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祕訣?

最近看了一部動漫《起風了》,看完之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部宮崎駿耗時5年的封筆作,暗含著一個主題:起風了,我們還要努力活下去。

影片中的二郎作為千萬普通人的代表,以此來表現個人在動盪年代裡或者在身不由己的大環境下,即使面對狂風暴雨也必須努力活下去的勇氣。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反觀我們的現實生活,少了一些動盪不安,少了一些夢想與責任的抉擇,但相同的是我們都要努力的生活下去,那麼,如何生活的更好呢?

這周我讀了一本格拉寧的書籍《奇特的一生》,讓我對主人公柳比歇夫產生了強烈的崇拜感,也對如何更好的生活充滿了信心,柳比歇夫的生活哲學,即使是放在今天也是一套生活的實用學,它會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裡感受到不平凡,能夠讓我們生活的更真實、更美好。

格拉寧,是俄羅斯著名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他也是柳比歇夫的忠實粉絲。他曾獲得聖安德烈勳章(2008)和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1989年)稱號,蘇聯國家獎和俄羅斯聯邦國家獎文學與藝術類大獎,2012年還獲得了獎金額度僅次於諾貝爾文學獎的俄羅斯重大的“鉅著獎”。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奇特的一生》這本書講述了柳比歇夫的一生,他奇特的一生讓我看到了一個科學家嚴謹的理性形象和一個雜家的直率性格,他堅持了56年的“時間統計法”讓他的生活與工作井井有條,他對自己興趣所在投入了極大的精力與熱情,這個有血有肉,思想豐滿的奇人除了能夠和時間愉快地做朋友,他的生活哲學還影響了無數人。

那麼,我們普通人如何像柳比歇夫一樣,把每一天都過得有質感,把一生過得更精彩無限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讀柳比歇夫對待工作也生活的特質。

一、一個科學家的理性與直率——創設時間記錄法,精確地感知時間

柳比歇夫發現了“時間統計法”,他像記賬一樣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堅持統計了56年自己支出的時間,他每個月月底做小結,畫一些圖、列一些表,年終時又根據每月小結做一份年度總結,列出一覽表。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通過這個他不斷剖析時間、自我檢驗的行為,提高了自己對時間的敏感度、有時候即使他不看錶,也能準確地感知時間的流逝,從而更加科學合理地去安排、使用時間,他的工作和生活裡,永遠都是精力旺盛的狀態。

在這樣看似有些固定、乏味的時間計算中,柳比歇夫感受了時間記錄帶給自己的樂趣,並一直默默地堅持著。不得不說,時間記錄看似平凡的堅持卻成就了理性的柳比歇夫,它能讓他嚴謹的科研工作更有效,讓流水的時間看得見。

作為一個科學家是需要有嚴謹的態度去研究昆蟲的,柳比歇夫也把這種態度帶到工作和生活當中。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柳比歇夫在蘇聯植物保護研究所工作,那時正在研究害蟲的經濟價值,他從數學的角度去考察得出了一個大家不認可的觀點,就是害蟲的害處被人們大大誇大了。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他通過做種種實驗來證明這個問題,比如螟蛾沒有吃甜菜,情況被管理者誇大,向日葵壓根沒有種也不存在昆蟲的毒害。一般認為,害蟲特別是穀物的害蟲帶來的損失不少於10%,而柳比歇夫證明只是2%。


有了嚴謹的數據,很好的證明了害蟲的害處被人們誇大了,同時也證明了,有一些管理者翫忽職守只是找了一些不靠譜的理由,防治農業害蟲部門的工作被誇大了,所以這些部門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刺激。

但作為讀者看來,柳比歇夫認真的找存在的誤差,只是對待工作的仔細和實事求是,但這恰好侵犯了一些人的利益。柳比歇夫也明白現實的一些無奈,考慮再三他還是堅持自己的主張。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即使在學術委員會宣佈他的學術觀點是錯誤並要取消他的博士學位的時候,他仍然是那麼的篤定和自信,一點也不著急,他說,在學術方面舉手通過,不能說明任何問題,科學又不是國會,而且多數往往並不正確。

這是一個科學家嚴謹的說辭,他相信自己的數據,也明白別人的心理,但是他仍然堅持自己科學的主張,或許是因為良知,也可能是他已經習慣了實事求是的做事原則。

這讓很多人佩服柳比歇夫的勇氣,他執著的堅持自己認為的真理,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也許坦率的人,心裡是光明的,誰都可以看得見,命運奇蹟般地站在了他真理的這一方:他連續兩次獲得平反。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這就是偉大且坦率的柳比歇夫,他有直面不愉快的事和危險事情的爭執的剛強,他有直面生活與工作任何困難的勇氣,堅持理性的科學態度讓他無所畏懼,堅持真我讓他一次次經得起時間和真理的檢驗。

二、一個雜家的感性——在生活的岔道口裡沉迷

我一直認為遵守“時間記錄法”的柳比歇夫是個理性的人,他一板一眼,循規蹈矩,時刻計算著自己的時間,擁有著科學家一樣的嚴謹態度,不允許自己的生活出錯。

可是,這只是一個科學家該有的樣子。柳比歇夫的愛好廣泛,研究涉及眾多領域,活出了多個人的精彩人生,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基礎上的,他和我們普通人一樣,會不時地走進人生的岔道。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在岔道里,把自己熱愛的事情做到極致。柳比歇夫經常會這樣,他無緣無故地、毫無計劃地、長時間心無旁騖地忘掉了自己作為科學家的主要任務,研究起與自己領域無關的任務來,並且還做出了一定的成績。

