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Siri未经用户同意采集隐私信息,监管部门可以开罚单了

大家知道,除了手动唤醒Siri之外,最常用的就是通过机主“Hi Siri”的声音唤起Siri。然而据报道,Siri可能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录下你iPhone周围的声音,发至苹果关联承包商,细思极恐!

苹果Siri未经用户同意采集隐私信息,监管部门可以开罚单了

根据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苹果公司通过Siri采集用户信息是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用户当然也包括在内。我们不能接受一方面赚我们的钱,另一方面违反我国法律规定,损害中国用户利益!一起来看看我国法律是怎么规定,苹果公司这种行为可能面临哪些处罚。

我国2017年6月1日实施的《网络安全法》中有明确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收集个人信息的要求,根据该法的规定,苹果公司可能违反以下几点。

首先,未经用户同意采集信息。取得被收集者同意是采集个人信息的基本条件,苹果公司此次爆出的问题,并未取得手机使用者的同意。笔者的iPhone从来没有收到过争取我本人同意的个人信息收集请求,且在设置中也没有相关选项关闭该项功能。

其次,未经用户同意,向他人提供用户信息。苹果公司Siri收集来的个人信息,直接提供给其“全球范围内的承包商”,属于《网络安全法》中规定的向他人提供信息。

其三,未经我国有关部门进行安全评估向境外传送境内个人信息。

虽然《网络安全法》未明确规定哪些信息属于应当进行安全评估的信息,但个人信息安全已日益受到个人乃至国家的重视,因此无论是从公司内部合规角度,还是外部守法经营角度,均应做相应评估,并向国家有关部门备案。

苹果Siri未经用户同意采集隐私信息,监管部门可以开罚单了

那么违反这些规定将承担哪些责任呢?首先,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擅自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可以要求苹果公司删除其个人信息。其次,出现上述情况,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个人影响有限,此时应该由主管部门出面,该出手时就出手,采取行动,调查清楚事实,依法追究苹果公司相应责任,还大家一个安全的网络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