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听话,很难管,为了树立家长权威,你会选择打他的方式教育吗?

金榜题名教育群


如果孩子不听话,很难管,为了树立家长权威,你会选择打他的方式教育吗?


大人认为小孩子不听话、很难管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孩子没有完全按照家长的心意或要求无做事,于是家长就认为孩子不听话;很难管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家长采取手段强制教育孩子,而孩子因为不服管教而逆反,所以家长认为很难管。

据观察发现大多数的家长,对于不听话的孩子都采取训斥打骂的手段,事实证明这种粗暴的方法不但效果不好,而且会让事情更加恶化。大部分家长之所以采取粗暴的处理方式,就因为不动孩子所致,其实对于不听话的孩子,家长要找出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才是。



为什么孩子会不听话、很难管呢?


一般情况下,孩子不听话是因为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孩子不愿意做,所以不听话;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要求孩子做的孩子根本就无法做到,孩子做不到家长就认为孩子不听话。我想问一下,你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之前,是否想到过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了?你要求的高度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努力能不能做到?假如这些因素你都考虑到了的话,我想孩子没有理由不听家长的话。



当然,也有的孩子,由于进入了青春期叛逆期,由于逆反、固执、不听话的。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家长就要注意调整管教孩子的方式了。

既然说了这么多,即使不说大家也能猜到了我的态度。如果孩子不听话、难管,我不会以家长的权威去压制孩子,更不会拿出家长的对孩子动粗打骂。然而我对不听话、不好管的孩子,我有自己的管教方式。


1、冷处理


每个人都有脾气,大人孩子都不例外,孩子不听话,大人肯定会生气;大人一生气对孩子说话必定不好听,有的甚至会训斥辱骂,孩子听了恶语粗言也会生气,大家都在气头上事情肯定出了不好,还不如先放一放,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再处理的好。

如果孩子不听话惹我生气的时候,我会把孩子晾在一边,自己该做什么做什么,等事情做完了,心情平静了下来再找孩子聊聊。这时候大人说的话孩子基本上能听进去。


2、找错误


我和宝宝有个习惯,这个习惯是从宝宝会说话时候就慢慢养成的。孩子做错了事情,如果是在吃饭前、临睡前,或者是上学前,我只是装着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当时不处理不等于就不处理,事后的“秋后算账”还是有必要的。



我的具体做法是先让孩子自己找错(从小开始都这样做,孩子已经习惯了),孩子找过之后我再作补充,对于孩子的错误我从来都不姑息,而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来,再让孩子自己说怎么办。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后一般都习惯于在父母面前发毒誓,今后一定如何如何,这个时候我会对孩子说:“我不是要听你向我保证,而是要看你的具体行动。犯错是很正常的,别说孩子大人也会犯错误,允许你犯错误,也希望你能正确认识并立即改正,有一点要注意,这次犯下的错误下次不允许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说这些话我是心平气和的,所以孩子也能听进去。

以上就是我的的回答,这种方法在我家宝宝身上效果不错,感觉方法可行的你也可以试试。欢迎留言交流哦!


智慧奶奶


一起闹,一起笑,一起成长。



孩子的启蒙阶段是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引导的,启蒙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引导孩子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思想,尊重他们的创意。看问题不能看表面现象,而误会了孩子,不能因为他回家浑身脏兮兮的,就认为他调皮了不听话了,我记得有个朋友跟我说过有一次她接女儿放学,女儿出来时过身都很脏,还有很臭的味道,刚开始她很生气地跟孩子说,为什么没有听妈妈的话,衣服脏了很难洗的,告诉妈妈你是不是调皮了,?女孩开心地带妈妈去了一个地方,原来女孩帮一个老奶奶捡垃圾,所以才弄脏了衣服。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不问青红皂白的指责孩子,他会怎么想呢?会不会觉得这样的事原来是错的,那以后不会再去帮别人了呢?我想一定是的。

所以当需要给孩子树立权威时,首先是需要问清楚什么情况,给孩子陈述的机会和权利,同时也是锻炼孩子表达的机会,如果孩子表述完以后,应该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自己指出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错误。而不能一味地显示家长的权威,让孩子因为权威而承认错误,这是对孩子不公平的,也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

同时,不要用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来评判孩子,比如给孩子报兴趣班或者学习班,不要认为孩子学得太多对孩子不好,也不要认为学得不多对孩子不好,要根据孩子的喜好和自愿来选择。

