流域的五步蛇都没有长江流域的18-30度时间长,生长中的五步蛇明显没有这里快,海拔过高,过低也影响着温度,至绝大部分五步蛇都集中生活在海拔300-800米这一山区。

湿度过低环境,严重影响着五步蛇生长发育,使生长发育缓慢,过高则易引发疾病。在野外生存时蛇类,几乎是五步蛇离冬眠洞穴最远活动的了,一般为1公里范围,而五步蛇多数活动范围在2,3公里。为了适应温度和湿度,颠簸的生活,春季在朝阳山培,夏季朝山谷有水源地方,秋季又朝平地,秋未回到冬眠洞穴附近生活,很少有适宜温湿度又食物丰富地方给五步蛇常生活。人工五步蛇养殖场能很好的控制温,降温,调节湿度。发现人工养殖五步蛇与野外生存的五步蛇生长发育快许多,取毒液也多许多恐就这原因了。

繁殖技术

五步蛇幼蛇生长2一3年后,才能进入性成熟,比其他无毒蛇晚许多。成熟后的五步蛇雄雌会在春,秋两季交配,多数在冬眠出蛰后一个月内的几餐饱食后,在7一8月是五步蛇集中产卵期,产出卵由黏液附着形成一团,卵椭圆形,呈淡乳酪色,产卵后来雌蛇便盘伏在卵上,护着卵团,不吃不动,一直到卵孵化出幼蛇,大约为30天左右。

在蛇类雌蛇中很少有参与护卵,孵化卵的,仅有蟒蛇,眼镜王蛇,五步蛇。只可惜这些蛇类也不可能象禽类一样能带好幼蛇开食,和护卫,甚至由于一个多月的劳累,不吃不喝的,在极度疲惫饥饿下,会慌不择食吃下孵化出的幼蛇,又在卵孵化中影响雌蛇刚产卵的虚弱身体加重,或得病。所以,在养殖中,五步蛇卵还是与其他一样用人工孵化较好,可减少产卵蛇疾病,迅速恢复身体,也可保证仔蛇不被母蛇吃食掉。

五步蛇蛇卵的孵化与其他蛇卵一样,仔蛇出壳较早,约30天夜间就会出壳。

五步蛇(尖吻蝮)简单养殖和常见健康问题

仔蛇饲养

刚孵化出的五步蛇仔蛇个体很小(15-18克),其出壳后的七天也是不吃食的,但会自行喝水,这其间含脱去一层皮后,有些体弱的需要人工帮开食,可以用鸡蛋液和奶粉调稀,滴入口中,注意脱去第一层皮的仔五步蛇的牙己经有了毒液,这毒液同样会伤人,需谨慎操作。其他仔蛇集中于泡沫箱内给与蚯蚓,黄粉虫,蝇蛆等开食,箱内温度保持在20-30度之时,空气湿度50%以上,箱内放碗固定不倒水,吃食后的仔蛇好饮水。

随着仔蛇成长,逐渐投喂一些小蛙,昆虫,鱼苗等,然后幼小老鼠等,供干净饮水,约60天,吃食下10次左右(自身出壳的20克三倍量食物丿后,仔蛇会生长到45克左右。这样幼蛇才开始好养了,为了马上要进入冬眠和出蛰后幼蛇好养殖,请看冬眠前后饲养管理。

五步蛇(尖吻蝮)简单养殖和常见健康问题

冬眠前后饲养管理

当温度降到15度以下时,五步蛇仔蛇便不食不动进入冬眠状态,蛇类中五步蛇属最难过冬眠的。

1,冬眠前,保证幼蛇安全过冬,要投喂足够饲料,使其吃饱长膘越冬。五步蛇冬眠比其他蛇约推迟一个月,如果是新手许多会不知所措,别人养殖的蛇都冬眠了,而自己养殖的五步蛇还在不紧不慢的小吃食物,其实这时不管吃食不吃食的幼蛇,养殖不能与其他蛇养法相比较,让其自然冬眠,五步蛇幼蛇最好充分填喂,因为气候到后来会突然冷空气袭击,直线下降,五步蛇幼蛇在没有适宜温度下吃饱,而进入冬眠状态,这样就难越冬眠了,或冬眠中死亡,或冬眠出蛰后死亡。

