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比师父厉害,说明师父不行?

徒弟比师父厉害,说明师父不行?



有一部电影,叫《大明劫》。电影的剧情并不精彩,也没有大明星坐镇,但遇秋觉得,学中医的,可以看看,或许能引发一些思考。

电影讲的是明朝快要灭亡的时候,发生了一场瘟疫,死人无数。当时讨伐李自成的部队,叫孙传庭部队,也发生了瘟疫。当时的军医之一,赵提领(赵川)按伤寒来治,屡治无功,也死于瘟疫。

而他的学生,吴又可,则认为这个瘟疫不是伤寒,而是邪气或疠气所致,不是由表入里,而是通过呼吸直接入里。所以治疗和预防方法都不一样。按吴又可的想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之所以说取得一定的效果,是因为也有很多人没有治好,只治好一部分。但不管怎么说,已经非常难得,学生已经超越了老师,推进了中医的发展。

在这里,遇秋谈三点自己的感想。

第一,徒弟比师父厉害,说明师父不行?

很明显,吴又可比自己的老师赵提领的水平高。这说明赵提领的水平不行吗?这种思维是不对的。恰恰相反,说明赵提领很厉害,能教出比自己厉害的学生——虽然吴又可的医术可能不是全从赵提领这里学的,但主要的还是继承自赵提领。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能看到的大多数历代名医,除去一些自学成才的,都不知道这些名医的老师的名字,比如张仲景、逊思邈等,显然徒弟的水平比老师的高太多。

其实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很多教出考上名校的老师,本身学历平平。

一个好老师,除了要有专业的水准,更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同时,能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和方法,让学生在“进门”之后,能自己持续学习进步。

第二,赵提领没有治好瘟疫,是因为他死板只用经方吗?

答案肯定不是。赵提领推崇经方,治疗思路以经方为主,但他的失败,和这个没有关系,他的死,更是值得尊敬。瘟疫不是普通的病,也不是每年都会发生,很有可能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出现一次。比如黑死病,到现在已经几百年没出现了,如果现在突然出现,估计也会被误诊。比如非典,从来没有过,刚出现的时候,按普通的流感来治,这种误治很正常。

当时除了赵提领,肯定还有很多医生,不可能个个都是经方医,很明显,其他医生也是束手无策。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所有医生都对这种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包括赵提领。

而吴又可能治好,说明他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赵提领,或者是,吸收了当时医家失败的经验,具有后发优势。

第三,中医不可固步自封。

吴又可提出邪气、疠气伤人的途径,是中医的一大发展。那么,现代的检验技术,已经能很方便地检测出里边是病毒还是细菌,这技术该不该用呢?

赵提领比较大的失误,就是没有用吴又可的处方。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就是两个的处方同时用,对照一下效果,就知道哪个行哪个不行了。从这点来看,赵提领固步自封。

遇秋以为,现代技术,还是要使用的。只有借助现代的技术,中医才能上一个大台阶。使用现代技术,不等于中西医结合或中医西化。现代技术本身是独立发展的一门学科,不是西医的下属学科。中医模糊不清的领域,可能恰好是现代技术能搞清楚的。

举个例子,以前子宫里长东西了,中医笼统叫癥瘕。治起病来,医生心里也是迷迷糊糊的。但现在检查发现,虽然中医叫癥瘕,但长的东西却不一样。比如,肌瘤和囊肿很明显是不一样的组成,治疗方法按道理应该不一样。以前没办法区别,现在有办法区分了,肯定会慢慢积累更加精准的用药思路。如果我们坚持不使用现代技术,在这方面的认识就肯定停滞不前,再过一千年,中医还是现在这个样子。

可惜的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只要你使用了现代技术做检查,就会认为你是伪中医,这种人,比中医黑更加危险,对中医的危害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