我先给大家看个表,这是同事家孩子每天必须学习的,孩子只有5周岁。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太累了,不能学习这么多,还是吸收不了。同事说,不是孩子累,是家长觉得累,孩子学得倒是不亦乐乎。

虽然我看着也挺累的,但是她家孩子确实很喜欢学习,所以有孩子的家长们,可以参考看下哦。


肉娘娘说法


我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大部分是平和的,但是也有时候是激动的,但是我一直都告诉自己,再激动也不能对孩子动手。所以,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不会通过用打孩子的方式来树立家长的权威。

我们和孩子永远都处在一个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的时间差里,经常谈论代沟这个问题,想一想,我们和比我们小几岁的人都有代沟,想法和做法都不一定能互相认同,更何况是两代人,二十几年的时间差。

孩子有孩子的成长时间和节奏。我和孩子在平日里相处时,经常观察孩子,他可能对一个我们看起来没意思的东西流连忘返,一遍一遍的看,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粗鲁的打断孩子,强行阻止,那么,孩子表面上是屈从于我们了,但是他的小心灵可能也跟着被我们打碎了。

孩子是最纯真,最善良的,孩子幼年时,你有没有发现,前一秒孩子被你厉害了一顿,下一秒完全不和你计较,依然粘着你,虽然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滴。

曾经,我也疾言厉色的教育过孩子,当孩子不听从于我的时候,面对眼前毫无计划的乱,我也急了,当我吼孩子的时候,看到孩子两只眼睛不住的眨着,却不敢顶嘴。

那是的我并没有胜利的快感,反而很自责,孩子还那么小,就是因为他小,也许对规矩体会的还不是很深,我那么厉害,孩子因为小没有和我们抗衡的能力,所以只能被动挨骂。或者被打,虽然我从来没有打过孩子,这点还是比较欣慰的。

我们应该带孩子慢慢看这个缤纷色彩的世界,告诉孩子一些规则,让孩子慢慢懂得一些道理,承担一些责任,当孩子犯错误时,及时安慰孩子,并引导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人还犯错误,何况是孩子呢。

孩子有孩子的天性,我们有帮助孩子合理释放天性的责任,不要以为孩子油盐不进,再小的孩子也懂得沟通。

切记不要粗鲁的用最伤人的办法来解决孩子的问题,来伤害最爱我们的孩子。




米色暖爱


教育心理专报观点

当孩子无理纠缠、拒不服从管教时,必须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甚至是棍棒教育。

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惩罚甚至是适当的体罚是教育孩子的必要手段

尽管我们提倡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反对棍棒教育,但是单纯的思想教育往往会使孩子丧失敬畏之心,使他们轻视法则、轻视权威、轻视自己的言行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思想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孩子必须辅之以一定的体罚。

体罚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在古今中外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在 《学记》 中 “教之大伦”的第七件事就是 “应备好教鞭、戒尺等体罚用具使学生视而生畏,谨而循章……”。在西方的教育中,体罚教育在整个古代也是非常平常的现象。在古代埃及的学校里,学生如果违反了学校的纪律,被关进寺庙或者学校,执教者对男孩子像马或驴子一样加以训练和制服。

当然,我们反对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的过度体罚和经常性的体罚。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而不是惩罚孩子。只要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体罚就要适可而止。

二、体罚孩子要坚持四个原则

一要有理。体罚孩子要事出有因,使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危害。这样,体罚的过程也就成了教育孩子明事理的过程。

二要有据。要提前制定体罚的规则,最好与孩子商定什么情况下要体罚,如何体罚,防止无原则地随性体罚。

三要有度。体罚要尽量少,尽量不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可适当打手心、屁股,或者罚做家务、运动等。

四要有爱。体罚后,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和思想状况,及时予以安抚,防止孩子思想认识出现偏差而自暴自弃或叛逆。

总之,体罚孩子一定要慎重、要适度,防止教育结果适得其反。


教育心理专报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很管用”,心理学实验告诉你:没那么乐观

有一次家长的讨论会上,有一组全部是男孩子家长,一致反映男孩子在家格外调皮,玩起来没完没了,叫去写作业学习的时候,就找各种借口拖拉磨蹭,每次都要写到很晚。

家长们开始还能做到好好说话,可孩子还是无动于衷,耳朵好像长茧子了一样。催了好几次,孩子还在我行我素,家长也失去了耐心,眼看着时候不早了,忍不住大发雷霆,这时孩子才会乖乖去写作业。家长有时候气急了也会给孩子一巴掌,孩子立马听话。

家长们总结的经验是:孩子不听话还是打最管用,古人说的好“不打不成材!”

