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除了搜包,还有哪些店大欺客行为让你生厌

近日,上海迪士尼公园因为“翻包检查游客行李,禁止游客自带食物饮水”、“园区内物价较高,一根热狗30元”等行为频频登上热搜,这些行为侵犯了游客的隐私及合法权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昨日(2019年9月1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主持调解了大学生王女士状告上海迪士尼一案,被告上海迪士尼当庭补偿原告王女士人民币50元。大学生胜利了,虽然这只是庭前调解,并不是法院判决,但是迪士尼确实进行了补偿。大家关心的并不是这50元钱,而是案件的结果,经营者本就不应对消费者进行搜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有规定要求经营者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

话题:除了搜包,还有哪些店大欺客行为让你生厌

迪士尼入场检查

这次“大学生起诉迪士尼”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是所有消费者对搜包检查这种行为深恶痛绝;另一方面迪士尼作为一家国际性商业集团,应该更加重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何况它本身就应当给游客带来快乐,而不是采用侵犯消费者权益来拉动自身营业额这样的店大欺客的行为。

这让笔者想起了前不久西安奔驰女车主坐在车顶痛哭维权的事件来。西安的薛女士在利之星以66万元价格购买了一辆轿车,刚开出门就漏油,多次协商,4S拒绝赔偿,无奈只能坐在车顶痛哭维权。前天(2019年9月13日),北京因保监局行政处罚公开表显示梅赛德斯奔驰金融有限公司因外包管理活动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遭到了行政处罚。

话题:除了搜包,还有哪些店大欺客行为让你生厌

在我们印象中,一些公司有着大品牌,尤其是跨国性商业集团,应该产品质量更优,信誉更好,售后服务更加贴心周到。但为何频频发生店大欺客的行为,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又为何屡屡在这方面为难你的消费者“上帝”。

一方面,大型企业资本雄厚,有专门的业务部门来处理商业纠纷,十分严密。消费者并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在处理复杂法律问题上有些难度。另一方面,消费者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这些问题,往往选择吃个闷亏就忍了。

话题:除了搜包,还有哪些店大欺客行为让你生厌

笔者曾经带弟弟去某影城看电影,取完票准备看电影时,被工作人员拦住了。要求本人将手上的薯片交给其进行锁柜保管,不得带入。美其名曰,观众自带食物入场会对影院内部卫生带来不良影响。工作人员却将在影城内部商铺购买食品的观众放入场内。这时,我弟弟嚷嚷着就要吃薯片,本人无奈,只好以10元一包的价格购买了本不到5元的商品,我自己带的薯片还是没让带进去,这让我恨得牙都痒痒。这次观影给了我非常不好的消费体验,我本人从此再也没去过该影城观影。

话题:除了搜包,还有哪些店大欺客行为让你生厌

在高度竞争的自由市场,任何“欺负”消费者的行为都等于将消费者推入其他竞争者的怀抱,不论企业大小,欲求长远发展,必须要提高服务意识,才能为自身未来创造新的增长点。

那么你又遇到了哪些店大欺客的行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