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独具传奇色彩的帝王,统一六国、建立封建王朝的秦始皇是一个;开疆拓土、创造“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也是一个;曾以女权独盛一时、功过终成一块无字碑的武则天又是一个……而以把北宋江山玩垮了留名的宋徽宗赵佶,也得算一个。为啥这么说呢?

扒拉着算盘珠子看看这历代帝王,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在少数,技法高超的也大有人在,但是要说谁的书法影响力最大,肯定是非宋徽宗赵佶莫属。宋徽宗赵佶,皇帝做的一般,一手瘦金体千字文,可以说是无人比肩。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要挑徽宗赵佶当皇帝时办过的那些错事,很多人都能站出来挑上一天一夜,什么重用奸相蔡京了、追求奢侈生活了,大建道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了,丧权辱国,沦为金兵俘虏了……总之赵佶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到处流传着赵佶的诸般劣迹,连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里也明里暗里地暗示正是这位皇帝把大宋王朝搞得民不聊生,英雄好汉逼上梁山。这么看来,这皇帝当得实在是恶行斑斑……其实,许多人只是议论赵佶皇帝当得不怎样,其实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赵佶却着实是最拔尖的一位,没有之一的那种。

那话是怎么说的?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会给你再打开一扇窗……上帝关上了赵佶做皇帝的大门,却给他开了好几扇文艺之窗。赵佶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实在是非常之高,即使是与术业有专攻的大家相比,也是毫不逊色。论书法,他独创的瘦金书挺拔飘逸、瘦劲峻丽,自成一流派,有“屈铁断金”的美誉;论绘画,他同样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花鸟工笔画,推送了整个宋代绘画的发展。于诗文、金石、园艺、茶道、道学等,他亦同样精绝。这样一个人,真是当之无愧的大艺术家。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我本艺术家赵佶

赵佶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贡献,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有过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可惜的是,赵佶这艺术家做得再好,也免不了落得一个“亡国之君”……或者“亡国太上皇”(他在灭国前及时地把皇位传给了后边的赵桓)的骂名,令人唏嘘慨叹。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说正经的,北宋王朝虽有积弊,但在赵佶继任初期尚算固若金汤,怎么看也不至于沦落到亡国。赵佶的“前任”——他哥宋哲宗赵煦,那是整个北宋王朝数得着的治国强人,一生呕心沥血地推行变法,在他兢兢业业的努力之下,首都汴京城被打造成了傲视全球的金融都市,屡次犯边的西夏和辽国也被打得跪地求饶。总管北宋王朝叫“弱宋”,其实人家那会还是国富民强的。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铁桶”般的北宋江山,一个一身是才的赵佶,这二者交融在一起,本该是既往该来,将宋王朝带上康庄大道的节奏。怎么区区二十多年,竟沦落到汴京沦陷、金人入侵的局面呢?这一切是否真的全是赵佶之罪呢?

据记载,赵佶初期继位时,是非常刻苦的。沉迷书画不假,但是每天的公务也从没落下。但是事实上,我们应该看清的一点是,这时候的宋王朝虽然经济上昌盛,然而政治上的内部争斗却已达到了一个白热化的程度。自仁宗朝起,北宋就在变法革新的道路上不断试探。但是变法势必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既有利益。因此也自仁宗那时起,宋朝廷内部就分裂为了新党和旧党,两党相互撕斗倾轧,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矛盾不断升级。而徽宗接手的正是这样一个矛盾重重且错综复杂的朝局,面对这样一个局面,他也曾绞尽脑汁希望结束两党之争。他想了半天,最终的决定是在两党之间搞个平衡,建立一个“联合政府”,以恢复国家安定团结,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北宋政治上这个“烂摊子”真的是太烂。宋徽宗赵佶虽然在明面上是个“联合政府”,其实早已金絮其外败絮其中了。

赵佶无能吗?并不。只是他是一个太过出色的艺术家,对艺术上投入的精力难免使他于朝政分身匮乏。前期的赵佶一直希冀政治与艺术十全十美,开创一个太平盛世。然而愈到后来,他愈感到分身乏力。尽管他积极提供惠民政策,但是他搜集珍玩字画、建立园林、福宫、道观的行为使得百姓对他怨声载道。这是为啥呢?原来地方上的小喽啰建观成风,劳民伤财,甚至有一些慵懒无聊之辈,干脆捐身道观,靠着国家供养为生。国家混吃等死者日益增多而劳动生产者却在潜移默化中越来越少,北宋江山看似繁荣,实则却在步步削弱。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劳民伤财的“花石纲”