这一结论也引起了家长的广泛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对于女孩子来说还是不要打,对于男孩子该打就要打,反正皮糙肉厚。很多家长说都是拍孩子后背,不会把孩子打坏。

打孩子真的不会打坏孩子吗?

从生理上来说打孩子的影响

有的家长拍孩子的后脑、后背,有的家长喜欢打孩子屁股,有的家长喜欢打孩子的脸、拧孩子的耳朵。从人体科学角度讲,孩子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打不得。

击打孩子的后脑或后背都会因为猛击、强压、 震动,造成其中的某些神经受损。有时这些神经受损又不易被及时发现,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屁股虽然肉厚看似不怕打,但坐骨神经却正在屁股部位上,被重打受损之后, 其后果也不堪设想。

脸部有敏感的三叉神经,一旦受了伤害,会造成五官变形。

孩子耳朵神经末梢反应非常敏锐,拧耳朵用力过大过猛,会损伤“听宫”、“听会”等穴位,造成耳膜损伤或耳神经受伤而致聋。

我们都看过古装剧,上面的孩子不听话,家长就会用藤条或者棍棒打孩子,有的打手心、有的打屁股,结果手心好几天不能写字,屁股皮开肉绽都下不来床。

现在还有一些父母把孩子往死里打,不知道跟孩子有什么仇恨。有的父母嫌弃孩子吃饭慢,就狠命打孩子;有的父母嫌弃孩子考试不好,殴打孩子。结果父母都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从心理上来说打孩子的影响

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打孩子会让孩子不尊重自己,不把自己当作独立的个体,认为自己是父母手中的一粒棋子,想怎么样就怎样。孩子变得逆来顺受、没有自己的主见,走入社会也会被欺负。深圳有一个小姑娘,先是妈妈把她推倒在地,后又遭到父亲一顿毒打,她居然站着不躲,任凭父亲打她,看着都让人心疼。

打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暴力:也有的孩子会变得暴力无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小时候挨打没有能力反抗,可能会把心中的怨气发泄到同学身上,在学校里惹是生非。等大了之后身强力壮了还会采取报复行为,打父母、打老师,做不到尊敬师长。

打孩子会让孩子变得更叛逆:打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顺服,但是不一定就能让孩子乖乖就犯,有的孩子会变得更加叛逆,故意和父母对着干,就要气死你,他其实是在寻求特别关注。有个姐姐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上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学习总捣乱,姐姐一生气用鸡毛掸子打他,鸡毛掸子折了,姐姐犯了心脏病去医院做了好几个支架,孩子后来还是惹了麻烦进了监狱。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很管用”一个心理学实验说明真相

打孩子真的像家长口中所说的那样管用吗?不尽然,姐姐家的孩子没有被教育成功,反倒被打成了少年犯,这就是一个反面教材。也许你认为这是一个个例,这一个心理学实验更能让你看清真相。

美国人类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曾和同事做过一项戏剧化的实验:

他们找了36个孩子,把他们平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实验人员让两组孩子进入了不同的房间,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电池机器人。然后,实验人员对A组的孩子实行非常严厉的威胁,告诉他们“不许玩!”对B组的孩子则很温柔,同样告诉他们不要玩机器人。

这两组孩子都很听话,都没有玩机器人。两周以后,换一个实验人员,再给孩子们提供电池机器人,不对他们进行阻止,A组的18个孩子有14个孩子会愉快地玩机器人,B组的18个孩子只有6个人在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因为被暴力威胁的孩子,当时不玩机器人是因为他被暴力胁迫的,不是他自己的内心想法。当没有人阻止他们玩的时候,他们就会抓住机会好好玩。

被温柔对待的孩子,之所以开始不玩机器人,是因为启动了内部动机,是自己本身就不想去玩机器人,当没有人阻止他们时,他们还是不想玩,仍然保持第一次的态度。

所以如果家长打孩子,强迫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只会在当时起到效果,以后还是照样不听话,家长却认为是打了孩子孩子才听话,就会继续打孩子,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其实,打孩子本身并没有用。

在打孩子之前要考虑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非要等到家长发火打一顿才听话,这并非是孩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家长犯了几个错误。孩子要想听话,就需要进行听觉启动,当家长无法启动孩子听觉时,孩子就会不听话。

