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難產”的國家線,消耗的不僅僅是考生的耐心

欄目:考研早知道,多點乾貨少點套路,諸君早上岸。

今天是2020年4月13日,四月中旬的第3天;也是4月中旬的第一個工作日。按照之前教育部通知的4月中旬公佈國家線,或許意味著,這周內就要出國家線了。網傳在昨日教育部高層開會,雖然沒有官方證實,但也是合情合理。

國家線為什麼"難產"?

按照道理和初試成績一樣,疫情對於國家線的影響很小;初試成績年前就已經錄完是個不爭的事實,延後發佈主要是因為高校的工作人員沒有上班;即使是這樣,初試成績發佈也僅僅是晚了半個月。


繼續“難產”的國家線,消耗的不僅僅是考生的耐心


那麼,國家線呢?

國家線的影響因素一是考研的初試成績、二是招生的人數;簡單的說就是,我要錄取100人,按照1:1.5左右的比例取第150名人的分數就行。

初試成績已出,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招生人數也是確定的;所以,國家線"難產";主要是因為招生人數的不確定。

招生人數為什麼難以確定?

我們是不是可以繼續思考,為什麼國家會對教育部指示:擴招。從專升本、研究生、博士再到公務員、事業編;無一例外的擴招。這是多大的好事,但好事的背後,是畢業生的就業難。

有多難,尚不得知。研判疫情對於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影響;是極其困難的一件事情。美股的暴跌之後的反彈,石油暴跌之後的反彈,國內經濟復甦跡象也很明顯。

那麼,疫情究竟對於就業能有多大的影響;這間接影響了考研擴招多大的比例。


繼續“難產”的國家線,消耗的不僅僅是考生的耐心


筆者雖然學的是經濟管理類的,但是水平尚不足以判斷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但從目前來看,至少我們國內受影響的行業很多,但受益的行業同樣很多。雙向的影響,負面主導。

但疫情終究過去,我們還在繼續的前進。說回考研國家線,也許真的很難。

往年的國家線對於除34所自劃線高校以外的高校研究生複試具有指導性作用,今年的國家線對於所有的高校都有指導性的作用。部分34所已經確定,今年的校線不會早於國家線。

指導性的作用並不意味著34所會和國家線吻合,而是一個參考。但終究我們知道的一點是,研究生考試是會擴招的。

也許這就夠了,我們心心念唸的考研,不就是一張心儀大學的通知書嗎?只要擴招包括我們,什麼都無所謂了。

生活給了我們很多的選項,我們卻只能選擇一條;而這一條也許順暢、也許不順暢,但是他終究是你念念不忘的選擇。你也許偶爾羨慕別人的選擇那麼的光鮮,你也許偶爾也會後悔;但沒有關係,生活依然需要繼續,你依然在你選擇的路上走著,這就夠了。

販賣焦慮的小編,心心念念盼著國家線的你們;知道,考研擴招的消息就夠了。我們去準備我們的複試,我們背單詞、我們聽英語、我們練習英語口語、我們準備專業筆試、我們準備專業面試……我們很好,我們一直在努力。這就夠了。


繼續“難產”的國家線,消耗的不僅僅是考生的耐心


你若花開,蝴蝶自來。

最後:小編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上岸,所有的考生都可以沒有焦慮;考研辛苦,準備考研複試更加的辛苦,在這樣的背景下準備更是痛苦。但是,我們選擇相信自己;我們選擇,努力就夠了,剩下的交給天意。

考研黨,願星月不負前行的路人。


預測國家線 (單選)
0人
0%
4月13日
0人
0%
4月14日
0人
0%
4月15日
0人
0%
4月16日
0人
0%
4月17日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