后来,金人举兵攻宋,一时间天下大乱,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时候,赵佶慌了,金银财宝、字画珍玩并不能给予他保护自己子民和疆土的能力。而曾让他引以为豪的独具艺术美的宫殿、园林,也在金兵的铁蹄之下沦为废墟。尽管他在爱国将领李纲等人的建议下将皇位禅与太子赵桓——也就是后边一块被金人掳走,闹了一出“靖康之耻”的宋钦宗,但是依然难以挽救大宋如江河日下的命运。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京都沦陷,徽、钦二帝被掳北上,随着金兵的车阵,一同去草原上当“套马的汉子”了。

后来,虽然南宋的军队联合蒙古灭了金,但这二位,终也只是将落帝国的余晖而已。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靖康之耻

晚年的赵佶和儿子赵桓流落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过着凄苦的晚年生活,惶惶如丧家之犬。

据闻,当赵佶听到当时宋王朝的金银财宝被金人掳掠一空后并不十分在意。唯独听到那些藏书和字画被抢去或焚毁之时,才仰天长叹。

我们一边感叹着徽宗赵佶惊才绝艳的艺术才华,一边却也惋惜痛恨着这段屈辱的历史。“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倘若历史能从头,他只做那个“轻佻”的端王赵佶,而不是宋徽宗,那么他一定会是流芳青史的大艺术家。千古书画,多情诗词,怎奈何,生于帝王家?

有关宋徽宗赵佶和他的“瘦金体”,我们下期再作介绍。这里,我们换个心情,来学习一下他经典的“瘦金书”代表作《楷书千字文》中的笔画吧!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一、点

1. 侧点

侧点可称为点中之标准型,无论是“永字八法”,还是卫夫人《笔阵图》,或是欧阳询《八诀》中所谈之点皆为侧点。

侧点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侧点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自空中落笔,笔锋入纸后向右下渐加重力下按,根据所写点的方向、大小用力,并铺毫;

② 笔毫铺至适中位置时即转,并略顿(挫)用笔;

③ 在顿挫用笔的同时,提笔折锋回收锋。向左上角收锋时,需要平收、曲收还是圆收则要根据所写点的要求变化,回笔藏锋即可;

④ 向左下出锋时带钩,点的腹部较平直,背部有弧形状,腹部较圆而饱满。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 竖点

瘦金体的竖点与粗短竖近似,却是点的形态。

2.1竖点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竖点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露锋垂直入笔;

② 竖向笔锋入纸,自上向下按铺毫,下按的角度、大小幅度要按照写此字的字势要求而定;

③ 折笔、顿挫、捻管向右下行同时进行,并在下行同时提笔收锋到笔尖;

④ 折锋向左上回。

2.2竖点笔法,如图:

竖点的书写笔法要领: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① 写竖点如写竖画,自空露锋入笔;

② 竖向笔锋入纸,自上向正下按铺毫,下按的角度、大小幅度要按照写此字的字势要求而定;

③ 顺势运笔下行;

④ 轻提笔,折、顿、挫,折锋向左上提回。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 撇点

撇点近似短撇,它在字的点部位,用撇的笔法完成。

3.1撇点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撇点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顺势自空露锋入笔;

② 笔锋入纸,自左上向右下,下按铺毫,下按的角度、大小幅度要按照写此字的笔势要求而定;

③ 顿笔、折锋向左下出;

④ 在撇出的同时顺势提笔收锋到笔尖,或接写下一笔。

3.2撇点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撇点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自空露锋起笔,笔锋顺势入纸;

② 笔锋入纸,顺势自左上向右下下按铺毫,下按的角度、大小幅度要按照写此字的笔势要求而定;

③ 顿笔、略提笔、驻笔向左下撇出;

④ 在撇出的同时顺势提笔收锋到笔尖,或接写下一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4. 提点

提点也称挑点。

提点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提点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露锋顺势入笔;

② 笔锋入纸,自左向右下按铺毫,下按的角度、大小幅度要按照写此字的笔势要求而定;

③ 略折笔、顿挫,驻锋,随即折锋向右上提笔;

