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為何在晚年時期下令凌遲尹嘉銓?

乾隆為何在晚年時期下令凌遲尹嘉銓?

乾隆二十五歲繼位,乾隆四十五年時,他正好是七十歲。這一年他寫了篇論文,叫《古稀說》,來論述自己的偉大。

七十歲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年齡,是一個門檻,能跨過去說明有天賜之福。清朝從努爾哈赤以來,一共有六位君主,努爾哈赤活了68歲,順治24歲,康熙69歲,雍正58歲。努爾哈赤和康熙都在接近70門檻的時候去世了,所以覺得自己是有清一代最有壽福、最有作為的皇帝。

和自己家各位祖宗比過後,乾隆又開始和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皇帝們比。中國歷史上,活到70歲以上的皇帝只有6位,按時間順序這六位分別是漢武帝劉徹、梁武帝蕭衍、唐玄宗李隆基、宋高宗趙構、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而乾隆認為,這六位都已經被他超過了。

乾隆說,漢武帝晚年怠慢朝政,梁武帝不得善終,唐玄宗引來國家大亂,宋高宗倉皇逃跑,偏安一隅,這幾個都稱不上是偉大的皇帝。能勉強跟自己比的,只有元世祖和明太祖,因為這兩位是元朝和明朝的開創者,是立國之君,武冠天下。但是,乾隆表示,這兩朝雖然武功偉大,但是治國都不行,哪有我乾隆盛世的氣象?我統治下的時代,疆域遼闊,社會穩定,百姓幸福,鄰國拜服,誰能像我一樣偉大?

而在乾隆寫過這篇文章五年後,乾隆又發現了自己的一項第一,那就是和上面這六位過了七十歲的皇帝相比,他在位時間最長。乾隆高興地寫了一首詩:

七旬登壽凡六帝,五十紀年唯一人。漢武卻非所景仰,宋宗高孝更非倫。

這首詩水平很低,不過意思很直白:活過七十歲的皇帝有六個,但在位五十年的就我一個。

又過了五年,乾隆八十歲的時候,他更看不起那幾位皇帝了。乾隆說,歷史上活到80歲的皇帝只有兩個,宋高宗和梁武帝,可惜他倆都是廢柴,什麼事都沒幹。

乾隆為何在晚年時期下令凌遲尹嘉銓?

又過了兩年,乾隆八十二歲的時候,他又寫了篇新的論文《十全武功記》,把自己再吹高了一個臺階。乾隆把自己吹成“十全老人”,並且選了一塊最好的和田玉,刻上“十全老人”四個字,每天孤芳自賞。

而讓乾隆覺得自己更加偉大的,是他在八十五時把位子傳給兒子嘉慶這件事。乾隆認為,歷史上雖然也有禪讓,但都是假的,唐玄宗禪位給唐肅宗,當了太上皇,那是因為老子被兒子搶了位子,實在沒辦法,不給不行了。漢獻帝禪位給曹丕,那更是假的,那就是權臣篡位的障眼法罷了。宋高宗也禪位給了宋孝宗,但那是因為外敵太強大,宋高宗膽小,只想樂於安逸才禪位的,不值一提。

不僅如此,乾隆認為,自己比堯舜都要偉大。堯舜雖然也是禪讓,卻是禪讓給外姓人,自己江山已經不保。而我是禪讓給自家人,不僅禪了位,江山還沒有變色,這是空前絕後、超越古今的偉大壯舉啊。

乾隆是這麼誇自己的:“不但三代以下所未有,以視堯舜,不啻過之。”

乾隆把歷朝歷代各位文治武功的皇帝都藐視了一番,又把歷來被稱為聖賢的堯舜比了下去,這時的乾隆已經非常自信地認為,自己就是全天下,或者說全宇宙裡,最偉大的皇帝,沒有之一,獨一無二,前所未有。

可是,乾隆一邊歌頌著自己的偉大,一邊幹了一件瘋狂的事。我們前面說,乾隆七十歲時,寫了篇歌頌自己的論文《古稀說》。然而就在第二年,有位學者叫尹嘉銓,他寫了本書叫《名臣言行錄》,在自序裡,尹嘉銓自稱為“古稀老人”,因為他那時候也到了古稀之年。可是,這件事被乾隆知道了,乾隆大怒,認為尹嘉銓公然犯忌。為什麼呢?因為乾隆剛說了自己到了古稀年,只有乾隆自己才能自稱古稀老人,你有什麼資格也稱古稀?

我們都知道,古稀出自杜甫的一句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來中國人都用古稀表示自己的七十歲,不是皇帝的專用名詞。但是,宇宙第一偉大的乾隆,卻不允許別人用這兩個字。憤怒的乾隆下令凌遲。後來經過多人勸諫,乾隆決定改為絞刑,抄家,銷燬尹嘉銓的所有作品。

讓我們再來聽下乾隆的這句自誇:我統治下的時代,疆域遼闊,社會穩定,百姓幸福,鄰國拜服,誰能像我一樣偉大

乾隆為何在晚年時期下令凌遲尹嘉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