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書法家鄧凌鷹,寫隸書出了名,但也染上了許多書法者的通病


在書法界,有個不成文的習慣。對於長得好看的女書法家,大家習慣稱之為美女書法家;長得好看的男書法家,就不再加這些修飾語了,直接叫書法家誰誰誰了。這個現象很奇怪,好像男女有別,女的更受愛戴一樣。

其實表面上是對女書法家的寵愛,但這種影響把控不好是很不利的,容易把一個人帶到陰溝裡去。今天小編和大家說一個書法家,又是一個美女書法家,叫鄧凌鷹。當然,既然說人家是美女書法家,肯定在顏值上是說得過去的,不過今天的重點不討論顏值,不然顯得咱們膚淺了。


美女書法家鄧凌鷹,寫隸書出了名,但也染上了許多書法者的通病

鄧凌鷹的書法以隸書為主。一點一畫橫行豎正,特別方正。如果但從書法的外在特點來看,真的是幾多秀妍,幾多美,一番靈透筆體翻。因為鄧凌鷹的書法被劉炳森指點過,所以你會發現他的書法裡有著劉炳森老練蒼勁的味道。女性的秀美加上男性的粗狂,練就了鄧凌鷹獨特的書法特點。


美女書法家鄧凌鷹,寫隸書出了名,但也染上了許多書法者的通病

因此有人說鄧凌鷹的書法是“西施書法”,就是說人美,書法也美。但是小編對於隸書練習者一直堅持著一個觀點。隸書不能再走老路子了,一定要合適宜地變。鄧凌鷹的隸書作品雖然端莊秀麗,樸素大方,但重要的一點是少了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字體趨於扁平。這種形式上的變化,只是強化了字體的外在形狀,越變越不像樣,不值得提倡。


美女書法家鄧凌鷹,寫隸書出了名,但也染上了許多書法者的通病

前面說過,鄧凌鷹的書法受劉炳森書法的影響,那麼它完全可以在字的筆畫特色、筆鋒起點上將秀麗與蒼勁相結合,而不是簡單的淺嘗輒止。為什麼隸書一直在書法界被其它書體壓制著。有人覺得隸書難度大,不易書寫。但這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還是千百年來,雖然隸書書法者無數,但大家被隸書一開始的書體特色束縛住了,一直照貓畫虎地寫,寫來寫去,雖然寫了許多,但結果寫得千篇一律。


美女書法家鄧凌鷹,寫隸書出了名,但也染上了許多書法者的通病


美女書法家鄧凌鷹,寫隸書出了名,但也染上了許多書法者的通病

面對一個味道的書法作品,你還會有興趣欣賞嗎?除非初次接觸隸書。或許有朋友說,如果變了特色,那還叫隸書嗎?需要注意,在變化中,我前面也說過要適宜地變,還拿鄧凌鷹隸書書法作品舉例,比如一點,鄧凌鷹習慣以15度的角稍稍傾斜下拉,落筆處顯得很鈍,有時即使落筆處筆鋒秀麗,但也是粗糙的秀,感覺很隨意,它完全可以在角度上,起筆落筆上以蒼勁為軀殼,以秀麗為修飾,如果是一點,要突出符號的獨特美,如果是偶數點,要講究一下對稱的結構美,或許這樣會好點。我看她的其它隸書書法作品,就對應了這種寫法,效果很不錯。


美女書法家鄧凌鷹,寫隸書出了名,但也染上了許多書法者的通病


美女書法家鄧凌鷹,寫隸書出了名,但也染上了許多書法者的通病

這不是僅僅針對鄧凌鷹的隸書作品提出的意見,許多隸書書法練習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用筆習慣,或者平時對字體結構的認識,合理地進行創新,只要在大的法度方面堅守住,一切創新都是不為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