④ 上提的同时收锋到笔尖,顺势写下一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5. 长点

长点代替捺笔,又称反捺。

长点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长点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露锋顺势入纸,自左向右下按铺毫,渐行渐按,背圆腹平,下按的角度、大小幅度要按照写此字的笔势要求而定;

② 略驻锋并略作停顿;

③ 回锋收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6. 平点

平点是瘦金体中常见的点。

平点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平点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顺势笔锋入纸,自左向右铺毫,渐行渐按,下按的角度、大小幅度要按照写此字的笔势要求而定;

② 略驻锋并略作停顿;

③ 回锋收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二、 横

1. 长横

我们解析横画一般以长横的基本形态为标准。

长横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长横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顺势露锋入纸;

② 按(或称切锋);

③ 略驻锋捻笔行笔;

④ 中锋行笔,先渐行渐提,然后渐行浙按,长横之中有“重一轻一重”的变化,有弹性,有内力,略上拱,所以不可平滑;

⑤ 轻提略高于主体;

⑥ 向右下按笔顿挫成点;

⑦ 回锋向左上圆收笔。

注意:写长横时,按照“欲右先左”“逆入平出,无往不复”的法则进行。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 柳叶横

柳叶横是宋徽宗《真书千字文》中颇有特征的笔法形态。两头尖,状似柳叶。

柳叶横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柳叶横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顺势横向露锋入纸;

② 按笔铺毫;

③ 中锋行笔,微向右上倾斜,渐行渐提;

④ 提笔出锋,力送笔端,顺势书写下一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 短横

短横与长横是相对而言的,在笔法上没有很大的区别。不同之处是短横起笔入纸略轻,行笔时起伏没有长横大,收笔也略轻。

短横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短横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露锋入纸;

② 按(或称切锋);

③ 略驻锋捻笔行笔;

④ 中锋行笔,渐行渐略提,略向右上倾斜,短横之中没有明显的“重一轻—重”变化关系,有弹性,有内力,较饱满;

⑤ 轻提锋略高于主体;

⑥ 顿笔成点,回锋收笔。

注意:写短横时,按照“欲右先左”“逆入平出,无往不复”的法则进行。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4. 右尖横

右尖横,顾名思义,就是右边带尖的横画,一般取仰势。

右尖横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右尖横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露锋自空顺势入纸;

② 轻按切锋;

③ 略驻锋捻管行笔;

④ 行笔,渐行略提,至适当长度,略驻锋,提起收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5. 左尖横

左尖横主要是指全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中的横画,一横写过去,可空一边,也可空两边。

左尖横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左尖横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接上笔顺势入锋;

② 较快地渐行渐按,略向右上倾斜;

③ 略驻锋;

④ 平回,顺势写下一笔。

注意:左尖横在书写时笔法要轻松自然,顺势轻写。笔法的变化,给瘦金体增添了自然而丰富、质朴而灵动的美感。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三、竖

1. 长形竖

瘦金体楷书竖中使用较多的长形竖。

长形竖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长形竖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笔势,顺势露锋入笔;

② 楷书竖画一般以横落笔入纸,注意入纸下按切入的角度;

③ 略驻笔,微提锋,侧锋稍向下拖拉,同时捻管调至中锋努势下行;

④ 行笔注意提按变化,至适当长度,略加轻提,下行;

⑤ 略顿、挫、驻锋;

⑥ 折锋向上回锋,顺势写下一笔。

注意:宋徽宗《真书千字文》的长形竖有上粗下细的形态,不能写成上下粗细一样的直线,否则就失去了瘦金体楷书的特征,显得呆板乏味。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 鹤腿竖

宋微宗《真书千字文)中的鹤腿竖是其独有的特点,使用较多。

鹤腿竖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鹤腿竖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欲下先上,承上笔笔势,自空露锋入笔;

② 竖画横落笔入纸,注意入纸下按切入的角度;

③ 略驻笔,微提锋侧锋稍向下拖拉,同时顺时针捻笔调正笔锋至中锋努势下行;

④ 注意下行过程中的提按变化,下行至该字所需要的长度;

⑤ 边下行边轻提起笔;

⑥ 笔锋向左轻抬,略高于主体,再向下顿笔;

⑦ 略顿挫,驻锋;