比如:他著手寫《論李森科在生物學中的壟斷》,突如其來的寫了《科學史的教訓》,寫了懷念父親的回憶錄,發表《達達派研究》,又無緣無故的寫《評勞合·喬治回憶錄》,又會突然寫一篇關於墮胎的論文,還寫了一篇《論叔本華的格言》,再緊接著是不相干的《論敘拉古戰役在世界史上的意義》,探討了雅典在世界史上的作用問題。

他總是出其不意,愛好有很多,沉迷於一些平凡的事,又把平凡變成了神奇。比如,他忙著研究玻璃窗上由寒氣凍成的花紋,最終寫成了《論玻璃窗上由寒氣凍成的花紋》,發現了相似的規律,提出了相似理論和“不佔空間的對稱式”的理論。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通過柳比歇夫的例子,我們發現他分散的精力做一些不相干的重要著作,恰好是他去分心去寫的這些東西,反而特別的引人入勝,讓人覺得有價值。

而這些在分岔路口、分散精力去做的事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一個感性的柳比歇夫。 他的每個分岔路上的成就,離不開的孩子般的好奇心、探索欲以及醉心於其中不管不顧的痴迷狀態。

也就是這些不管不顧的投入,柳比歇夫做出了被更多人認可的成就,給我們展現出來的是一個雜家的形象,他博學多才、他追隨自己的心,他知道生活的樂趣在哪裡並且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價值無限。柳比歇夫更是作為一個感性的形象受到更多的人的喜愛。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三、一個生活家的利他思維——醉心於幫助更多的人

柳比歇夫的理性與嚴謹,是作為科學家的特質,他能事無鉅細地計算出自己的每一天的事務時間,所以他的時間統計法讓他的人生更高效、更精彩。


柳比歇夫對待具體時間的勇敢精神更令人驚訝,他善於捕捉具體的時間,他知道如何同跳動著脈搏的現在打交道,把握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他善於充分利用一天中的每一個小時,一個小時中的每一分鐘,時時考慮時效。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我一開始會認為柳比歇夫把自己的時間用到了極致,是個時間管理的專家。但隨著對他的瞭解深入,我發現比時間更寶貴的是他的人格魅力,他願意把自己的時間分配在寫信上,通過這種方式把時間分配給需要幫助的人。

柳比歇夫在寫信這件事情上“大方”到什麼程度呢?在他的事務方面的書信和學術信札中,有的長達10頁,有的20頁40頁,密密麻麻的。

在這些信裡,柳比歇夫對寄來的學術報告和手稿提意見,評論書籍,對各種論文進行分析。向他請教的什麼問題都有,五花八門;他通信的對象有研究所、學會、院士、新聞工作者、工程師、農學家等等。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柳比歇夫通信的數量也特別的多,比如1969年他收到419封信,其中98封來自國外,他一共寫283封信,發出的有69件印刷品。

在信中柳比歇夫把自己思索、考慮和觀察所得,分贈他人,而且把這件事做得認真、詳盡,似乎這是他的職責所在,是給他指定的工作。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種分散精力的做法,把自己一點一滴的時間摳下來浪費在寫信上,然後引來了大批的覆信。在給陌生人寫信上如此花費時間,真的值得嗎?

但柳比歇夫說,有人在等回信,並不是籠統地像需要文章和書籍那樣需要他回信,而是有某個具體的人在等他的回信,這比時間更珍貴。

一個真正的醫生能為一個人,為一個病人而竭盡全力,柳比歇夫也是這樣,當有人需要他的時候,他可以獻出一切。這就是一個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也是一個人生命與生活的厚重感。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寫信是柳比歇夫實際能夠給予人們的一種小小的幫助,由於有可能幫助人,他變得十分慷慨,他忘掉了時間不惜一切,全力以赴。他無私、無償地做這些事情,即使遇到不認識的人向他求教,他也不拒絕。


如此利他的柳比歇夫,比起醉心於自己研究成果中的科學家而言,是可愛的,是可敬的!他把助人、利他放在首位,把個人情懷上升到家國責任感,如此大格局的科學家,我們看的更多的是他的道德品質,這也是我們所有人喜歡他的主要原因。

寫在最後:

柳比歇夫的一生是奇特的一生,是每一刻生活都在散發著光芒的一生,他作為一個科學家,嚴謹地理性地出場,他56年都在堅持的“時間統計法”,精確到可以讓自己的每一天都能重現,我們敬畏這樣的人,他的意志力和智慧是一筆留給後人的無價的財富。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告訴你,如何生活更好的秘訣?

上傳失敗


但是,讓柳比歇夫的形象活在我們心中的,是他的愛好廣泛且把事事做到極致,孩子般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永無止境的學習態度給我們以力量,尤其他的利他思維更讓我們看到了他處事的生活哲學,時刻對自己高要求,時刻以高度的責任感去幫助更多需要的人,他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

格拉寧的《奇特的一生》從不同的方面給我們介紹了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除了柳比歇夫理性、感性與利他的特質外,他是如何與時間做朋友,如何在時間的長河裡面對自己的矛盾,如何超越自己,推薦大家去解鎖這本神奇的,給人以力量和喜樂的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