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飯不再遭人嫌棄,這樣炒剩飯,也能吃的很健康

今天給大家聊聊炒飯的話題
剩飯不再遭人嫌棄,這樣炒剩飯,也能吃的很健康

說到炒飯,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蛋炒飯吧,很多孩子都愛吃蛋炒飯,我家老大學會烹飪的第一道食物,就是蛋炒飯,家裡每次做蛋炒飯,必須是光盤行動。

炒飯,其實就是處理剩飯的一種方式,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隔了一夜,甚至是一兩天的剩飯,從營養價值來說,不如新鮮煮出來的米飯高,這些不是沒有道理的。首先,炒飯的原料是剩飯,重新加熱一次,維生素會有所損失,尤其是維生素B1;其次,米飯經過存放之後,其中的澱粉會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回生,質地變硬,對於消化不良的人來說,就不太合適了;再一個,我們製作炒飯的過程中,都要加入一些油脂和鹽,這樣會增加炒飯的能量、脂肪含量和鈉,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是把炒飯當主食來吃,這樣一來,就不利於控制體重,對於減脂人群和肥胖兒童來說,也是不太適合的。

剩飯不再遭人嫌棄,這樣炒剩飯,也能吃的很健康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在吃炒飯的時候,通常都會加個雞蛋,一點蔥花,有油味,又有鹹味,不需要配合其它菜餚,就能輕鬆的吃下去,吃這樣的蛋炒飯代替一餐,並沒有提供足夠的蔬菜和蛋白質,不符合膳食指南中食物多樣化的原則。

如何把炒飯吃的更健康?

其實我們只要學會一些烹飪技巧和營養搭配,炒飯仍然可以吃出健康,尤其是對於一些有挑食習慣的孩子,家長可以把一些孩子平時不家吃的菜,切的細細小小的,加入炒飯中,這樣炒飯還能實現食物多樣化。

剩飯不再遭人嫌棄,這樣炒剩飯,也能吃的很健康

蛋包飯

蛋包飯做法:

剩飯不再遭人嫌棄,這樣炒剩飯,也能吃的很健康

菠蘿蛋包飯做法:

加入多樣化的食材

炒飯除了加入雞蛋、蔥花,還可以加入很多蔬菜,在蔬菜的選擇上,可以多選擇些比較耐炒的蔬菜,比如胡蘿蔔、豌豆、豇豆,香菇、木耳等菌茹類的食材,黃豆芽、筍丁、藕丁、芹菜丁等,像一些綠葉蔬菜,可以切的細小一些,在出鍋前加入炒飯裡;同時還可以加入各種蛋白質類的食材,比如豆腐乾、雞胸肉丁、豬肉丁、牛肉丁,蝦仁、三文魚丁等。甚至還可以加入水果,比如菠蘿炒飯,小朋友都非常愛吃。這樣搭配的炒飯,不僅顏色上更鮮豔,口感更豐富,營養也更均衡了。

剩飯不再遭人嫌棄,這樣炒剩飯,也能吃的很健康

增加粗雜糧比例

在煮米飯的時候,可以減少一些精白米的比例,加入各種雜糧和雜豆一起煮成雜糧雜豆飯,成人吃的話,可以加入一半以上的粗雜糧,孩子吃的話,粗雜糧的比例可適當減少些,比如以大米為主,加入適量小米、燕麥、紅小豆。在炒飯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入玉米粒,毛豆等新鮮的種子食材來搭配。這樣不僅提高了炒飯中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含量,還能夠維持良好的飽腹感。

剩飯不再遭人嫌棄,這樣炒剩飯,也能吃的很健康

菠蘿炒飯

菠蘿炒飯做法:

控制炒飯的用油量和用鹽量

炒飯時候,儘量只放一次油,而且建議用不粘鍋來炒飯,這樣能更好的控制用油量。米飯是澱粉類的主食,用普通的炒鍋來炒飯,容易粘鍋,如果用不粘鍋炒飯,就可以避免用油過多。

我們都知道,米飯是主食,是提供人體能量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如果加入太多鹽、醬油,就會造成一餐中鈉攝入過量,鈉攝入過多對身體沒有好處,如果擔心因為少放鹽而造成炒飯的口味損失,可以在炒飯的過程中,配合一些香辛料,除了最常見的蔥花,還可以搭配少量的小茴香、黑胡椒、咖喱粉等來增加香氣,這樣既能減少鈉的攝入,又增加了多種風味。

(注:以上部分內容參考範志紅老師《吃對你的家常菜》一書)

剩飯不再遭人嫌棄,這樣炒剩飯,也能吃的很健康

炒飯搭配建議

前面我們講了,炒飯中可以加入多種多樣的食材,包括各種蔬菜、肉類等,雖然配料豐富了,也含有了一部分的蔬菜,但是蔬菜量畢竟有限,膳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蔬菜一日攝入量500g,一餐約200g左右,要達到這個目標還遠遠不夠。所以,炒飯不能作為一餐的全部,我們需要再搭配一些蔬菜類的食物,尤其是綠葉蔬菜,可以快炒、白灼或者熱拌菜,少油烹飪,也可以做成一份蔬菜湯,搭配炒飯,吃起來也更利於消化,這樣的一餐,從營養的角度考慮,相對會更均衡。

剩飯不再遭人嫌棄,這樣炒剩飯,也能吃的很健康

頭幾天家裡吃火鍋,剩下一些蔬菜,胡蘿蔔、蓮藕、金針菇、黑木耳、白菜、豆腐皮等,我把它們全都切碎,加入炒飯裡,加了雞蛋、蔥花,少量油鹽,炒出來的飯色澤豔麗,香氣撲鼻,這也是一個避免浪費食物的好辦法。

剩飯不再遭人嫌棄,這樣炒剩飯,也能吃的很健康

炒飯不用侷限於雞蛋和蔥花,只要發揮自己的想象,炒飯的內容也可豐富多彩,添加多種配料之後,炒飯就成了一種增加食物多樣化的簡單方法。


大家好,我是一名公共營養師,也是一名兒童營養師,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解決兒童生長髮育過程中遇到的營養問題,比如兒童消化不良,便秘,兒童肥胖,兒童貧血,不愛吃飯等等一對一飲食調理,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困惑,歡迎諮詢我(sanbao_ma)。希望我的分享能對你在寶貝餵養方面有所幫助,祝願寶貝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