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里的典故:《大壮卦》和“王亥丧羊”

《大壮》六五:

丧羊与易,无悔。

《旅》上九:

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啕,丧牛与易,凶。


据杜庆余先生考证,“丧羊与易”和“丧牛与易”说的是同一件事。商人的先祖擅长驯养牛羊,部落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王亥,因为以货易货,积累了很多财富。引起有易国的君主的妒忌,有易国的位置,王国维先生认为在:“大河之北,易水左右”。大约是在今天河北易县附近。

《周易》里的典故:《大壮卦》和“王亥丧羊”

据说王亥对畜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商国建立后,商王室祭祀先祖,以王亥为首。卜辞中称“高祖亥”、“高祖王亥”或“王亥”。我们按照商人多用“天干”来追封先祖的习俗,“亥”不当是人名,而是祭祀名。比如高祖履,祭祀名为大乙,太宗至,祭祀名为大甲。

据说“商人”一词,便是来源于此。当时农业和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继而有了剩余产品,商族人的祖先擅长从事交易活动,他们经常赶着牛羊去异国他乡去换货物。其他部落的人,称其为“商人”,久而久之,其他部落的人那商品来进行交换,也统统都被称为“商人”。

《周易》里的典故:《大壮卦》和“王亥丧羊”

据《竹书纪年》记载,在帝泄十二年时,王亥与其弟照例去有易国交易,他们赶着牛羊长途跋涉到了有易。有易首领棉臣见财起意,杀害了王亥及随行人员,并夺走货物。王亥弟幸免遇难连夜逃走,回商丘后告诉王亥之子上甲微。由于诸多因素,当时并未报仇。帝泄十六年,即公元前1806年,上甲微借助河伯之师,灭了有易国,杀了棉臣为父报仇。

据《管子·轻重戊》记载,王亥“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郭沫若说:皂,就是喂牛马的槽;牢,就是养牛羊的圈,说明他们很早就过渡到定居放牧的生活了。而“服牛马”说的王亥族人发明的牛车,极大方便了货物的转运,为以物易物提供的交通基础。

《周易》里的典故:《大壮卦》和“王亥丧羊”

《山海经·大荒经》也记载了这件事:说有个叫亥的人,手操两鸟,在一个叫做“有易”的地方游牧,获利很大,引发有易国人嫉妒,于是他们就杀害了王亥,并夺走他的牛羊。这里说的“两鸟”,被后人认为是商人的图腾,或许也是牛马车队的旗帜。

对于两卦辞的解释,有学者认为《大壮》是因为王亥被杀,成了商人的家仇国恨,引起商人向有易国复仇,从而走向强盛之路。虽然失去了些牛羊,先祖也因此殒命,但对于整个商人部族是“无悔”的。

另有学者认为《旅》之所以说“凶”,是针对王亥个人而言的,本来是经商有成,却落得个牛亡羊散、身遭屠戮的下场,这是“凶”。“鸟焚其巢”,或许似乎暗指了王亥等人不愿意束手就擒,自己毁了自己的仓库。其他人见了,先是笑话他们怎么会自毁根基?后来知道原委后又感到很悲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