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風⑨ |遼寧省鐵嶺縣鑫昇地農機合作社


近年來,隨著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實施的啟動,在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黑土地現代農業研究院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中,湧現出一批模式規範、技術先進、面積較大、帶動力強的保護黑土地試驗示範基地典型。即日起,《黑土地發佈》將推出“基地採風”系列報道,以更寬的視野、更細的筆觸,通過介紹這些基地推廣保護性耕作的實踐經驗,講述他們的創業歷程、發展成果、典型經驗,敬請關注。


遼寧省鐵嶺縣鑫昇地農機合作社成立於2014年。從合作社成立之初,在縣農機技術推廣站指導下,李生理事長就率領合作社抱著既要保護黑土地、又要發展節本增效玉米生產,開始了積極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示範實踐。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堅持應用示範保護性耕作不動搖,積極引進適應不同模式的機具,設立秸稈覆蓋還田免少耕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示範田,率先推廣應用玉米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技術,成為遼寧省實施保護性耕作的排頭兵,被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確定為保護性耕作試驗示範基地。


採風⑨ |遼寧省鐵嶺縣鑫昇地農機合作社


鑫昇地合作社在2014年初試進行免耕播種作業。2015年依靠第一臺免耕播種機免耕播種面積就擴大到1000畝,同時在合作社承包土地上設立了40畝秸稈部分覆蓋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示範田。2016年保護耕作免耕播種達1600畝,秸稈覆蓋免耕增加到60畝。在中科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的指導下,2017年他們社在遼寧省最先引進示範玉米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技術,在示範田中增加了秸稈全覆蓋和苗期深松施肥示範項目。到2018年又在遼寧省最先購進了秸稈集行機兩臺和秸稈全覆蓋苗期深松施肥機,以及多臺免耕播種機,擁有比較齊全配套的推廣示範玉米秸稈全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的機具裝備,併成為黑土地聯盟保護與利用院士工作站試驗示範基地。2019年。秸稈全覆蓋保護性耕作試驗示範田增加到200多畝。這幾年採用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的地塊,普遍比普通種植模式的產量高。2019年的試驗田畝產達到1900斤,連續兩年參加黑土地聯盟保護性耕作玉米高產競賽活動,獲得高產競賽三等獎。


採風⑨ |遼寧省鐵嶺縣鑫昇地農機合作社


為了加快保護性耕作技術應用,從免耕播種向秸稈覆蓋的轉型升級,近幾年合作社理事長李生多次自行自費主動到吉林省、黑龍江省考察學習保護性耕作技術,積極參加黑土地聯盟組織的技術培訓等活動,掌握玉米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技術。建立起多塊示範田,積極開展更標準、更規範的玉米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技術示範推廣。


為了使更多人瞭解、接受保護性耕作技術,他們社還自己錄製保護性耕作技術小錄像、建立保護性耕作微信群、在合作社請專家開展技術培訓講座、積極配合鐵嶺縣、鐵嶺市有關部門組織保護性耕作技術機具現場演示會,大力進行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普及宣傳。合作社和李生先後被評為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聯盟工作活動先進單位、先進個人。

鑫昇地農機合作社李生曾經談到,“黑土地土壤退化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再不治理,我們的子孫將無地可種”。儘管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的道路是不平坦,阻力不少,但是他們相信現在東北黑土地推廣保護性耕作已經列為國家行動計劃,為保護性耕作指明瞭前進方向,堅定了信心,提供強有力的扶持政策。“我們2020年3月又新購置6臺免耕播種機、3臺條耕機。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努力加油幹,爭取走在遼寧省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應用的前列”。(

王影 李社潮)


編輯:單哲 馮吉  審核:盧奕麗 王影 

主編:張學志    監製:李保國 王貴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