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今名家都爭相習作《千字文》?它有何奇妙之處?

為何古今名家都爭相習作《千字文》?它有何奇妙之處?在什麼背景下創作的


為何古今名家都爭相習作《千字文》?它有何奇妙之處?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長按二維碼掃描關注【詩經】,神交君子,邂逅佳人!

《千字文》原名為《次韻王羲之書千字》,是南梁周興嗣所作的一篇長韻文。它是一篇由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組成的文章。

據說梁武帝十分愛好書法,並且自己的字也寫得蠻不錯,所以想要在自己的家中培養出書法家來。為了讓自己的子孫們,個個都能學好書法,梁武帝就讓殷鐵石在王羲之的墨跡中,找出一千個不重複的字,每字一張紙,沒有順序的雜亂放在一起。


為何古今名家都爭相習作《千字文》?它有何奇妙之處?


武帝召見周興嗣說:“愛卿啊,你很有才思,請為我將它們有順序地編在一起,還要上韻。平時工作你也蠻辛苦的,晚上就不要加夜班了。不過明天早上,你要把編好的文章給我拿出來。”

周興嗣一聽傻眼了,臉色刷白。那時候可沒有電腦,要把一千個不同的字組成了一篇文章,這要多難啊。更難的是還要上韻,第二天就要交出來,這不是要人命嗎?但是皇帝的命令周興嗣不得不聽啊。

周興嗣殫精竭智,用了一夜時間將其編完。第二天武帝很高興,重重地獎賞了他。不過一晚上的時間,周興嗣的鬢髮已經全都變白了。也許這一個晚上,他把一生的精力都耗盡了。


為何古今名家都爭相習作《千字文》?它有何奇妙之處?


《千字文》引起了後人極大的興趣。因為它通俗易懂,而且十分押韻,所以很多人都把背《千字文》當作一種流行方式。就像是現在的人追明星一樣,如果背不下來的話,就會被別人看作是落伍了。特別是那些剛剛把頭髮梳起來的小娃娃們,個個都會搖頭晃腦地背幾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為何古今名家都爭相習作《千字文》?它有何奇妙之處?


就這樣,《千字文》誕生之後,逐漸成為我國早期的蒙學課本。隋唐以來,《千字文》大為流行,背誦《千字文》被視為識字教育的捷徑。它不是簡單的單字堆積,而是條理分明,通順可誦,詠物詠事的韻文,其內容又涉及到有關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多方面的知識。

古今眾多書法家,都爭相習作《千字文》,並以此文作為自己代表作來向世人展示,足見《千字文》在民間的巨大影響力。

《千字文》自問世1400 多年來的流傳表明,它是流傳廣泛的童蒙讀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的童蒙讀物中,是一篇承上啟下的作品。它那優美的文筆,華麗的辭藻,使得眾多童蒙讀物都無法望其項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