⑧ 折锋向右上回锋。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 粗短竖

宋徽宗《真书千字文》中的粗短竖,粗壮有力,稳健刚劲,较少。

粗短竖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粗短竖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顺势露锋入笔;

② 横势切锋下按入纸,驻锋;

③ 转腕或捻管,调锋下行;

④ 中锋努势下行,渐行渐提,提的幅度要根据所写字的需要;

⑤ 收笔前略驻笔;

⑥ 轻顿挫;

⑦ 折锋,提起,回锋顺势写下一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4. 尖头竖

宋徽宗《真书千字文》中的尖头竖,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不带顿笔尖头竖,第二种是向左下顿笔的尖头竖,第三种是带曲头和向右下顿笔的尖头竖。

尖头竖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尖头竖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顺势露锋入笔;

② 向左下切锋下按入纸,略顿;

③ 埝管或转腕,调笔锋下行;

④ 中锋努势下行,至适当长度;

⑤ 向左略拾笔锋,再向右下顿笔;

⑥ 略顿挫,驻锋成点;

⑦ 折锋,向左上回锋。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四、撇

1. 斜弧撇

斜弧撇也称长撇。

斜弧撇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斜弧撇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露锋顺势入笔;

② 自左向右横下按入纸;

③ 略驻锋,顺势轻提转腕,或捻管拉动笔锋向左下行笔;

④ 行笔时渐行渐加速,并适度提笔;

⑤ 行至适当长度,加速,略产生弧度,渐提渐撇;

⑥ 力送至笔锋端,顺势书写下一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 斜直撇

斜直撇是宋徽宗《真书千字文》长撇的典型风格。

斜直撇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斜直撇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笔势,露锋自空入纸;

② 自左向右下按入纸;

③ 略驻锋,顺势轻提转腕,或捻管拉动笔锋向左下行笔;

④ 行笔时渐行渐加速撇出,并适度提笔;

⑤ 力送至笔锋端,顺势书写下一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 竖撇

竖撇,顾名思义,就是竖与撇的结合。

竖撇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竖撇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笔势,自空露锋入笔

② 楷书竖画一般以横落笔入纸,斜切纸面,注意入纸下按切入的角度;

③ 略驻笔,微提锋,側锋稍向下拉,同时顺时针略管,转腕,调正笔锋至中锋努势下行;

④ 注意下行过程中的提按变化;

⑤ 下行至该字所需要的长度时,顺势向左渐行渐起弧度,顺势渐提渐撇出;

⑥ 力送至笔锋端,顺势书写下一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4. 平撇

平撇也称短撇。平撇的笔法关键在于准、稳、狠。准是切入的角度要准确;稳是用笔要稳,有定力,下笔后定得住;狠是下笔要发力,折笔处要干脆,撇出时又要发力,笔力送到笔锋,状似匕首。

平撇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平撇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露锋入笔;

② 自左上向右下按切锋入纸,指腕用锋发力要稳、准、狼,注意切入的角度要正确;

③ 驻锋,不移动笔,要有定力;

④ 承上笔自右向左撇出,速度要快;

⑤ 力送笔端,顺势写下一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5. 曲颈兰叶撇

顾名思义,此撇上部曲颈,下部似兰叶(柳叶),这种撇是宋徴宗瘦金体真书典型的笔法之一。

曲颈兰叶撇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曲颈兰叶撇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露锋自空下笔;

② 向左下行笔;

③ 略驻锋,顿挫使转,调整笔锋,向右行笔;

④ 转腕或捻管,调锋略下按向左下行笔;

⑤ 行至适当长度,转提加速,略产生弧度;

⑥ 渐行渐按,提锋用力振出;

⑦ 力送笔端,顺势写下一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五、捺

捺,也就是“磔”。在书写时好像曲折的水波。

写瘦金体捺画时要露锋轻落,自左向右写一斜竖,上粗下细徐徐有劲,收尾时下压铺毫,调整笔锋,再向右横向捺出收起,状如切刀,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

1. 斜捺

斜捺也称曲头捺,以45度左右的角度自左上向右捺去,其形酷似大刀,与撇组合在一起,使字势开张、潇酒。

斜捺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斜捺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露锋顺势入纸,轻按;

② 自左下向右上略按笔铺毫;

③ 折转用笔取45度左右角度的笔势下行,完成“一波常三过”的第一过;

④ 渐行渐按至适当长度,提笔下行;