在成绩为王的现在,我们心里是不是总是想着孩子的学习?只要孩子去学习,我们就感觉心满意足;只要孩子做学习之外的事情,我们就会莫名焦虑;然后就不停地催促孩子赶紧去做作业,在孩子心里,我们唠叨的“学习”这个词比其他的词汇都要多,孩子会认为“哼!你就知道学习,从来不关心我!”过多的唠叨并没有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动力,反而产生了免疫。《孩子:挑战》中就提到孩子会对妈妈的说教产生免疫,成为一个“妈妈的聋子”。这种耳聋现象还会针对所有对他讲道理的人。

我们家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更加在乎孩子的缺点,当孩子有成绩的时候,我们只是简单的表扬,不会每天在嘴上抹蜜。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却大为紧张,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错误。每天都不忘叮嘱孩子“早点做作业,要不又晚睡了!”“早点起床,要不又迟到了!”“快点走,别来不及了!”“好好学学这门课,要不下次又要出错了!”其实,我们每天都在频繁地否定孩子,孩子听了这些话感觉不舒服,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疏远,他也会选择性屏蔽父母的话。

因为孩子做不到家长说一句话马上行动,所以这让家长感觉非常恼火,内心负面情绪上升,控制了我们的大脑,然后说话的声音就发生了变化,语调变得很高、语速变得很快,从温柔的状态一下子变成了河东狮吼。如果总是这样的状态,孩子也会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越是好好和他说话,他也是不听。他知道你的底线,不碰触你的底线就会安然无恙,碰触你的底线时再去行动也不迟。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对抗,当你发火或者打他的时候他才会听。

有时候我们也是我们的纵容,让孩子变得不听话!当孩子磨磨蹭蹭不去学习的时候,我们只是用嘴说,而没有付诸行动。比如孩子在看电视,我们告诉孩子“别看电视了,赶紧去写作业!”孩子没有离开的意思,或者说再看一会儿,我们心一软就允许他再看一会儿,但是并没有设定时间限制。过了一段时间,孩子还是在看电视,我们还是会重复上述做法而没有采取行动,这就是在告诉孩子,默许你继续看电视。

到底怎么做,孩子才听话

我们了解了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就要针对这些原因去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

不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父母普遍存在焦虑的问题,比如总是担心孩子不学习影响自信、影响未来,但是我们不要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每天都跟孩子唠叨学习的事,会让孩子心生反感。

白天孩子上学不在家,晚上大部分时间还要做作业,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就是早饭和晚饭的时间,还有少有的休息时间,这样算来相处时间是多么宝贵,浪费在唠叨上是多么不值。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进行亲子互动,关心孩子的身体、兴趣、交友和困惑,解决孩子遇到的学习之外的难题,和孩子搞好关系,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关心他。

在学习方面,我们多肯定孩子的进步,激发他的学习动力,少否定孩子。通过和孩子的良性互动,让孩子愿意听我们说话。

曾经问过孩子“你最希望父母做什么?”他的回答是“不要唠叨!”那就少一些唠叨吧!

注意说话的方式

说话有三种方式:高语调快语速、中等语调中等语速、低语调慢速语速。

第一种语调会让人感觉透不过气来,是一种霸道控制,很不舒服。

第三种语调会让人感觉似乎是在哀求,没有威慑力。

第二种语调会让人感觉有威严,但是容易接受,不由自主地去接受。

平时在跟孩子说话时,就要采用中等语调、中等语速,从气氛上先获得孩子的好感。

要保持这样的说话方式,就要不断地练习,可以自己说话。对着手机录制下来,回听自己的声音,能够让自己接受吗?自己能接受再说给孩子听,不断练习之后,取得好的结果,就会保持下来。

用行动而不是语言

当我们要求孩子去做事的时候,用行动而不是用语言。比如上面提到的孩子因为看电视不去写作业的问题,已经告诉孩子该去写作业了,还要直接走过去把电视关掉,孩子就会发现苗头不对,赶紧去写作业,比说一箩筐的话都管用。

很多家长以为自己很有权威,说几句话孩子就会听,可是别忘了玩是孩子的天性,当他玩的权利受到侵犯时,他不会轻易罢手,这时就要采取行动,当然这个行动不是打孩子。

有的孩子喜欢玩手机,因为手机的影响才导致他不听话,这时就要用上面提到的中等语调、中等语速告诉他“手机影响了你的学习,我们需要没收你的手机!”然后真的把他的手机没收,让他知道家长不是说着玩的。

当你每次说到做到时,孩子就会体会到你说话的分量,而不会去碰触你的底线。

可能有家长说,采取行动孩子会反抗!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研究发现:只要妈妈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尊重孩子,尊重自己要维持约定的权力,就不会和孩子发生权力之争。

行动时态度很重要,做到温柔、坚定,孩子没有对手,“让他的风,无帆可吹”,就不会反抗!

