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我行動

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我行動

世界精神衛生日的由來

在1991年,尼泊爾提交了第一份關於“世界精神衛生日”活動的報告。隨後的十多年裡,許多國家參與進來,將每年的10月10日作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分享科學有效的疾病知識,消除公眾的偏見。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每年的10月10日為“世界精神衛生日”。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

健康及心理健康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成立憲章中提出:“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是沒有疾病或虛弱現象。” 由此可見,一個健康的人,不僅其機體功能正常而沒有疾病,而且其心理狀態也應是正常的,能適應社會生活。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上各個方面的活動過程均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包括合理的認知活動、適度的情感反應、恰當的意志行為、積極的生活態度、良好的適應狀態等。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

衡量人體健康的具體標誌:

(1)處事樂觀,態度積極,心胸開闊,樂於承擔任務而不挑剔;

(2)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3)自我控制能力強,善於排除干擾;

(4)適應能力強,能適應各種環境的各種變化;

(5)體重適當,體型勻稱,頭、臂、臀比例協調;

(6)眼睛明亮,反應靈敏,善於觀察,眼瞼不發炎;

(7)牙齒清潔,無疼痛,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

(8)頭髮光澤,無頭屑;

(9)肌肉皮膚有彈性,走路輕鬆。

心理健康的標準

有足夠的自我安全感;

能充分地瞭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生活理想切合實際;

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能適度地發洩情緒和控制情緒;

在符合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

常見心理心理疾病

失眠症

人的一生當中,睡眠約佔人們生命的三分之一,睡眠良好是心身健康的主要標誌。

定義: 各種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入睡困難,早醒。

表現:精神疲勞、頭暈眼花、頭痛耳鳴、心悸氣短、記憶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對付失眠的小策略

1.睡前喝一杯牛奶。但是對於喝牛奶過敏的人來說,可以吃個蘋果、吃片面包等也會幫助我們快速入眠。平時還可以多吃一些紅棗、百合、小米粥、核桃、蜂蜜、葵花子等。

2.保持作息時間規律。規律的作息時間是健康睡眠的保障。

3.睡前忌大吃大喝。晚飯盡力不要吃的過飽,也不要和太多的水及辛辣、油脂多的食物。

4.遠離咖啡、不吸菸,青少年失眠症患者需要注意吸菸不利於健康及睡眠。

5.睡前洗個熱水澡,可讓你睡的更好 。

6.舒適的環境。臥室的氣溫稍低有利於睡眠,有個舒適的床最好,此外保持臥室的安靜是很重要的 。

7.堅持鍛鍊。青少年失眠症患者需要適量的體育鍛煉,鍛鍊有助於睡眠,幫助睡眠的最佳鍛鍊時間是下午。

8.盡力把睡眠時間放在晚上,白天睡得過多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

抑鬱症

一種由於工作和生活壓力過大,造成的在現代人比較普遍的心理健康疾病,它具有高發病率、高複發率、高死亡率的特點。

症狀:

1、抑鬱心境。情緒低落,苦惱憂傷,感到悲觀絕望,痛苦難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常用活著沒意思,高興不起來等描述其內心體驗,典型者有抑鬱情緒,晝重夜輕的特點,常與焦慮共存。

2、思維遲緩。反應遲鈍,表現為主動性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思考問題費力,反應慢,自我評價低,自卑,有無用感和無價值感,覺得活著無意義,有悲觀厭世和自殺打算,當軀體不適時產生疑病觀念,認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活動減少。主動性活動明顯減少,生活被動,不願參加外界和平時感興趣的活動,常獨處,生活懶散,發展為不語不動,可達木僵程度,最危險的是反覆出現自殺企圖和行為。

軀體症狀。大部分抑鬱病人都有軀體及其他生物症狀,例如心悸,胸悶,胃腸不適,便秘,食慾下降和體重減輕,睡眠障礙突出,多為入睡困難。

其他。抑鬱發作時也能出現幻覺,強迫和恐怖症狀,因思維聯想顯著遲緩及記憶力下降,易影響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出現抑鬱性假性老年痴呆症。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

焦慮症

焦慮,是一種最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客觀事件明顯不符,或者持續時間過長時,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稱為焦慮症狀。

表現:

1、考試焦慮症。一上考場上腦子就變得很亂,原來複習過的內容也想不起來了,急得渾身出汗,心慌意亂。

2、社交焦慮症。社交焦慮發展到極端就是社交焦慮症或社交恐怖症。表現為情緒上的緊張、不安、擔心甚至害怕,還伴隨心跳加快、出汗、臉紅、發抖、呼吸困難、尿頻、尿急等生理表現,可能還會伴有迴避行為。

就業焦慮症。近年來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在就業過程中產生一些焦慮、抑鬱的情緒是正常的,可是一旦焦慮過度,上升到“焦慮症”就應該及時給予關注。

緩解焦慮的小訣竅

1.睡眠充足——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減輕焦慮的一劑良方。

2.保持樂觀——當你缺乏信心時,不妨想像過去的輝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你將很快地化解焦慮與不安,恢復自信。

3.幻想——這是紓解緊張與焦慮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陽光普照的沙灘上,涼爽的海風徐徐吹拂。試試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深呼吸——當你面臨情緒緊張時,不妨作深呼吸,有助於舒解壓力消除焦慮與緊張。

5.轉移注意力——假使眼前的事情讓你心煩緊張,你可以暫時轉移注意力,把視線轉向窗外,使眼睛及身體其他部位適時地獲得放鬆,從而暫時緩解眼前的壓力。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

關於心理健康的建議

適量運動有益於情緒健康,可預防、緩解焦慮抑鬱。

出現心理問題積極求助,是負責任、有智慧的表現。

睡不好,別忽視,可能是心身健康問題。

抑鬱焦慮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評估,積極治療。

服用精神類藥物需遵醫囑,不濫用,不自行減停。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