⑤ 捺至适当长度,稍驻顿笔,同时压锋铺毫略捻管调锋,完成“一波常三过”的第二过;

⑥ 向右平行捺出,力送至笔尖,完成“一波常三过”的第三过,状如切刀,底刃较平;

⑦ 捺出后,空中回锋。

注意:写第⑤与第⑥处的笔法要领时,要观察所临摹的字的捺画向上提的角度和形态。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 平捺

平捺也称卧捺,曲头捺。写法上去、与斜捺相似。

平捺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平捺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顺势露锋入笔;

② 自左下向右上略按笔渐行;

③ 略铺毫,自左向右,行笔,完成“一波常三过”的第一过;

④ 渐行渐按至适当长度,略提笔,25度左右角度的笔势向右下行;

⑤ 行笔至适当长度,压锋、铺毫,略捻管调锋,完成“一波常三过”的第二过;

⑥ 向右平行,捺出,力送至笔尖,完成“一波常三过”的第三过;

⑦ 捺出后,空中回锋。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 反捺

反捺也称长点或点捺。

反捺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反捺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露锋顺势入笔;

② 自左向右下按铺毫,渐行渐按,下按的角度、大小幅度要按照此字的笔势要求而定;

③ 写到一定的长度后,略驻锋并顿挫;

④ 回锋收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六、钩

1. 横钩

横钩多用于宝盖头或禿宝盖。

横钩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横钩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自空露锋入纸;

② 略按;

③ 中锋行笔;

④ 轻提;

⑤ 下按、顿、挫,驻锋,注意顿挫的角度、幅度;

⑥ 用力向左出钩,约10度的角度;

⑦ 力含于内,力送笔端。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 竖钩

宋徽宗瘦金体竖钩的难写之处在于写钩时的提按顿挫、竖的弧度和出钩方向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只要得因字而异,方法也就简单了。

竖钩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竖钩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笔势,露锋入笔;

② 竖画横入笔,注意入纸按下切入的角度;

③ 略驻笔,提锋笔稍向下拉,目的是将侧锋调整为中锋;

④ 努势下行,注意下行过程中的提按变化和弧度变化;

⑤ 下行至该字所需要的长度时,轻提;

⑥ 略回锋上提,驻锋调锋,带弧度势向左上方用力出钩,状如鸟喙;

⑦ 力送笔端。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 弯钩

宋徽宗瘦金体真书弯钩有两种:一种是左弯钩,另一种右弯钩。与竖钩的写法相似,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弯钩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弯钩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顺势露锋入纸;

② 横入笔,注意入纸下按切入的角度;

③ 略驻锋,转腕;

④ 渐行渐按铺毫向左弧形躬弯,中锋笔耕下行;

⑤ 笔行至适当位置时,轻提;

⑥ 驻锋调锋,带弧势向左上出钩;

⑦ 力送笔端,顺势写下一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4. 竖弯钩

竖弯钩也称“鹅钩”。宋徽宗瘦金体真书中的竖弯钩,收笔处有其强烈的笔法个性特征,钩如鸟喙。形态上显得飘逸而潇酒。

竖弯钩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竖弯钩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露锋斜切入笔;

② 调锋向左下行笔,竖画部分不能直,要自上而下略向左偏;

③ 转处使转捻管,圆润自然;

④ 横的部分要平稳,像鹅浮在水面上一样;

⑤ 钩处顿挫后要回锋,钩向左用力弾出;

⑥ 力送笔端,整个笔画要有节奏有起伏,并且笔法劲健、流畅、舒展。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5. 戈钩

戈钩亦称斜钩,戈钩一般是字中的主笔,要写得挺拔有力,写出气势。

戈钩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戈钩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起笔与竖画相同,承上笔笔势,自空露锋入笔;

② 横入笔法入锋,注意入锋下按切入的角度;

③ 略驻笔,微提锋捻笔稍向下拉,目的是将侧锋调整为中锋;

④ 努势下行,注意下行过程中的提按变化,下行至该字所需要的长度;

⑤ 轻提,顿挫回锋(起到调整行笔方向的作用,为适当角度出钩作好充分准备);

⑥ 驻锋、稍向左上出钩,整个戈钩自上而下“重一轻一重”,节奏明快,有一泻千里之势。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6. 卧钩