孩子不听话自然会让我们头疼,恨不能打他一顿。但是如果我们冷静下来思考总结这个问题,会发现打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我们应该做到理智对待孩子,好好说话,让孩子听话。

二岁女儿输比赛,亲妈现场打骂十分钟:都输了,你还有什么脸哭?


身边的人35498212


作为学前教育的师范生想表达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们不提倡打孩子,但是有必要树立家长的威信,孩子难管我们也要分析原因。

不听话的孩子一般都聪明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幼儿园班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上课乱跑的孩子,他虽然很调皮但是他很聪明。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怪孩子不听话,因为我们教的知识孩子不感兴趣或者说我们让孩子做的事情他不感兴趣。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了孩子对某一方面感兴趣,这类孩子的表现一定会让我们感到惊讶!

该打还是要打的

打孩子还要看情况,看孩子年龄。

如果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一定要惩罚,要让孩子害怕以后不再犯错,这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对此李玫瑾教授也说过惩罚是有必要的!

但是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我们大多数的时候打孩子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情绪的一种宣泄。

希望家长能分清打孩子是真的为他好还是自己不良情绪的宣泄。

我们大多数的时候还是提倡对孩子进行引导,从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学会分清是非对错,很多时候不需要“打”这一行为!

学会和孩子做朋友

我想孩子更需要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平等对待他们,和孩子平等相处,孩子也会学会尊重别人尊重父母!

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平等的环境,在正确的引导下和父母爱的陪伴下,孩子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欣心向暖


我是一个十分关注家庭教育的小幼师。希望我的见解可以解决您的一些顾虑。

首先,我个人认为用打的方式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是不可取的。

虽然人们常说:棍棒下面出孝子。但又有那个孝子是打出来的呢?

时代在进步,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要进步。我个人认为孩子不听话,难管有以下原因。

1、年龄特点。每个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年龄特点。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就会比较叛逆,难管。但仔细想想我们也是从那个年龄段过来的。叛逆期的孩子,经常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其实很多一部分孩子只是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关心 。家长多理解,多沟通,这一阶段很快就会过去。但用打的办法来解决,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2、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分五种类型,但只有民主型最为受孩子欢迎。孩子从出生的那刻起就是一个有独立思考的人,在婴儿期做出的每个动作都需要家长的回应。到了儿童期,孩子们的思考能力更强,这时家长只做出一些回应可能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时间久了,孩子就以为可能家长不关心自己,这时就会做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吸引家长的关注。

3、相处方式。问题中说到:树立权威。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我们家长完全可以像和朋友相处那样和孩子相处。如果适当的改变一下相处模式,那么教育孩子不会再是什么难题。一个家庭里,如果您和您的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那么您的孩子也会事事和您商量。交流的过程中,您的见解和学识无形之中也会让您的孩子崇拜。那么,这样的话,您还用树立权威吗?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见解。若有不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呦。


张水熊


越打越糟糕。孩子长大了就会模仿,他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你又继续打,恶性循环。冷处理最好了。不要在他闹的时候跟他讲理,没用。就让他一个人呆一会。等他安静下来再教育。


圆宝最乖


对于孩子不听话,很难管,家长会不会选择“打”的方式教育,我在昨天(1O月24日)下午刚好回答了“吾是阿凡”先生题为《家长和教师管教孩子时能不能打?孩子的成长中能不能打?》的问答,在这里不好意思转抄,见谅。

上述回答的主要意思:如有需要,适时、适量、适度恰到好处的打,是要让孩子知“敬畏”,以打屁股为佳,还要配于思想沟通工作和有关的善后布控工作。

其目的,我不主张是为了树立家长权威,而是孩子的教育需要。🙏


钱德铸


如果一个家庭从一开始拒绝使用暴力对待孩子,他们的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懂事、乖巧。用温柔的告诫,给了孩子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便最终内化了孩子决定。建议温柔教育,越早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