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產幅度歷史之最!揭祕背後的“關鍵先生”墨西哥

北京時間4月13日凌晨,OPEC+宣佈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首輪減產額度共計970萬桶/日。有分析表示,OPEC+的減產目標是先去庫存,再去彌補需求下滑的影響,但目前來看,減產的監督很困難。

作為達成協議執行的關鍵“人物”,最終各產油國還是向墨西哥妥協了,允許其減產10萬桶/日。墨西哥之所以如此強勢,除了跟其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墨西哥總統一直致力於提振本國石油產業有關之外,也跟墨西哥在原油方面的金融對沖操作有關,媒體報道該國政府買入了大量看跌期權。

减产幅度历史之最!揭秘背后的“关键先生”墨西哥

協議減產幅度創歷史之最

北京時間4月13日凌晨,OPEC+減產協議達成後,WTI原油和布倫特開盤分別大漲8%和5%,但幾分鐘後又雙雙轉跌,WTI原油跌幅一度擴大至3%。截至北京時間13日15:52,WTI原油報22.84美元/桶,日漲幅為0.3%,布油報31.25美元/桶,日跌幅為0.7%。

此次減產協議達成的進程可謂是一波三折,先是4月9日晚間的OPEC會議,然後是4月10日晚間的G20能源部長會議,最後是4月13日凌晨的緊急會議,才得以全部敲定細節。下一次會議於6月10日舉行,以決定為平衡市場所採取的進一步行動。

本次OPEC+達成的最終協議要點包括:重申之前於2016年12月10日和2019年7月2日達成的合作章程依然有效;2020年5月至6月,減產額度共計970萬桶/日;7月至12月,減產額度共計770萬桶/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減產額度共計580萬桶/日。

根據協議,沙特和俄羅斯的減產參考基線是1100萬桶/日,其他產油國的減產參考基線是2018年10月的產量。減產協議的有效期至2022年4月30日,是否繼續延期將在2021年12月進行審核。

本次減產中,美國沒有明確主動減產額度,只是認為市場環境下到2020年底,美國原油產量會下降200萬-300萬桶/日。

本次協議確定的減產幅度創歷史之最,之前聯合減產都是百萬桶級別,而本次直接提升至千萬桶級別。OPEC秘書長巴爾金形容本次原油減產幅度是歷史性的:(OPEC+減產協議)減產規模大,持續時間長,長達兩年時間,共同見證了國際合作和多邊主義的勝利。

“這與當前全球疫情環境下需求大幅萎縮有直接關係。OPEC+的最新預計是: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減少680萬桶/日,其中二季度至少減少1200萬桶/日。OPEC+估算,二季度,全球石油市場過剩庫存為1470萬桶/日。OPEC+的減產目標是先去庫存,再去彌補需求下滑的影響。”隆眾資訊原油分析師李彥表示。

不過,李彥還分析稱,對於減產的監督很困難,沙特宣佈5月起將減產至850萬桶/日,一旦落實,將創本國2011年以來最低的產油水平。此外沙特和俄羅斯要求美國等G20國家減產500萬桶/日,預計其他國家有可能會答應OPEC+減產要求。

减产幅度历史之最!揭秘背后的“关键先生”墨西哥

針對OPEC+減產協議的後續看點,李彥表示,首先是科威特方面頗有信心地表示,他相信OPEC+和其它G20產油國的有效減產幅度,最終會升至2000萬桶/日的整體規模。早前有消息稱,美國、巴西、加拿大會承擔總計370萬桶/日的減產規模,其餘G20國家則將減產130萬桶/日。但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動減產”,還是由於需求低迷導致的“產能閒置”尚無定論。雖然有關消息有待進一步確認,但市場普遍認為G20產油國跟進OPEC+的減產行動是大概率事件。

“除了減產外,購買原油儲備的計劃也被考慮在計劃內。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將於近期更新原油消費國增加戰略石油儲備(SPR)的計劃。同時,經伊朗石油部確認,沙特、阿聯酋和科威特三國除承擔聯盟分配的減產份額外,還將額外聯手削減原油出口量200萬桶/日。而一旦產油國直接削減出口量,短期對油價的利好推動將比減產更為明顯。”李彥補充。

油價三國殺墨西哥成焦點

此前OPEC+最終協議達成的主要障礙,是墨西哥不同意30萬-40萬桶/日的減產額度,最終各產油國還是向其妥協,允許其減產10萬桶/日,美國甚至直接提出會協助墨西哥承擔部分減產額度。

4月9日歐佩克+晚間會議和隨後4月10日的G20能源部長會議上,都是墨西哥不同意按照市場預期的40萬桶/日幅度進行減產,而只同意減產10萬桶/日,導致協議“流產”。

