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越来越向学硕靠拢,是好还是坏?

首先我是理工科,所以别的专业我并不是很了解。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可能有偏颇,欢迎大家指摘。

我国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为学硕和专硕。在我报考研究生考试的时候,我也对此很疑惑。就去了解了一下,得到的回答都是:学硕更偏向于理论研究,注重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而专硕要求重实际产业需求的技能培养,更注重实践。然而在我读研的这两年里,我自己及和我一样读研究生的同学朋友所听到的看到的情况却并不是这样。似乎专硕和学硕并没有什么区别。


专硕越来越向学硕靠拢,是好还是坏?


早前,一直听到的是学硕和专硕读书的时间长度不一样,学硕一般是三年,而专硕一般是两年。而我大多数专硕的同学们的学制从他们这一届或者还要早几届就开始延长为三年。他们和学硕的学生一样也是每天做实验,毕业要求同样需要发表文章。他们整个的培养模式和同课题组或者学院的学硕学生没有区别。要说真有些什么不一样,就是他们不能直博。他们如果想要读博的话必须参加统一的考核。他们没有传说中的实践培养,比如早早和导师下工厂之类的。更多的是在理论探究。


专硕越来越向学硕靠拢,是好还是坏?


而我们专硕的同学他们大多数选择专硕的初衷是想要更好地实践锻炼,以适应工作。而现在的局面就是他们不得不去发文章做科研来让自己毕业,这与他们的初心不符,我想也是于我们国家设立学硕和专硕的初心不符啊。


专硕越来越向学硕靠拢,是好还是坏?


而我认为造成这样的局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有很大一部分的专硕的导师并没有企业的经验,只是因为还剩有名额。而学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也许并不了解她的导师。所以我觉得现如今的导师选择制是有问题的。非本校学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可能完全属于一个盲选的过程。

2 高校和企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专硕的设想是好的,然而现实却不是如此。很多学校有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却苦于没有很好的平台。学校科研的容错性很大,可以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然后成长。而企业却没有那么包容,他们更讲究利益。它可以培养学生,但是专硕这一部分的培养将来毕业他们并不一定会回到培养他的企业。商人重利,这样的事粗看划不来。但其实如果高校和企业更好地联系,不仅对于科研成果转化还是企业创新性都有很大的好处。

3 导师太少学生太多。中国现阶段的硕士教育很多学校一个老师可能要带好几个学生,而且还有自己的科研任务,往往心力交瘁。可能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这也使得同一个课题组可能都是一样的培养。

好啦,大家觉得呢?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