2,冬眠后,春季当气温回升到15度以上几天时,五步蛇便醒来出蛰,此时的气温还含反反复复,经过近半年冬眠幼蛇体质经不了这一高一低的刺激。最好是出蛰后的蛇房人工帮忙调节住温度,在蛇房内不要放蛇出去经冷冻了。可以投喂一些五步蛇最喜欢的蛙类活体给与吃食。迅速恢复体质,待气温稳定后,再可放园内活动。

这就是养殖五步蛇与其他不同点,在野外所见到被冻僵蛇多是五步蛇,其他很少见吧。它有这方面延迟冬眠,过早出蛰遗传性。人工养殖就要做好这方面工作,以免损失大了。

常见蛇病防治治

1,口腔炎

发生原图

该病由多种细菌侵入蛇颊部所致,冬眠初醒发病率高。

症状

两颊肿胀,口难闭合,有时脓性分泌物流出,吞食困难,进食后又吐出,口常张开,不安,最后不进食,不饮水而死亡。

防治方法

保持饲料清浩卫生,冬眠初醒蛇要多晒太阳,搞好蛇园卫生,对蛇园对经常消毒。用雷佛奴尔溶液冲洗病蛇口腔,每天一次,连续几天。

2,急性肺炎

发病原因

天气炎热的夏,秋季,产卵后雌蛇体质虚弱,容易发生该病,其余季节也会发病。

症状

盘蜷,不安,张口呼吸,不思食,不思回窝,不捕食,蛇体颤抖或抬头时高时低,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防治方法

1,保持蛇内阴凉通风,天气炎热时把蛇移放到阴凉处,用清水冲洗蛇室,待干后把蛇放回原处。

2,用10万国际单位的青霉素或链霉素进行肌内注射。每天3次,连续3天。

3,用30毫升青霉素注射液稀释后,用注射器灌注。每天2次,连续4天。

3,霉斑病

发病原因

梅雨季节蛇体受霉菌感染所致。

症状

腹部鳞片表面上有块状或点状黑色霉斑,以后逐渐扩大蔓延到全身,并局部溃烂,严重者数天后死亡。

防治方法

搞好蛇园卫生,做好预防工作。发病后用20%碘酊溶液涂搽霉斑部位,每天2次,连续3天。

4,肠炎

发病原因

该病因摄食不洁食物或肠道寄生虫所致。

症状

病蛇常逗留在室外,体态消瘦无神,粪便不成形,排泄次数增多。

防治方法

隔离病蛇,只供水不喂食,用黄连解毒汤煮水灌服,每天3一4次。

5,肠道寄生虫病

发病原因

五步蛇肠道寄生虫有孟.氏裂头蚴,鞭节舌虫,蛇假类圆线虫,棒线虫,大囊异双盘吸虫等,蛇园不洁净时,蛇容易被寄生虫侵入而发病。

症状

蛇体消瘦,懒于活动,但食量正常。

防治方法

可用驱虫药治疗。常用有左旋咪唑每次2片,连服2天。灭虫宁,每次1一2克,一次灌服。同时对蛇园,蛇房,蛇窝进行灭虫消毒处理。

最后提醒:五步蛇养殖要十分注意人身安全。

五步蛇养殖场无论新手,老手进入,都要穿上防护服,蛇场内器具应放在固定位置,多处备蛇伤急救药品,一旦被咬伤可及时治疗。五步蛇交配期,产卵,孵化期特别凶掹,最好要几年蛇场工作经验者负责这段时间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