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一大害草,5月初长,农民:来头不小,除之不易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粮食备受关注,全社会都对今年的粮食产量非常重视。受到国外疫情的影响,很多国家暂停了粮食出口,国内的口粮供应问题成了大家的关注点。今年的小麦和水稻再过不久就要收获,我们也即将吃到新粮食,口粮问题基本不用担心了。在粮食物资保障充足的前提下,农民朋友的辛苦更应该得到重视,种粮食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夏季收水稻的时候。除了收获不易,种植过程也不容易,农民总是和杂草斗智斗勇。稗草,堪称稻田一大害草,5月初长,农民感叹:来头不小,除之不易。

稻田里一大害草,5月初长,农民:来头不小,除之不易

稗草是一种经常生长在稻田的害草,它的外形与水稻很相似,不易区别,尤其是对外行人来讲,几乎分辨不出来。在民间稗草被称为稻田第一害草,让农民非常头疼。稗草和水稻的区别在于叶片,稗草的叶片更为毛涩,而且颜色也更浅。虽然两者有这些区别,但是真正到了现实生活中要拔草的时候,农民是很纠结的。同样都是绿色的叶片,繁忙的工作下辨别颜色深浅非常不易。

稻田里一大害草,5月初长,农民:来头不小,除之不易

每年4月底,5月初的时候,稗草就会生长,几乎与水稻同步生长,稗草和水稻共同争夺养分,因为竞争大了,水稻的长势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农民这时一定要做好除草工作。不过除掉稗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少农民感叹,稗草的来头不小,除之不易。

稻田里一大害草,5月初长,农民:来头不小,除之不易

现在农民除稗草的方式依然以手工拔除为主,这需要一定的经验辨别杂草,而且在拔除时一定要注意力度,不可以把水稻带出来,这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经验活,拔除很有难度。除了这些现实因素以外,稗草的来头也是不小的。在民间有一种说法,稗草是水稻的祖先,水稻是由稗草进化而来,这种说法广为流传,很多农民也对此深信不疑,既然稗草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生命力和寓意都是不可估量的。

稻田里一大害草,5月初长,农民:来头不小,除之不易

虽然稗草是一种害草,但是它其实也有自己的用途。稗草的长势强,生命力旺盛,是一种很难得的青饲料。以前农民养羊或养牛是不像现在这样喂饲料,而是喂玉米,再夹杂一些野草,其中就有稗草,牛羊很爱吃。在一些地方,人们还有用稗草来养鱼的习惯,据说用这种方式喂出来的鱼肉质非常鲜嫩,要比我们在平常市场上买到的鱼味道好很多。

稻田里一大害草,5月初长,农民:来头不小,除之不易

此外,稗草还能够用来酿酒,稗子酒在湖南很受欢迎,也很有名气,甚至被誉为“最好的酒”。听说这种稗子酒风味独特,清香浓郁,不过可惜的是笔者并没有喝过,如果有机会,还是希望能够好好品尝一下的。

稗草有如此多的用途,经济价值其实也很高,如果能够规模种植,收益也是不错的。目前国内种植稗草的人并不是很多,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市场没有开发出来,虽然稗草用途多,但是没有主要的销售途径,农民自己开拓销路很有难度,所以一直到现在,很多人都不敢种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