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修行,遇见任何事物都有无畏之心,少欲知足,知足常乐

平常就希望能够学习“少欲知足,知足常乐”,这辈子可以过着“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的出家生活,觉得非常满足。很早以前就开始弘法与带团朝圣,感觉生命很丰富。师父生命的丰富,也丰富了听法者与请法的各道场。法师邀请善人筹备佛教艺术学院,前后约三、四年左右,虽然终究还是无疾而终,但是就在这段往返过程中,很多弟子出家,都是硕博士的学历,他们都过午不食等等的见闻。

生活中修行,遇见任何事物都有无畏之心,少欲知足,知足常乐

觉得出家人也可以高学历,听了很羡慕。除了长辈的因缘,长辈与法源讲寺觉心法师的接触,也是由于父亲雕造佛像的因缘,所牵起的缘分。“法源讲寺的开山祖师斌宗法师(我的师公)1958年往生,上人觉心法师接任住持,要为师父盖纪念塔。秋天,长辈正在做教师会馆的浮雕,觉心上人颇有艺术涵养,既然要造佛像,应该就要邀请艺术家创作,不同于一般工匠的塑造,于是家师与长辈邂逅于教师会馆。家师邀请长辈塑造华藏宝塔的佛像,接着是大殿的佛像。

生活中修行,遇见任何事物都有无畏之心,少欲知足,知足常乐

后来家师的师兄弟慧岳长老,在新店还有个法济寺,也邀请长辈塑造佛像,背后还有千佛佛雕,小时候也常常跟着一起去。”师父说小时候往来皆僧尼,所见是佛像,如此地接近三宝,真是善根深厚之故。说法时常常用图像说明,其实第一张‘十法界’表格,是长辈依据我们的报告而整理出来的,还问我们有何需要修改之处?此举让我震惊不已,也因此开启了我们后来不断整理图表的习惯。后来我发现,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就因为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的机会,长辈这一点让我非常地敬佩。

生活中修行,遇见任何事物都有无畏之心,少欲知足,知足常乐

从喜欢音乐到法会梵呗,从学习建筑应用到讲经说法,师父巧妙地转化,让无数学佛人熟悉成佛之道的蓝图,法义的通透,更巩固我们大家修行之途的稳定。在活动中,师父尽量不麻烦到常住法师们,然而还是要面对许多的评论。以办观护少年活动在大殿活蹦乱跳一事,就让他们非常不以为然。但尽量不要扰动到他们的房间,他们只要把房门关起来就好,里还是安静的,而且生活并不受到影响。但是我们像作战一样,还得找外面的师父来帮忙,就在房里打地铺,整个生活都是乱了的状态。

生活中修行,遇见任何事物都有无畏之心,少欲知足,知足常乐

比方住在东边寮房,东边正好分配给男众,共用浴厕才难呢,我们要等他们熄灯了,我们才赶快去洗澡,一大早他们还没起床,我们赶快去刷牙洗脸,没有办法,这是要忍耐的啊!问起师父为何有这么大的心力和适应力;“我们真的蛮能适应环境,也真的愿意去适应环境,比较能随遇而安,例如出去比较没有时差,这跟读学建筑、跑工地有关,记得大学读建筑系时,晚上临时留在教室熬夜做设计,半夜困了可以保力龙上,盖着报纸睡觉。

生活中修行,遇见任何事物都有无畏之心,少欲知足,知足常乐

半夜醒来,还会想想现在在哪里?”除了随遇而安,利他的正念、与不为名利,是师父一直坚持下去的信念。当然,也是无畏的。“以前常有人问:师父您是不是刚出家啊?怎么这么勇猛?其实就算出家十几二十年了,也依然如此。我们很温柔但我很坚持!这就是中道不二啊!”勇猛心易发,但更可贵的是师父的恒常心,无畏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