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淄博功能区调整(二):老经开区,人才聚集高地,宜居宝地

4月8日,淄博召开了全市部分功能区管理范围和机构设置调整优化新闻发布会。淄博功能区调整优化主要涉及六大板块,其中,淄博经开区从主城区“西”转移到了主城区“南”。

淄博经开区的迁移,使主城区南部以及诸多房产项目欢呼雀跃,一时之间,微信朋友圈、各微信群被“经开区落定南城”“南城迎来经开时代”等字眼的单图、消息刷屏。但就当前的形势而言,经开区迁移只是一个宏伟规划,虽然迁移已成事实,但新的机构如何运行?新经开区对各相关产业的政策及扶持力度如何?城建规划将发生怎么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还都是未知数。

然而,城市规划的调整,绝不是利益的简单再分配。这次调整,将对淄博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老经开区”迎来新机遇:未来淄博科技人才聚集高地、金融产业汇集高地,淄博最适宜居住的风水宝地

一夜之间摘掉了经开区的光环,从“经开区”回归“北郊镇”,很多人会单纯地认为,这里的片区价值会随着名头的改变而骤降。

解读淄博功能区调整(二):老经开区,人才聚集高地,宜居宝地

老经开区

事实决不是这样。

先来说,为什么经开区从“西”边挪到了“南”边?

这并不是因为“原经开区失去了淄博的眷顾,被无情抛弃”,而是因为经过这几年市级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建设,这里已经先后完成了鲁泰大道、中润大道等“六横八纵”交通网络建设和核心区域20个村的整体搬迁改造,初步形成了“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大数据”两大主导产业,大学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引进了齐鲁医药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

总之,这里的区域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具备了作为城市新片区的基本功能。城市的发展完全可以全面转入产业培育、建设提升、功能配套、管理服务阶段。

因此,经开区才转移到急需进行改造提升的主城区南部片区。

再来说,变回了北郊镇,原经开区就真的不是“经开区”了吗?

规划调整后,淄博经济开发区原代管的北郊镇回归周村区管理。与此同时,原经开区区域设立了大学城综合服务中心,继续负责该区域的开发管理协调服务工作,同时明确该区域继续戴淄博经济开发区的“帽子”,享受淄博经济开发区的政策。

从某种意义上讲,北郊镇虽在名义上不是经开区了,但是政策上、投资力度上和开发强度上等,却依旧是“经开区”标准。

当然,此次的调整并非拿去北郊镇“经开区”的名头这么简单,发布会还指出这么做,“有利于整合区域资源、优化管理体制、降低行政成本、增强区域统筹发展能力,有效调动相关区的积极性”,为了加快推动张周一体化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定位,主城区西部这片区域,未来将依托淄博新城区及北郊镇(大学城)、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构筑高端教育、医疗、商务、金融、文化、体育、旅游高地及淄博特色文化标示地,塑造青春活力、时尚健康、文化凸显的“城市会客厅”,打造最能体现淄博形象、彰显淄博特色、代表淄博现代化水平的城市核心区。

由此,经过调整的老经开区,区域的定位越来越明确。未来,以老经开区为代表的西城区,将会迎来发展新机遇,成为淄博的科技人才聚集高地、金融产业汇集高地,淄博适宜居住的风水宝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