卧钩也称横戈钩。欧阳询称:“卧钩,似长空之初月。”可见,此笔画在一字之中不在于气势,而在于托起点之呼应的雅意。

卧钩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卧钩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顺势露锋落笔;

② 向右下行笔;

③ 渐行渐按渐铺毫,随即顺势用转腕或略捻管起弧度;

④ 轻提,顿挫,回锋,目的是调整笔锋为下一步钩起作好准备;

⑤ 向左上角钩出,角度45度左右。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七、挑

1. 平挑

平挑中有短挑、长挑等形态,起笔上近似写横画,只是行笔时略向右上提起。

平挑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平挑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自空露锋,顺势斜切;

② 驻锋;

③ 压着笔锋,行笔方向转向右上;

④ 挑起,渐提渐放笔锋,力送至笔端。

注意:一是切入的角度,每字都有变化;二是挑起的角度一般小于45度,也是每字都有变化。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 竖挑

竖挑亦称斜挑,有短挑、长挑之别。起笔法与平挑有相似,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竖挑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竖挑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露锋斜切入锋;

② 略顿,驻锋;

③ 向右上提起,先笔尖不动,侧锋提起行笔至中锋状;

④ 顺势提笔由左下往右上用力挑出,直挺如钢锤。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八、 折

“永”字中有折笔,但“永字八法”中却没有提到这一笔法。这是什么原因呢?欧阳询《八诀》中有一处横折钩,曰:“如万钩之弩发。”卫夫人《笔阵图》中有二处,一处同上,曰:劲等筋节。”道出了折画之根本。第二处是横折斜钩,曰:“崩浪雷奔。”从其解释看,并非针对折笔处所言,而是对整个笔画的意象性描述,要求这个笔画要写出这等意境。我们从“永字八法”中的笔法解析来看,古人在解读笔法时,是把一个笔画分解成若干个笔法来认识的。如“永”字中的“横折竖钩”我们今天将其作为“横折竖钩”的整体来解读,而古人却将其分解成“横”“竖”“钩”三个笔画来解读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正确理解笔画很有益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正确书写笔画。

折画的形态较多,归纳起来有横折、竖折、撇折、横折撇和横折折撇等。

1. 横折

横折笔法是由横画与竖画两个笔法组成,在两个笔画的结合处用折法来完成。

横折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横折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顺势入锋;

② 略驻锋;

③ 轻提行笔,行笔中有适度提按,至适当位置;

④ 顺势略向上提锋,略高于主体,切锋下按;

⑤ 按,略向右下顿挫,形成竹节状的方肩;

⑥ 驻锋,捻管调成中锋;

⑦ 努势下行,注意渐提向左偏进;

⑧ 顺势力送笔端,写下一笔画。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 竖折

竖折是竖画与横画的结合,在两个笔画的结合处用折法来完成。

竖折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竖折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势顺入锋,竖画横切入;

② 驻锋,捻管下拉调锋至中锋;

③ 中锋下行至适当位置,略提笔;

④ 提笔向左;

⑤ 将竖向调整为横向行笔方向,竖切入笔;

⑥ 转腕或捻管,调为中锋,向右行笔;

⑦ 行笔至适当位置轻提渐行;

⑧ 向上提锋,略高于主体;

⑨ 向下顿挫;

⑩ 回锋收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 撇折

撇折也称撇提,是撇画与提画(也称挑画)的结合。

撇折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撇折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露锋入笔;

② 下按切入;

③ 略驻锋,捻管下拉调至中锋;

④ 向左下渐行渐提,缓缓将画送至笔端;

⑤ 将笔管稍向右倾,顿笔下切;

⑥ 驻锋;

⑦ 以笔尖为轴,逆时针捻管至中锋;

⑧ 上提出锋。

注意:撇折的整个笔法过程是“按一提一按一提”的内在节奏变化过程,显示的笔法形态是“重一轻一重一轻”的外形节奏变化。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4. 横折撇

横折撇这个笔画在书写时要有所变化,或大或小,或轻或重,或长或短需因字而变。

横折撇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横折撇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承上笔露锋顺势入笔;

② 下切,调锋,转腕或捻管;

③ 中锋右行,至适当位置上提;

④ 按锋下按;

⑤ 转腕或捻管调锋,向左下行笔;

⑥ 行笔,注意行笔中的提按,力送到笔尖;

