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鄂上行!湖北农产品全速开拔

经过76天的等待,4月8日零点,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九省通衢”再现。过去两个多月,从武汉到整个湖北,经历了太多压力和考验。特别是对于湖北生鲜农产品而言,道路封闭、销路不通带来的滞销困局,让洪湖、秭归、恩施等地农户经历了最漫长的一个冬天。

从寒冬走出,面迎春日暖风。全国上下围绕助力湖北农产品重回上行快车道的“大动员”正紧锣密鼓展开。“买光湖北货”“为湖北拼一单”“我为湖北胖三斤”……一众电商平台纷纷从保供“逆行者”变身“叫卖官”。不仅如此,为从长计议,电商平台也致力于做强源头,加大标准化、品控、物流等多元支持,以助销更多湖北优质特色农产品。

“吃”援齐上阵

湖北是年产4000万吨农产品的农业大省,疫情影响下,农产品的销售情况牵动人心。4月6日晚,央视主播朱广权和淘宝主播李佳琦的一场“连麦”,卖出了价值超过4000万元的湖北农货和食品,也在阿里平台上掀起一股“我为湖北胖三斤”的消费旋风。

淘宝数据显示,自3月31日淘宝上线爱心助农“湖北加油”专区后,湖北农货销量持续走高。4月1日-6日,淘宝累计销售湖北农货达1.2万吨,日均销量超过2000吨,比此前一周的日均销量增长了80%。

京东集团在4月1日正式开启“买光湖北货”大促活动,从全渠道销售到物流供应链支撑,为湖北生鲜农产品快速回暖搭建起全方位主场。4月1日-7日,京东生鲜累计销售湖北农产品1400吨,包括240吨秭归橙、160吨小龙虾、94吨莲藕。其中,湖北伦晚脐橙单品销售额最高,其次是洪湖小龙虾,销售额月环比增长33倍。

同时,京东洪湖扶贫馆月环比销售额增长近88倍,恩施扶贫馆的恩施小土豆上线2小时即突破5000单,因被网友买到下架又开启了预售。短短7天,恩施扶贫馆销售了40吨滞销产品,消化了当地80%的滞销量。

拼多多数据显示,疫情发生后,“湖北商品”“湖北品牌”等在内的关键词在平台的搜索量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2300%。为集中全平台优势力量推动湖北地区农副产品对接全国市场,4月1日,拼多多“湖北优品馆”上线,平台辅以全域资源支持和专项价格补贴,湖北各地市长、县长轮番上场,为本地特色产品代言荐货。

数据显示,“湖北优品馆”上线当天接待了超过1107万人次,累计售出湖北农副产品超410万斤。在数亿用户“为湖北拼单”的推动下,“湖北优品馆”上线一周,平台湖北农产品销量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370%。截至4月8日,“湖北优品馆”内发自武汉的农产品订单单日销售峰值已超过300万斤。

4月1日,一场专为湖北筹划的“组团”援鄂行动也在苏宁易购展开,苏宁易购、苏宁家乐福、苏宁小店联合上线“鄂货专区”。在全场景、全渠道的“宠爱”下,当日,包括洪湖莲藕、潜江小龙虾、荆门大米、恩施茶叶、秭归脐橙、武昌鱼、腊肉等在内的湖北特色商品在苏宁易购销量环比增长1962.95%,累计帮助湖北农户销售近2000万斤农副产品,而该活动预计销售规模将达约10亿元。

标准化之机

“一般而言,中国的小龙虾产业90%以上的供给是以活鲜商品流入餐饮、流通渠道,今年受疫情影响,餐饮业停摆、物流不通,小龙虾面临滞销困局。”4月8日,德炎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玥对国际商报记者说道。作为已经成立26年,也是第一批做出口小龙虾的企业,此次危机也让他再次认识到做标准化产品的重要性。“标准化产品能较好应对供给困局,抗风险能力也更强。”

将鲜活的洪湖小龙虾经过深加工走零售渠道,德炎水产此前在京东平台已有尝试,京东也一直在鼓励企业导入国外先进的标准体系,进行全球水产养殖规范的认证等。而此番面临滞销困局时,双方顺势加大了使用液氮锁鲜技术的半成品的销售力度,通过京东“买光湖北货”、助农秒杀等活动曝光,以及畅通C端物流体系,4月1日-7日,德炎的小龙虾产品逆势热销,销售额环比增长超过248%。

“标准化能更好地把控产品质量,延长尝味期限,通过电商平台的帮助,我们的销售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往70%的销售在餐饮和流通渠道,今年,我们会把70%的销售转至零售渠道,其中,线上渠道会占到一半以上的比重。”卢玥说。

在疫情中,认识到标准化、规范化是生鲜产品必由之路的还有秭归县恒晟果业加工厂总经理钟义。“疫情无疑给秭归橙农带来了损失,冬橙、纽荷尔橙、中华血橙都有大量滞销。”钟义说,秭归一年四季都有应季橙产出,4-6月的春橙首推伦晚橙。“但让橙子更好卖,标准化是重要一环。”

据钟义介绍,在京东平台,恒晟果业的橙子赢得消费者青睐,一大原因就是京东对单果克重、果净和果面品质都有严格要求,这为消费者带来了更高品质的商品,也让企业树立了品牌,产生了良性循环效应。

“无论是否经历疫情,要让消费者受益、让种养殖户得利、让农产品上行更通畅,标准化、规范化都是一大方向。我们希望以数据、技术、销售能力帮助产业带和企业在种植、生产、推广、品控、流通等环节持续升级。”京东生鲜负责人唐诣深表示,为此,4月8日,京东也与湖北农村农业厅达成合作,将从设立上行专属通道、打造生鲜产业带和区域品牌、落地商家成长中心、建设湖北省地方特产馆、建立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动落地数字农牧项目、完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七方面建立可持续助农机制,帮扶湖北特色农产品上行。

以品质带动农产品销售,拼多多、阿里巴巴、苏宁也各有行动。4月1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与拼多多签署了《“乡村振兴及抗疫助农”战略合作协议》,拼多多将配合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打出一套“组合拳”,遴选数十个产业特色鲜明的县市,持续发掘并孵化更多湖北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为湖北培养500名优秀农村电商人才。

在阿里巴巴时隔11年重启的“春雷计划”中,智慧网络助农兴农是其中的重点举措之一。阿里巴巴副总裁林涛表示,将率先在湖北实施助农兴农措施,加快落地对湖北原产地农产品的直采,打造原产地农产品品牌。

在疫情期间,苏宁拼购推出了“助农18项举措”,4月1日,苏宁宣布,再出台“援鄂13条”,在商铺入驻、直播指导、店铺运营等多个方面,拿出全面细致的帮扶方案,以援助湖北为契机,加速落地新十年公益战略,助力乡村振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