對此,李彥分析稱墨西哥之所以不同意較高額度的減產,主要由於墨西哥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而墨西哥總統一直致力於提振本國石油產業,同時也跟墨西哥在原油方面的金融對沖操作有關。EIA數據顯示,墨西哥原油產量從2004年的347.6萬桶/日降至2019年的170.3萬桶,降幅已達50%。如果實施30萬-40萬桶/日的減產計劃,墨西哥的原油出口面臨大幅下降,其對於進口油品的需求也將提高,石油工業將進一步承壓。

“同時不可忽視的是,墨西哥耕耘原油金融市場多年,每年都會斥巨資進行風險對沖,2015年-2016年的低油價時期,墨西哥從中賺取了數十億美元。從2001年開始,墨西哥就通過買入看空期權,一旦油價跌至低點,就以先前確定的價格將原油賣給對應買方。墨西哥財政部在今年1月初表示,該國政府對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期間的石油出口進行了對沖。據報道其買入看跌期權,瑪雅原油的行權價格約為42-49美元/桶,而當前瑪雅原油價格已低至20美元/桶。 ”李彥表示。

減產協議後:油價是否會漲?什麼樣的油價利好中國?

隨著減產協議的達成,最受關注的無疑是國際原油市場是否將迎來轉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際油價在開盤經歷較大幅度增長後轉跌。而原油價格的大幅波動和持續低迷,將會給我國原油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新京報記者採訪到了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天風期貨研究所所長賈瑞斌、金聯創原油分析師韓正已,對以上問題進行討論。

新京報:價格戰為何不打了?

龐超然:原油減產有助於恢復油價,符合各產油國的共同利益。經過複雜博弈,最終各國達成減產協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油價回穩上升,進而改善石油出口國財政收支,支持各國經濟復甦企穩。

賈瑞斌:暫停價格戰的主要原因是效果不及預期,還導致參與方互有損失,因此OPEC+組織選擇通過達成減產協議來停戰。

韓正已:這次價格戰從持續時間上看是比較久的,一方面是油價持續低迷了半個月,這無論是沙特、俄羅斯還是美國等產油國都無法接受的,因此必須要結束價格戰。另一方面是全世界疫情對於石油需求影響非常大,使得需要進一步萎靡。

新京報:協議達成誰最受益?

龐超然:此次協議最大受益者是墨西哥,該國堅持僅縮減10萬桶,最終得到了各國的同意。

賈瑞斌:最大的受益國可能是美國。畢竟美國頁岩油企業面臨很大的現金流壓力,如果出現債務違約會帶來一系列的信用風險。

韓正已:減產協議達成之後,目前各國都會受益,可以緩解財政收入壓力,不過受益最大的是美國,可以藉機會緩解頁岩油產商目前面臨的壓力。

新京報:協議達成對中國有何影響?

龐超然:減產協定達成,對中國影響相對有限。中國是原油主要進口國。油價上升後,會對中國進口造成一定壓力,增大石油進口支出。但同時,考慮到大宗商品的資本屬性,價格上漲會帶動購買需求增加,有助於拉動原油相關產品的消費。同時,隨著石油價格回升,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市場有望回穩,投資者信心和預期得到鞏固,促進金融市場回穩增長。

賈瑞斌:協議達成會推高中國進口原油的成本,但原油價格過低也會導致國內多數化工品面臨畸形定價的風險,並導致產業鏈個別企業出現經營問題。中國需要的是一個相對穩定偏低的油價。

韓正已:我國作為原油進口大國,主要的影響是需求端的影響,原油價格在短期內必然會上漲,導致成本比前一個月多一些。

新京報:油價會大漲嗎?

龐超然

:此次減產不及預期,由於需求大幅減少,每日石油消費下降了20%-30%,但減產量只相當於需求下降的一半,對促進油價回升作用相對有限。同時也要注意到,需求衝擊來源是疫情,只有各國共同努力,儘快控制住疫情蔓延形勢,有助於原油需求的回升,進而促進油價上漲,同時也推動石油產業上下游共同復甦。

賈瑞斌:油價很難出現快速、大幅連續上漲,主要原因是當前的減產幅度是從5月1日開始,但不少國家在4月份就已經提高了產量。這就相當於協議是先增後減的後半部分。但現在原油市場面臨的是需求塌方的壓力,這種幅度的減產尚不足以扭轉平衡表的方向。

韓正已:目前達成的減產協議是每日減產970萬桶,跟G20期間減產規模相加後大約在日均減產1000萬-1500萬桶。但是目前市場普遍測算的產量過剩在日均2000萬-3000萬桶/日,因此目前減產幅度並不能很好地緩解原油需求過量的問題。因為減產協議達成後,油價可能會有小幅的上漲,但是漲幅不會太大,同時還需觀察5月份減產協議的執行。

新京報記者 張姝欣 編輯 趙澤 校對 李世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