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蓝家小辈和魏婴互相“嫌弃”,原来蓝湛教出一堆假羡羡

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

16年前,蓝湛还是被叔父管教的小辈,

16年后,已经成了管教别人的含光君。

莫玄羽献舍,魏无羡回归,

好笑的是,魏无羡先遇到的不是蓝湛,而是一群被夷陵老祖戏耍的蓝家小辈。

看过才明白,原来蓝湛的教育这么“失败”。

《陈情令》蓝家小辈和魏婴互相“嫌弃”,原来蓝湛教出一堆假羡羡

★“袖手”旁观

含光君素有美名“逢乱必出”,这点看起来跟羡羡很像。想想16年前是两人携手一起“降妖除魔”,只不过蓝湛出手规规矩矩,魏婴出手随心所欲。当年要不是因为有蓝湛挡着,相辅相成,可能还会更加任性。有时想想如果真的有如果,如果羡羡没有变成夷陵老祖,如果羡羡没有坠崖,估计他现在也能获得一个“逢乱必捣乱”的美名,刚好可以和含光君相配。

《陈情令》蓝家小辈和魏婴互相“嫌弃”,原来蓝湛教出一堆假羡羡

下面就来看看含光君一手教育的思追,总觉得他既有了蓝忘机的大方得体,又有了魏无羡的小心思。在莫家庄,当众人看着“莫玄羽”被欺凌的时候,蓝思追虽然试图拉起他,最终却也还是坐了回去。可当莫家公子一脚踢向羡羡的时候,他却悄悄袖子一抖,一道蓝光暗暗帮助羡羡。可谓是“袖手”旁观,既没有失掉仙门的颜面,也没有扫了莫家的面子。

所以对比来看,思追没有蓝忘机那么“愣”,也没有魏无羡那么“疯”。有着一颗善良扶弱的心,又有一些聪敏变通的小心思。

《陈情令》蓝家小辈和魏婴互相“嫌弃”,原来蓝湛教出一堆假羡羡

★百花齐放

想想看16年前,蓝湛质问魏婴:“你为何弃了剑道,改修他途?”他还说:“修习邪道终归会付出代价,古往今来无一例外。”蓝湛虽然是这么说,却真的是所有人中对羡羡修的术法最体谅的了,他没有阻止过魏婴搞其他的小玩意,不愿他修诡道术法,也是害怕消耗影响他心神。

修的是符咒,习的是音律。似乎魏无羡的奇思妙想从一开始就注定他和其他人不一样,这和后来的阴虎符并没有决定性的关系。想想看对付薛洋那个不知道叫“同袍”还是“无衣”的东西,蓝湛当时虽然很无语,但也是看得开开心心。

《陈情令》蓝家小辈和魏婴互相“嫌弃”,原来蓝湛教出一堆假羡羡

蓝湛的教育是被羡羡深刻影响的,这点根本不需要否认。在莫家庄除祟时,蓝家小辈们画的招阴旗可是获得了夷陵老祖有效性认可的。而后来一起行动中羡羡画咒时的对话,也可知他们对符咒的基础知识掌握很好。

想想看,如果是蓝启仁老先生教育,估计这些东西根本就是不耻于教的旁门左道。但到了蓝湛这里,却是百花齐放,他认为好的东西就会让弟子们去学,可能也是对羡羡发明的东西的一种信任吧。

《陈情令》蓝家小辈和魏婴互相“嫌弃”,原来蓝湛教出一堆假羡羡

★好学好问

“我说你们姑苏蓝氏啊,能不能少教一些什么仙门礼仪、家族谱系修士历史,这种又臭又长还要背的东西。多教一点实用的行不行啊!”在探讨舞天女的真相时,羡羡也是终于过了一把“教育”小辈们的瘾,调侃着蓝湛教育“失败”,得意地进行基础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科普课。

《陈情令》蓝家小辈和魏婴互相“嫌弃”,原来蓝湛教出一堆假羡羡

但有一点要说清楚,他们可都还是孩子啊!论经验和阅历自然是被夷陵老祖碾压。况且就算同龄,能找到魏无羡这种老天爷赏饭吃的资质的也是不易,不然当年怎么能让木头蓝湛你被勾走魂。

不过,能力归能力,蓝湛教出的孩子却都有一种良好的品质——好学好问。都能恭恭敬敬问“为什么”,也能承认“很有道理”,完全没架子。对比后来金凌的“这个不服,那个不愿”,简直就是学习标兵。

《陈情令》蓝家小辈和魏婴互相“嫌弃”,原来蓝湛教出一堆假羡羡

★自知之明

蓝氏子弟有一个保命诀窍,此诀窍名叫“赶紧给含光君发信号”。蓝湛的教育,放手给了他们最大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但也同样告诉了他们要能分清局势,要懂得依靠,不要逞强,可以寻求帮助。

所以,在莫家庄即便羡羡大喊“我可以解决,不用麻烦含光君”时,思追和景仪也是完全没搭理他。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这样的情况他们控制不住。“死守,等人来”是他们觉得此时最应该做的事,并不会被别人的看法干扰,何况是莫玄羽。有自知之明,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相信自己判断的方式呢?

《陈情令》蓝家小辈和魏婴互相“嫌弃”,原来蓝湛教出一堆假羡羡

总体来看,蓝湛的教育,虽然被羡羡一顿吐槽,整体来看还是很成功的。而且,此时的羡羡还不知道,眼前的思追小可爱就是蓝湛一直帮自己种大的阿苑呢。

这里是《陈情令》莫家庄拆分系列的第三篇,舞天女部分也揉进去了一些,本篇是想从蓝氏小辈们和夷陵老祖交锋的角度看看蓝湛的影子。精彩还在继续,喜欢小晞的文章记得关注哦,特别喜欢你们点赞、转发、留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