⑦ 顺势写下一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5. 横折折撇

横折折撇这个笔画有两个折笔同时出现,书写时要有所变化,或大或小,或轻或重,或长或短需因字而变。

横折折撇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横折折撇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写横画露锋斜切入笔;

② 驻锋,逆时针捻管向右拉,调至中锋;

③ 行笔,略上提一定长度;

④ 提笔,略下按;

⑤ 顿挫,下按成竹节状方肩;

⑥ 捻管调整为中锋,行笔,渐行渐提;

⑦ 略提锋,顺势完成第二个折转用笔,行笔至适当长度;

⑧ 向右下顿挫,下按成竹节状方肩;

⑨ 调转笔锋顺势而下,渐提渐行送至笔尖。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6. 撇折点

撇折点是撇画与长点的结合。

撇折点笔法,如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撇折点的书写笔法要领:

① 露锋入笔;

② 下按切入;

③ 略驻锋,捻管下拉调至中锋;

④ 向左下渐行渐提;

⑤ 将撇画送到笔端;

⑥ 调锋顺势向右下入锋;

⑦ 渐行至适当长度;

⑧ 顿挫,回锋收笔。

参考字样: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一、疏与密

“疏与密”即“松与紧”。瘦金体结字特别注意疏与密的关系。具有疏处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极富个性的艺术特色,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 上紧下松

这类字中一般都有“鹤腿竖”,“竖钩”,“剑撇”等笔画,上密下疏、上紧下松对比强烈。“疏处可使走马,空处不可透风。”

对于上下结构相同的情況,则采取上小下大、上窄下宽的方式。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 左紧右松

2.1多点并列,左紧右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2长横突出,多顶右格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3多竖并列,左紧右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4多撇并列,左紧右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5撇捺相交,左收右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6宝盖类,左紧右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7包围结构,左紧右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8相同结构,左小右大,左窄右宽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 内紧外松

3.1方框类结构尽量收缩,或成三角形,或成长条形,或成束腰形,紧贴中宫,周围较多空白,疏秀多姿,曲线玲珑,美感突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2撇捺钩挑长横尽量舒展,或逸出格外,挺拔飘逸,潇洒豪放,锋芒毕露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3数横并排,内紧外松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4字头空灵飘逸,断若连环,大胆留白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5“口”部或“日”部紧缩,在字中与其它笔画相隔较远,周边大胆留白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二、轻与重

瘦金体善于运用轻笔与重相结合的手法,使瘦金体结构中粗笔与细笔相互映衬,对比强烈,产生了极强的动感和旋律感,是瘦金体独具风格的特色之一。

1. 横画轻,竖画重

在同一个字里面,竖画都相对要写得比横画要重些。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2. 撇轻捺重

有撇和捺(或反捺)相交的地方,撇画一般都稍轻,捺(或反捺)粗重有力。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3. 长轻短重

凡相同的笔画,都采取长轻短重的处理方法。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4. 内擫轻,外拓重

类似“田”字框的字或部首,其外框左竖内擫,右竖外拓,写法左轻右重;类似“月”“风”“羽”等结构的竖撇,竖钩,横折弯钩等用笔内擫,故写得都较轻。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5. 点画较重

帖中所有的点画,不论长点、短点都写得丰腴饱满,玉润珠圆。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6. 钩画较重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7. 长笔画的起笔较重

所有较长的等画,都采取重落轻收的等法。此法从画法中而来,犹如画树枝,意到树梢愈细。长横长竖未端重顿收笔如枝头花开,疏影橫斜。这种极富画意的钩笔法,形成了瘦金体横画收笔帯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似切刀的独特艺术风格。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8. 挑画与牵丝轻

挑画一般写得较轻:瘦金体具有浓郁的行草风貌,笔画之间牵丝映带随处可见,牵丝用笔虽轻,而细若游丝处皆全身力到,一丝不苟。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9. “口”“日”等字或部首用笔重

“口”“日”等较窄小的框形结构或偏旁部首写得明显粗重。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10. 密轻疏重

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用笔稍轻;结构简单,笔画稀少的字用笔稍重。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千字文(上)

下期预告:

下一期文章将为您带来

“中华书脉·文脉的守护者:赵孟頫(上)”

本文已在本心书法APP中发布,

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本心书法”即可下载。

微信搜索“本心视界”关注订阅号,获更多书法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