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有这么一位朋友告诉我说,他的胸大肌外沿特别厚、中缝位置几乎没有。那么他的这个胸大肌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呢?

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本篇文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胸椎曲度对胸大肌训练的影响

2.卧推动作习惯性的影响

3.动作幅度的影响

胸椎曲度对胸大肌训练的影响

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卧推的力量也不是很大,自我感觉动作也到位,但是卧推后充血的只有外侧沿的肌肉,那么这个时候更多的就是自身问题的缺陷——胸椎曲度是否过度屈曲。

胸椎过度屈曲对卧推或者夹胸等方式的胸大肌锻炼影响:

胸椎过度屈曲会让人有含胸驼背的体态,在这种情况下肩胛骨会出现前引或者上回旋,让肩胛骨处于不稳定的界面,如果在肩胛骨不稳定的情况去做卧推,那么肩胛骨很容易前引,让上背部和胸外侧过多发力,减少了胸部内侧肌肉的发力,也就说是处于错误的体态下运动,如下图!

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是让肩部内收的肌肉过于紧张,其中包括上斜方肌、胸小肌、胸大肌、三角肌前束以及背阔肌和大圆肌。

肩部外展的肌肉过于薄弱,中下斜方肌、菱形肌、以及三角肌后束。也就是常见的含胸驼背姿势。

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如何判断有含胸驼背

含胸驼背一个简单的判别方法:

让自己处于一个放松状态,闭眼,原地踏步走十秒,保持当前体态不动,然后让小伙伴观察你的耳垂与肩峰是否处于同一直线上,如果耳垂在肩的前方那么就是含胸驼背。

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含胸驼背改善:

1.上斜方肌放松:

坐在凳子上,腰背挺直沉肩,左手抓住凳子边缘稳定肩胛骨,头偏向另一侧,低头、脸转向被拉伸得一侧,右手扶住头顶稍微施加力量向斜上方发力到有拉伸感,持续20-30秒,重复三次。

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2.胸小肌、胸大肌以及三角肌前束放松:

找一个墙角,双手臂支撑在墙面,右脚向前迈出一步,身体身体向前移动至有拉伸感,注意保持沉肩收住肩胛骨不动,拉伸时间20-30秒,重复3次。

大臂与身体的夹角越大,胸小肌与三角肌前束拉伸越多。

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3.背阔肌放松

找一根柱子,双脚靠拢站立柱子旁边,双手上下抓住柱子,身体向外侧弯曲成C字,去感受背阔肌的拉伸,保持时间20-30秒,重复三次。

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4.中下斜方肌强化

双脚与髋同宽站立,腰背挺直沉肩,俯身45度,双手握拳,大拇指向上,呼气时双手臂向上抬,同时保证身体不出现晃动,重复动作15-20次,动作做3组。

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5.菱形肌强化

双脚与髋同宽站立,腰背挺直俯身45度左右,保持沉肩,大臂靠拢身体,小臂自然下放,握拳大拇指朝外,呼气时菱形肌收缩带动肩胛骨收紧肌肉,小臂顺势向上,保持肌肉收缩2秒,重复15-20次,做3组。

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6.腰腹核心强化

双手屈肘支撑在瑜伽球上,保持沉肩收肩胛骨,腰背挺直,腹部肌肉收紧,骨盆保持中立,双脚并拢,脚尖支撑地面。

选择瑜伽球的作用就是增加不稳定界面,这样会更加刺激腰腹核心的发力,效果更明显。

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卧推习惯动作影响

卧推大部分的情况下的握距几乎是肩宽的1.5倍,如下图1。在推上到顶峰收缩时受力最多的还是胸部外侧,如下图2。长时间的这种训练就会让外侧越来越大,内侧中缝位置就比较单薄。

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为了了更好的刺激到胸部中缝,建议握距更窄,握距与身体同宽的方式,如下图

让你胸大肌越练越难看的三个错误,听说很多人都在做

窄距卧推动作注意:

窄距卧推和锻炼肱三头有一定的区别,以胸大肌为主的窄距卧推手肘需要在杠铃的正下方,而且在推到顶端的时候,胸大肌要始终保持收紧,让内侧肌肉也得到持续发力。

动作幅度的影响

在胸部练习中,不管是推还是夹的训练方式,都需要把肌肉拉倒最长,然后收到最紧的状态,这样内侧外侧受力程度才会均衡。

特别是在大重量的情况下,因为肌肉力量不够,难以做到完全收缩时,可以考虑减少重量,让胸大肌得到完全的收缩,不然只会让外侧肌肉越来越大,内侧越来越小。

总结:

1.重量选择,训练重量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的大重量是自身肌肉能够完成控制的极限重量,而不是难以举起的重量,或者只能半程动作的重量,超过肌肉能承受的重量适合冲击突破时使用,平时训练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重量。

2.体态问题,只有良好的体态才是训练的基础,如果体态有问题,需要先调整好体态再开始肌肉增长的训练,否则越锻炼肌肉形态越怪异。

3.动作幅度,正常来说幅度越大,离心控制时对肌纤维的破坏就越充分,动作完成度越高肌肉刺激越到位,在向心收缩时,顶峰收缩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更多健身干货欢迎关注Feifan健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