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為什麼上海房價不跌反漲?

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會關心的一個話題就是房價問題,很多人預想是因為受到疫情影響,上海的房價應該要跌,但實際情況是,除了市區的一些豪宅降價,大部分房價不跌反漲。本文從學區房角度來分析原因。


疫情期間為什麼上海房價不跌反漲?

一直以來,上學一直是家長關心的一個事情,尤其在上海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一線城市。因為本人的孩子馬上也要面臨入學的問題,所以這段時間也花費精力關注了這方面的政策。大部分家長尤其是外地家長在上海比較關心的是小學、初中這兩個階段,因為這兩個階段屬於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能否讓自己的孩子上到心儀的學校還是統籌到一般的學校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今後的命運和發展。

總體來講,上海的民辦學校實力是要強於公辦學校的,雖然有點反客為主的意思,但實際情況如此。而以往上海報名的流程是先民辦後公辦,這讓很多人多了選擇的機會,即便民辦沒有報上,那麼還可以回頭選公辦,但是從2019年開始上海開始實行“公民同招”,今年全面實施,就是家長只能二選一,並且很多區實施集團化教育,舉例來說就是,一個小區對應多個學區,基本上是一個好的學校帶著幾個一般的學校,一方面滿足入學,另一方面帶動教育水平的整體發展。其實這種做法在國外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實施,很多國家已經實施了幾十年。

這個政策可謂是影響重大,什麼意思呢?比如以往強小學+弱中學組合的學區,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小學後,在報中學的時候就會選擇報考好的民辦中學,但是現在“公民同招”的出現實際上讓很多人不敢冒險,老老實實小升初,當然有的人孩子特別優秀不考慮這些問題報考三大公辦的也有,但畢竟是少數情況。那麼也就是說,現在比較弱的公辦中學,因為有了一些好的生源,以後必然會發展地越來越好,學區房的地位和意義較之以往就更重要了。

就本人而言,因為屬於條件一般的情況,所以在接下來買學區房的事情上,是考慮閔行二梯隊和松江一梯隊的學區房的。閔行這兩年教育發展極為迅速,同時閔行也是除了浦東之外孩子最累、競爭最激烈的一個區,七寶中學、文來中學都頂尖學校,但是入學條件也是最苛刻的,本人還是比較有自知之明的,所以頂多考慮閔行二梯隊的學區,比如銀都新村、金都新村的房子。另外考慮的就是松江區了,松江區對於外地人比較友好地一點是,居住證+積分+房產在入學條件上等同於有上海戶口,恰好買了房子以後本人就能達到這一條件,同時松江雖然這幾年引進的教育資源不算頂級,但也算平穩發展,要說唯一的缺點,那就是松江人數還是比較多的,所以並不能保證100%成功,但相比較其他區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不考慮青浦呢,這兩年青浦也在大力發展教育啊?首先,雖然青浦這兩年引進了不少教育資源,但大部分都是民辦學校,比如所謂的復旦附中初中部實際上準確名字是叫“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是民辦學校,而上海這兩年整體的發展趨向是大力扶持公辦學校發展,另一方面,舉例來說,本來還考慮在徐涇買房,但前兩天徐涇小學的招生簡章出來,要求必須有上海戶口,也就是說我如果買了徐涇的房子,那麼小孩基本上就是“尚鴻一條龍”了,所以青浦的房子目前不在本人的考慮範圍內。至於嘉定,無論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對嘉定都有一個很奇怪的感覺,就是嘉定像獨立於上海一樣,本區有自己的各項政策,與全市政策並不同步,尤其更加照顧在嘉定工作生活的人,所以像我這種不在嘉定工作的人就不考慮嘉定區的房子了。

似乎聊的跑題了,總之,上海的房價沒有因疫情原因降價,從全市800多所小學將整個上海分割為不同的學區角度而言,本人認為“公民同招”政策以及“集團化教育”的趨勢佔據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以後有新的經歷和感受會再分享給大家,感謝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